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启东市汇龙中学1999年荣获江苏省首批绿色学校后,组织落实省级课题《中学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研究》,将环境教育与素质教育、环境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环境教育成为学校特色。在机制建立过程中,启东市汇龙中学着重致力于班级“环保角”的建设和管理。汇龙中学确立了环境教育的三个理念:一、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三、环保需要实践,还需要创新。在此指引下,学生环保协会在各个班级原来存放卫生洁具和垃圾的地方,建设“环保角”。首先,将卫生…  相似文献   

2.
构建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从1989年起,启东市汇龙中学成立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包含学校各个管理层面,全方位、立体式推进环境教育。注重理念,强化环境教育意识。一是“四个做起”,即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作为学校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出发点,使环境教育全员参与、随时参与、随处参与;二是“两个保护”,即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使环境保护的指向从环境保护转向保护人类自己,找到环境教育归宿点;三是“两个需要”,环保需要实践,环保需要创新。要求各处室明确任务、制度、措施。教务处必须把环境教…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广州郊区中学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城市郊区中学环境管理现状,提出学校如何结合所在区域环境建设,通过建立学校环境管理体系(SEMS),从减少办学成本入手,将学校环境管理内容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各种环境教育活动等,促进缩小城市与郊区中学的环境教育水平之对策。  相似文献   

4.
单力 《环境》2006,(12):78-81
广州市骏景中学(以下简称“骏景中学”)自建校以来,全力建设以绿色、人文、科技为特色的现代化学校。骏景中学注重环境教育,2003年11月通过广州市绿色学校评估,并注意对所在的社区进行环保思想和环保行为的渗透与辐射,现已逐渐形成了“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面辐射”的特色。今年,骏景中学申请创建广东省级绿色学校,可持续教育理念融入了学校发展进程中,成为一种推进力量。  相似文献   

5.
《环境》2010,(8):21-21
天荣中学是省一级学校、省级绿色学校,目前已成为一个环境优雅、校园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校,形成了完整的包括绿色德育、绿色教学、绿色科研在内的环境教育体系,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环境教育网络,近几年在环境建设和环境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我们的事业是绿色的、生态的,我们的教育是绿色的、生态的。  相似文献   

6.
丹阳市云阳中学自1994年以来,将环境教育纳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进行环境教育课题研究,使环境教育成为学校鲜明的一大办学特色,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成效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该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百万小学生环保系列宣传活动先进集体、江苏省环境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镇江市文明单位、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跻身首批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行列。目前,学校师生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文明行为、卫生习惯普遍提高,学校损坏公物、花木的行为明显减少,家长、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有所增强,文明水准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杨静 《山东环境》2000,(6):53-54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已成为目前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又是主渠道之一,而中学地理教材中的环境专章及其渗透教育是一重要环节,在教育和培养新世纪环保主人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8.
日前,由南京市教育局、环保局组织为期3天的南京“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培训班在溧水县东屏湖开训,参训人员就如何进一步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巩固创建“绿色学校”环境教育成果进行了学习与交流。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广泛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始于1998年,全市现拥有省级“绿色学校”10所、市级79所,溧水县白马中学被授予“全国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参加本期培训班的学员为全市“绿色学校”校长或骨干教育、区县教育局和环保局负责环境教育工作的人员。全市近20所“绿色学校”的领导及骨干作了交流发言。参训人员考察了…  相似文献   

9.
信息     
《环境》1995,(9)
我省环境教育精英受表彰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教育委员会最近表彰全国环境教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我省潮州市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南海市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获全国环境教育先进单位,顺德市大良镇教育办公室刘盛昌、深圳市实验学校冯维悌、梅县教育局曾会锋、曲江县新村小学余德安、电白县第一中学刘宽荣、广州市第102中学吴觉生、省环保学校凌秀娟、  相似文献   

10.
齐增恒 《环境》2007,(1):83-85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以下简称“七十一中”)自2004年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以来,与时俱进,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环境教育的思想,为创建广东省绿色学校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1.
播种绿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1993年环境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起,全国重点中学盐城市第一中学领导班子就意识到:进行环境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具有长远意义。 作为全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该校首先在校园环境上下功夫,把绿化工程作为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几年来,学校先后投入180多万元资金,先后建设和改造了校本部田径场、南校区田径场等五大块绿化带,总面积达18 000多平方米,平均每个学生拥有绿地20.2平方米,学校总体绿化覆盖率达53%;其次在浓厚环保氛围上下功夫。为转…  相似文献   

12.
非洲将传统教育与环境相结合,在各级学校中采用多学科教育方法。刚果和马达加斯加从幼儿园开始,进行环境教育。非洲小学的环境教育重点是非洲环境问题。其中包括沙漠化、土壤侵蚀、野生生物保护、公共卫生、完善的农业措施等。中学教育着重点是当地环境状况,解决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环境教育理念,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意义,提出了中学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原则,探讨了中学环境教育方法与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04,(6):62
罗芳中学是深圳市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学生绝大多数来自本地居民,多年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他(她)们普遍的环境行为水平不高,环境道德观念较为落后的状况,全校师生非常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多形式、广渠道地开展各项环保教育实践活动,最终使学生树立起了很强的环保意识,养成了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达到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学校也因此被评为区环境教育先进单位、市园林式花园式单位、两次获得黄华奖二等奖、环保论文获全国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己刻不容缓。为了进一步加强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人们的环保知识,转变人们关于地球的观念,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在中学进行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对临河区的中学环境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就临河区中学的环境教育现状”未来发展规划作简要介绍,为促进临河环境教育的发展,保护我们的“绿色河套川”。  相似文献   

16.
花团锦簇、绿草如茵、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相得益彰,清新洁净的空气让每一位走近它的人心旷神怡,这就是今天的常州市第一中学。作为江苏省首批中小学环境教育试点学校之一,该校也是常州市首批绿化先进单位,连续18年被评为市级绿化达标单位,全校绿化覆盖率高达59%。许多刚进校的新生在作文中写道:“一中真像花园,比想象中的还要美,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真是一种享受。”这是环境教育的成果纵观学校的发展之路,就是一条与环境教育相伴相随的“绿色之道”。常州一中的前身———私立正衡中学素以优美的环境而著称,老照片上,依然…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04,(5):61
深圳市笋岗中学位于深圳罗湖区一所普通初中,有2000余名学生,164名教师,是国家级绿色学校,省一级学校。学校把“绿色数字、生本、健康”作为办学特色。在环境教育和环保活动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学生的社团“绿色义工联”被评为“深十佳社团”学校把广播操做为德育的重要活动,去年被评为。深圳市广播操标兵”。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02,(12)
近日,罗定市罗平个学、罗镜中学、太平镇中学、华石中学、加益镇双益小学、清水小学、围底镇文岗小学以及品茗居茶馆等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创建绿色文明单位(绿色学校、绿色企业),邀请了《云浮环保》报总编辑、市环境教育讲师团王耀华同志等到学校、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教师环境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中学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的现状,同时指出了存在问题,在新的形势和问题面前中学环境教育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学环境教育的发展和教师能力的提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在高等师范院校应在非环境类专业全面普及环境教育,加强环境教育方面的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贵州铜仁地区部分中学环境教育的问卷调查,了解到人们一直把课堂渗透作为其主要途径;部分领导和教师对环境教育不够重视,在课时分配、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缺乏加强环境教育内容的意识;现行的课程设置,有关环境知识的内容比较零散、肤浅,不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环境概念,影响了学校环境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提高教育者的环境教育意识、健全评价培训制度、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学方法,开发有利于环境教育的课程教材是促使中学生环境意识与环保行动得到协调一致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