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工伤风险分级是合理确定企业工伤保险费率,实现工伤保险事故预防功能的重要基础。在明确企业工伤风险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工伤风险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企业工伤风险的结构模型;通过对企业工伤风险评价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行业风险灰色预测评价方法和个体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对企业工伤风险分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以至集体企业中,工伤私了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肯定是企业负责人的私利在作怪。出了工伤事故,于伤者,家属是不幸的事,对企业当然也是损失。但既然出了事故,就应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办事,  相似文献   

3.
职工在工作中受伤或者死亡,认定工伤(亡)是获取救助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及社会对职工补偿和保护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由于程序时限、利益纠葛等多种原因,因工伤认定引发的案件逐年增加,工伤认定过程往往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淄博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矿山、重工、机械、化工企业多,职业病发病率高,职业病总人数一直占全省总职业病人数的1/3左右。全市于2000年10月启动工伤保险后,鉴于经办机构人员不足、业务量大的原因,工伤医疗费的管理采用了传统的企业垫付,事后到经办机构报销的“先垫后报”模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先垫后报”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伤职工医疗需要,主要表现出有“四难”,即,一是企业工伤医疗费垫付难及时。很多企业受效益、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及时、足额地为职工垫付医疗费或者干脆拒绝垫付,给工伤职工医疗救治带来困难,有的职工甚至不得不贷款治伤,使本已遭受工伤之苦的职工家庭“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5.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5,(1):44-45
问:邹某系某机械厂职工,因在工作中违章操作,造成了右手粉碎性骨折,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因工负伤,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六级。工伤职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诉享受工伤待遇。劳动争议仲裁委依法裁决机械厂承担邹某的工伤保险待遇。机械厂不服上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后判决该机械厂承拒邹某的工伤待遇。机械厂服从了判决,接着按照企业制定的《企业职工奖惩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邹某进行了处罚。邹某不服,认为既然对工伤职工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企业就不可以对其进行处罚。那么用人单位能对工伤职工的违章操作行为进行处罚吗?  相似文献   

6.
浅谈工伤保险与安全监察的联系和区别曾宪树企业基层工作中经常产生工伤保险和安全监察两者相联系又相区别的问题。例如,报工伤是否也应报事故?个人有责任的事故是否定工伤?“工伤”与“比照工伤”有何区别等等。由于对这些问题掌握不好,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7.
被工伤待遇问题一直困扰了20年的广州退休女工廖群英,2002年6月10日与南华技术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及该公司的上级单位——南华西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对簿公堂。廖群英20年前因工受伤而失去右臂,因当时没有确认工伤,也无工伤保险条例,在原来的单位被兼并.接管歇业后,她就一直未能享受工伤待遇。于是,她诉诸法律,而法院以受伤时无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而一次次依法驳回了她要求享受工伤伤残待遇的请求。廖群英最终能否享受到工伤待遇?  相似文献   

8.
对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相结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工伤事故不可避免。工伤保险由工伤而起,因工伤而设,以保障工伤职工获得待遇支付和职业康复,分散企业工伤风险,提高社会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为目标。经过自1884年德国实行工伤保险制度以来的一百余年发展,工伤保险制度在工人、企业和政府三方协调机制中展示出了超强的调节能力,成为当今各国不可缺少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已正式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新时代,但我国市场经济建立不久,工伤保险起步时间不长,在发挥工伤保险的预防作用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9.
牟平县实行工伤票制度山东省牟平县劳动局自1993年3月份以来,实行工伤票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的落实。过去,许多企业为了“控制”伤亡数超标,维护小集团“利益”,厂长、经理和企业免受处罚,对发生的伤亡事故常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劳部发226号文件规定:对于职工上下班在必经路线上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认定为工伤。目前,我们遇到的下述情况,能否认定为工伤? 1.某职工上班时在必经路线乘坐出租车,发生该职工无任何责任的交通事故,致使该职工受伤,这种情况是否符合申报工伤的条件? 2 某女职工的丈夫用摩托车送妻子上班,在必经路线上遭遇交通事故,交警部门认定,该女职工的丈夫不负主要责任,女职工能否认定为工伤? 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企业经济效益环环相扣。如果将上述类似的交通事…  相似文献   

11.
佳木  相红 《劳动保护》2005,(11):66-68
日前,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常州市五星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星公司)与工伤女工周全凤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法院终审判决,企业未能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职工所享受的工伤待遇应由企业支付,职工退休后,企业应当补足工伤职工伤残抚恤金与养老保险金之间的差额,并在每年7月1日进行调整。法院的两审判决,保护了工伤女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科学》2006,(10):30-32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丁晓华 劳动关系的认定属于工伤认定机构的附属职权 目前,许多企业存在用工不规范的情况,劳动者特别是外来务工者,在工作中没有与企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旦发生伤亡事故,由于涉及到法律责任的承担,双方便会围绕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发生争执。上期“以案论法”中的案例正是这一典型现象的反映,究竟谁是用工单位成了工伤认定过程中的争议焦点。那么,工伤认定机构在进行工伤认定时,是否有权对事实劳动关系进行确认?对于这一问题,在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施行以后,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南方某省1988~1992年工伤发生情况的调查,五年间工伤事故数、工伤死亡率及重伤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煤炭、交通、建筑三个行业的工伤死亡人数约占工伤死亡总数的50%;县以下乡镇企业中的工伤事故数、死亡率及重伤率均居首位。工伤事故中造成死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物体打击、触电、高空坠落;引起重伤的原因集中在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和高空坠落。因此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上,要采取一些强有力的干预措施,特别要加强对乡镇工业企业及那些易发生工伤事故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现代职业安全》2008,(2):89-89
我朋友刘某是某企业内退人员。内退后被另一单位返聘,原企业不知情,继续为他缴纳工伤保险费。现在他发生了工伤,请问这种情况,应由哪个企业申请工伤认定?待遇怎么支付?  相似文献   

15.
相同点 :原则上讲 ,伤亡事故属工伤范畴 ,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均应视为工伤。具体地讲 :( 1)伤亡事故和工伤的伤害对象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企业职工 ;( 2 )伤亡事故和工伤均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 ,或虽不发生在劳动过程中却是由于企业的不安全因素、设备设施和作业条件不良而发生的 ,或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工作发生的 ;( 3)伤亡事故和工伤均包括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不同点 :按照两者的定义范围和相应解释 ,工伤的定义范围比伤亡事故要大。其中 ,不属于伤亡事故的工伤有 :( 1)非急性中毒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工伤预防工作开展打开了全新的格局。武汉博晟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互联网+”为切口,助力企业安全生产及工伤预防工作走上新台阶。随着“十四五”新征程开启,智能化、数字化浪潮更加势不可挡地奔涌而来,互联网与社会、公众以及千行百业的连结更加紧密,也为我国工伤预防工作开展打开了全新的格局。2020年12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印发《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  相似文献   

17.
相同点:原则上讲,伤亡事故属工伤范畴,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均应视为工伤。具体地讲:(1)伤亡事故和工伤的伤害对象均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企业职工;(2)伤亡事故和工伤均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或虽不发生在劳动过程中却由于企业的不安全因素、设备设施和作业条件不良而发生的,或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工作发生的;(3)伤亡事故和工伤均包括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不同点:按照两者的定义范围和相应解释,工伤的定义范围比伤亡事故要大。其中,不属于伤亡事故的工伤有:(1)非急性中毒造成的职业病;…  相似文献   

18.
吴爽  施倚 《劳动保护》2010,(10):118-118
编辑同志: 我们是陕西西安一家大型企业。公司与国外有业务来往,需要常年派职工赴外驻管理工程项目。我公司一职工在外派赤道几内亚期间,染上了当地的传染病,现回国治病。请问,在国外工作期间染病能否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待遇。  相似文献   

19.
2004年3月,某企业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称该企业员工张某到外地出差期间,在与客户洽谈结束回宾馆途中,因下雪路滑,不慎将左腕部摔伤.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书面审查申请材料,该企业提交的工伤认定申请材料齐全,且受伤经过证明有与张某一同出差的江某等3人的签名,该企业也签署了“情况属实”的意见并加盖了公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第14条第(五)项“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规定,认定张某为因工负伤。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劳动科学》2004,(10):70-71
本刊第7期刊登了一则案例,企业与职工就工伤补偿签订调解协议后,又向仲裁委提出申诉,认为所签订的工伤补偿协议有重大误解。公证过的调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仲裁委是否应受理此案?对此问题读者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