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受体功能区结构的分化是导致部分环境污染物内分泌干扰效应种间选择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了青鳉的雌激素受体α亚型(medERα)配体结合区的三维结构,并与人的hERα结构进行比对.在此基础上,经过分子对接分析了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含氯衍生物与两个物种ERα作用模式的差异及其分子基础,并基于此提...  相似文献   

2.
2013年7月25日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根据美国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模型研究,在河流中生活的细菌可能变得对抗菌药物三氯生具有耐受性。研究人员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现了三氯生,这引起了关于其潜在生态影响的关注。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使用一项人工河流实验来评估该物质如何影响细菌群落。他们发现,三氯生暴露可能引发对该药物的耐受性提高,还可能导致细菌群落组成的改变。蓝藻细菌在暴露于三氯生的情况下似乎仍能茁壮生长,而藻类却出  相似文献   

3.
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大量使用含有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ropylparaben,PrP)的防腐剂导致其广泛分布于河流、空气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为探究PrP对鱼类的毒性作用,以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为模式生物,分别开展了急性毒性实验和K+流速检测实验.急性毒性实验中设置8种不同浓度的PrP溶液得到9...  相似文献   

4.
对羟基苯甲酸酯是一种防腐剂和抑菌剂,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行业。研究已证实对羟基苯甲酸酯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发育毒性以及雌激素活性。通过测定尿液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的含量,可综合地反映出人体对羟基苯甲酸酯的暴露情况。本研究采集66例广州市某幼儿园儿童尿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了其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和对羟基苯甲酸苄酯等5种对羟基苯甲酸酯浓度水平。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中值浓度分别为4.42、1.39和1.74μg·L~(-1)。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和对羟基苯甲酸苄酯检出率较低。本研究中广州市幼儿园儿童对羟基苯甲酸酯含量水平远低于欧美国家同龄儿童,而与印度同龄儿童水平相当。相关性分析显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与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呈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暗示二者可能有相同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三氯生对羊角月牙藻生长及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三氯生(triclosan,TCS)对羊角月牙藻生长、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CS对羊角月牙藻的96h-EC50为0.112mg·L-1,属于高毒。TCS暴露对羊角月牙藻的叶绿素荧光中ABS/RC、PIabs、RC/CSo和OEC比例等参数有显著影响。随着三氯生浓度的增大,羊角月牙藻的叶绿素荧光中ABS/RC大幅上升,PIabs、RC/CSo和OEC比例下降;当三氯生浓度为0.256mg·L-1时,ABS/RC达到最大值,PIabs、RC/CSo和OEC比例下降为最小值,表明藻细胞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及电子链传递过程受到严重阻碍。同时,三氯生对羊角月牙藻体内抗氧化酶系中GST活性和MDA含量也有较大影响。在低浓度暴露下,GST活性随TCS浓度增加而增大,但当TCS浓度超过0.256mg·L-1时,GST活性出现显著下降,同时MDA含量达到最大,这种GST活性的下降同时伴随MDA含量的增加表明藻细胞膜系统受到较大损害。  相似文献   

6.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防腐抗菌剂,它们可以通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大气沉降等方式进入水体。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该类物质很可能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而其在国内自然水体中的研究中还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为了研究河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污染状况,于2012年12月对广州市内的航道和河涌分别进行采样,并采用液液萃取-气质联用的方法对其中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等5种常见的防腐剂进行含量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31个采样点中均有防腐剂检出,含量的范围为1.33~21.34 ng·L-1,说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在广州市内的河流水体中普遍存在;(2)河流水体中防腐剂主要存在于溶解相中,其中航道水体中溶解相的平均含量为4.72 ng·L-1,而颗粒相的平均含量仅为0.93 ng·L-1;河涌水体中溶解相的平均含量为7.36 ng·L-1,颗粒相的平均含量为0.64 ng·L-1;(3)广州市内航道水体中防腐剂的平均含量为5.65 ng·L-1,其中珠江前航道水体的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到8.10 ng·L-1,其次是后航道,平均含量为6.50 ng·L-1;河涌水体中的防腐剂含量高于航道水体,其平均含量达到8.00 ng·L-1;(4)广州市内的航道水体与河涌水体中防腐剂的构成较为一致,含量最高的3种防腐剂均为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以及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相似文献   

7.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污水中7种对羟基苯甲酸酯和5种甾体雌激素的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目标物在40℃衍生化反应60 min可达最佳衍生化效果;最佳萃取剂净化条件为:使用HC-C18型SPE柱,p H=7条件下萃取,洗脱液为乙酸乙酯∶丙酮(1∶1,V∶V).该方法检出限(LOD)为1.8—5.7 ng·L-1,线性范围20—2000 ng·L-1(r0.990),除少量目标物回收率稍高外,大部分目标物的回收率为82.2%—128.5%,相对标准偏差介于4.4%—21.2%之间.  相似文献   

8.
韩林学  张续  邱天  胡小键  朱英  林潇 《环境化学》2023,42(8):2563-2575
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PBs)作为一类防腐剂,因其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个人护理品中.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PBs被证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相类似的“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生物毒性”,是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近年来此类防腐剂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介质和人体样本中被广泛检出,且检出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本文分别从环境外暴露和人体内暴露两个方面,对国内外最新的PBs暴露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开展PBs人体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提供参考及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在我国典型河口潮间带沉积物中的含量水平与分布特征,应用HPLC-MS/MS对采自国内典型河口潮间带沉积物样品中6种Parabens污染物(MeP、Et P、PrP、Bu P、Bz P和Hep P)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沉积物中Parabens总含量(∑parabens; 6种Parabens单体含量总和)介于2.20—24.5 ng·g~(-1)之间,几何平均含量为8.11 ng·g~(-1),略高于美国(4.93 ng·g~(-1))、日本(5.78 ng·g~(-1))和韩国(6.46 ng·g~(-1))等地所报道的结果.在6种Parabens单体中,MeP为主要的单体(检出率:100%,贡献率:79.9%),其次是PrP (91%,17.7%);而Bu P和Hep P在所有测定的沉积物样品中均未检出.九龙江潮间带沉积物中∑parabens的含量水平最高,其几何平均含量为14.6 ng·g~(-1);而北戴河潮间带沉积物中∑parabens的含量水平最低,其几何平均含量为4.34 ng·g~(-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潮间带沉积物样品中Parabens的来源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0.
用73株慢生根瘤菌B.Japonicum,B.elkanii和B.“intermedium”为对照,对22株花生根瘤菌的生长速度,产碱能力和细胞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花生根瘤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sp.arachis),除花生根瘤菌含有比大豆根瘤菌(B.japonicum)较高的脂肪酸,16:1w5c(16个碳原子1个双键的脂肪酸)而外,花生根瘤菌与大豆根瘤菌相似,  相似文献   

11.
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对人体肝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氯生(TCS)和三氯卡班(TCC)作为优良的抗菌和消毒剂,在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中广泛使用。近几年来,TCS和TCC在各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被频繁检出,并引起国内外环境科学工作者的重点关注。目前,有关TCS和TCC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其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报道仍较少。为了评估TCS和TCC对人体的遗传毒性,利用彗星实验研究两种污染物对正常人肝细胞(L02)DNA的损伤效应。结果发现:三氯生和三氯卡班皆能引起人体肝细胞的DNA损伤,并呈现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相比于TCS而言,L02细胞对TCC更为敏感,在低暴露剂量(2.38μmol.L-1)下就可以引起DNA断裂损伤。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TCS和TCC对人体毒害的机制,更全面的评估两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低剂量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琦锋  高礼  袁涛 《环境化学》2012,31(5):720-725
研究了环境相关浓度水平(μg.L-1)的三氯生(TCS)和三氯卡班(TCC)暴露对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抑制效应,并尝试探索这两种新生污染物对四膜虫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μg.L-1水平的TCS和TCC对四膜虫的生长存在明显抑制作用,24 h-EC50分别为141μg.L-1、728μg.L-1;最低无效应浓度(NOEC)分别为2μg.L-1、30μg.L-1;最低效应浓度(LOEC)分别为4μg.L-1、61μg.L-1.其中,TCC在1—10μg.L-1水平表现出促进作用,可能是hormesis效应的体现.另外,在TCS和TCC浓度达到1000μg.L-1时均对四膜虫细胞膜产生明显损伤;TCS和TCC也影响其溶酶体活性,1μg.L-1暴露2 h时,荧光值(RFU)百分比分别降低至对照样品的88.62%、95.75%.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从亚细胞和分子水平认识环境污染水平TCS和TCC的生态毒性,也为这两种新生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氯生(TCS)和三氯卡班(TCC)是个人护理品中常用抗菌剂,在水体中普遍存在,但目前其对两栖动物的毒性研究仍较少。本研究以黑斑蛙蝌蚪和非洲爪蛙蝌蚪为受试生物,研究TCS和TCC对蝌蚪的急性毒性。将处于第一个蝌蚪发育期的黑斑蛙蝌蚪(Gosner 26期)和非洲爪蛙蝌蚪(NF 46期)分别暴露于系列浓度的TCS和TCC,测定其对蝌蚪的半数致死浓度(96 hLC_(50))。结果发现,TCS对黑斑蛙蝌蚪和非洲爪蛙蝌蚪的96 h-LC_(50)分别为441μg·L~(-1)和280μg·L~(-1);TCC对黑斑蛙蝌蚪和非洲爪蛙蝌蚪的96 h-LC_(50)为252μg·L~(-1)和217μg·L~(-1)。这些数据显示TCS和TCC对两种蝌蚪的毒性较高,且对非洲爪蛙蝌蚪毒性均略高于对黑斑蛙蝌蚪的毒性,整体来看TCC的毒性略高于TCS。  相似文献   

14.
杉木生长对南方涛动的可能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杉木中心产区边缘杉木个体年轮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杉木年轮生长的特点,建立杉木个体年轮的时间模型,求算年轮指数,通过对20多年来南方涛动指数第一、第二主分量与杉木人工林生长关系的研究,探讨南方涛动对杉木生长的可能影响,以南方涛动第一、第二主分量为自变量,建立杉木人工林年轮生长模型,模拟精度达91.05%,说明南方涛动对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可能存在一定影响(α=0.05)。  相似文献   

15.
羟基磷灰石对棕壤和红壤铜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温平衡法,观测了羟基磷灰石对红壤、棕壤铜吸附量的影响,并应用Freundlich方程Cs=KfCen分析了土壤铜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棕壤对铜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红壤。以n(磷)∶n(铜)=1∶1向棕壤与红壤中施用羟基磷灰石,会增加两种土壤对铜的吸附量。其中,羟基磷灰石影响红壤对铜吸附能力明显高于棕壤。增加羟基磷灰石的施用量,会增加红壤与棕壤对铜的吸附量,提高土壤铜的吸附能力。高量羟基磷灰石[n(磷)∶n(铜)=4∶1]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铜的吸附量分别增加62.1%和28.4%。据此推测,在铜污染红壤或棕壤上,可以选用羟基磷灰石作为磷肥的肥源。  相似文献   

16.
三氯生(TCS)是一种广谱高效抗菌剂,在水环境和生物体内均不同程度检出,对水生生物具有潜在风险。P-糖蛋白(Pgp)是生物体多型异源物质抗性防御系统中重要的膜解毒蛋白,对水生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和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外排和转运作用。为探究P-gp在鱼类免疫中的作用,克隆了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 P-gp基因的c DNA,检测了不同浓度(50、100和150μg·L~(-1)) TCS暴露12 h、1 d、3 d、5 d、7 d和9 d后,P-gp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实验获得的食蚊鱼P-gpcDNA共5 452bp,编码1 294个氨基酸,具有ABC转运蛋白家族典型的跨膜结构、功能区域和作用位点,与其他鳉形目的鱼类P-g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TCS对P-gpmRNA表达的影响呈现倒U型的时间-剂量效应,50μg·L~(-1)和100μg·L~(-1)TCS胁迫后P-gp表达量先升高后下降,100μg·L~(-1)暴露组表达高峰在暴露1 d时,50μg·L~(-1)TCS暴露组表达高峰延迟至3 d,而150μg·L~(-1)暴露组Pgp表达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P-gp基因参与了TCS胁迫的解毒过程,有助于食蚊鱼抵抗外源污染物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全部大豆熏气试验是在四套开顶式熏气罩内完成。A,B、C和D(CK)的罩内HF浓度分别为0.0036,0.011,0.038和0.0007mg\m~3。根据获得的结果,叶片电导率的变化与叶片生长和吸收氟的环境条件和植物的发育阶段密切有关。发现,叶片的氟含量和吸收速率随熏气时间和浓度同步增加,而最高值出现在HF浓度较高的C处理组。大豆叶片比其他部分要累积更多的氟,而且各处理之间在叶片含氟量方面差异明显,而在根、豆荚和豆粒之间差异不明显。较高浓度的熏气使豆荚数、豆粒数以及豆粒重差异明显增加,当浓度大于0.0036mg/m~3时,可能会较大程度降低大豆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全部大豆熏气试验是在四套开顶式熏气罩内完成,A,B、C和D(CK)的罩内HF浓度分别为0.0036,0.011,0.038和0.0007mg/m^3。根据获得的结果,叶片电导率的变化与叶片生长和吸收氟的环境条件和植物的发育阶段密切有关。发现,叶片的氟含量和吸收速率随熏气时间和浓度同步增加,而最高值出现在HF浓度较高的C处理组,大豆叶片比其他部分要累积更多的氟,而且各处理之间地叶片含氟量方面差异明显,而在根、豆荚和豆粒之间差异不明显,较高浓度的熏气使豆荚数,豆粒数以及豆粒重差异明显增加,当浓度大于0.0036mg/m^3时,可能会较大程度降低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对土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煤灰施用量控制在60~600t/hm2,不会造成土壤、粮食的污染,且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有利于养分的转化。粉煤厂磁化后15~7.5t/hm2的施用量即可达到最佳的改上增产效果。本文在分析粉煤灰埋化性质的基础上,讨论了粉煤灰对土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降低粉煤灰中有害物质对土壤和作物不利影响的农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干旱缺水的环境下,露水对植物生长具有明显影响,但有关的定量研究尚未见报道。采用薄膜袋覆盖法,模拟城市干旱环境和城市露水对南方常见园林栽培植物马缨丹(Lantana camara)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0.1 mm和0.2 mm露水量强度处理下马缨丹茎、叶、地上部分和总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马缨丹的茎和叶均表现为0.2 mm露水量强度处理时生物量最大(茎和叶生物量分别为0.443 3g和1.378 9g)、0.1 mm露水量强度处理次之(茎和叶生物量分别为0.443 0 g和1.2466 g)、0.3 mm露水量强度处理最小(茎和叶生物量分别为0.3566 g和1.120 8 g);在不同强度露水量处理下,马缨丹的根生物量变化规律表现为0.2 mm处理下最大(0.263 7g),其次是0.3 mm(0.249 1g),最小是0.1 mm(0.248 3g);在同一露水量处理下,叶生物量分别显著高于茎、根生物量,且根生物量最小;露水处理下马缨丹的生物量主要分配在叶(不同露水量强度处理下叶的生物量分配均达60%以上),不同露水量强度处理对马缨丹根、茎、叶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不显著;经露水处理的马缨丹叶面积均大于比对照(0.1、0.2和0.3 mm露水量处理下和对照的叶面积分别为395.3、417.6、312.9、259.2 cm~2),0.2 mm露水量强度处理尤其显著;露水处理下马缨丹茎高生长也比对照快,其中0.1 mm和0.2 mm露水量强度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0.1、0.2 mm露水处理下和对照的茎高分别为42.7、35.9和22.6 cm)。研究也显示,当露水处理强度达到0.3 mm时,叶面积和茎高的增长均较小,且其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城市干旱环境下,露水对马缨丹的生长产生了积极的生态效应,对其生长和生物量积累都具有促进作用,但露水量强度对马缨丹生长的影响可能存在一个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