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合资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经济组织大量产生。中小企业为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人员就业,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小企业在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安全生产问题也日益突出,伤亡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近年来非公有制工矿商贸企业事故起数占当年年度工矿商  相似文献   

2.
2007年,江苏全省发生各类事故27263起,死亡6644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36.04%.死亡人数下降12.97%。死亡人数占控制指标87.10%。工矿商贸企业同比事故起数下降4%,死亡人数下降1.05%:道路交通同比事故起数下降23.91%,死亡人数下降14.61%:火灾同比事故起数下降53.07%;  相似文献   

3.
《林业劳动安全》2005,18(1):6-6
2005年安全生产的工作目标是:力争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比2004年下降2%,其中煤矿企业下降3%。煤矿企业消灭百人以上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幅度比2004年降低1.5个百分点。全国特大事故起数,比2004年下降5%。  相似文献   

4.
企业风险评估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铁民 《劳动保护》2008,(12):28-29
安全生产事故中的“二八分割”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频发。从近几年的统计结果看,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以及烟花爆竹企业发生的重大事故起数占到了总事故起数的80%以上,这表明重特大事故主要集中在高风险行业和隐患比较突出的企业之中。统计数据显示:工矿商贸因工伤导致死亡的人中,有80%是在从事就业人口不足20%的行业,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劳动保护》2006,(8):67-67
全国安全生产基本情况(一)伤亡事故总体情况全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30770起,死亡52425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35327起,死亡人数减少6258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发生5198起,死亡6113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1089起,死亡人数减少1184人。工矿商贸企业中,煤矿发生1405起,死亡2163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210起,死亡人数减少625人。火灾(不含森林草原)发生129803起,死亡871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1311起,死亡人数减少622人。道路交通发生190270起,死亡41933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31748起,死亡人数减少3582人。水上交通发生202起,死亡和失踪152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6…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促使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继续保持相对平稳、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约439 391起。死亡约63 26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1.5%,死亡人数大致持平。特别重大事故有所下降,工矿商贸企业特别是煤矿安全形势趋于稳定好转。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大多数省区安全状况好于去年同期。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占到全部企业数的99%左右,中小企业在为国家创造60%左右的GDP、提供75%左右城镇就业岗位的同时,安全生产形势也异常严峻。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高危行业事故有80%是发生在小煤矿、小矿山、小化工、小烟花爆竹作坊及小型建筑施工单位,仅2006年1至9月间,全国中小企业事故就导致4872人死亡,占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的48%,2005年中小企业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就有47起,占工矿商贸企业特大事故的71%。  相似文献   

8.
阳春三月,春寒料峭,我们来到全国百强县(市)——太仓市采访,去年,该市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77起,死亡61人,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5.03%、7.58%,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工矿商贸企业仅发生1起安全生产伤亡事故,死亡1人,同比分别下降了50%,  相似文献   

9.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往往不结合自身实际,存在生搬硬套缺乏创新举措,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小企业的伤亡事故起数占全国伤亡事故总数的60%,特大事故的起数则高达74%。中小企业的生产安全已成为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强中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减少事故发生、保障职工安全、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徐州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狠抓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监督管理和目标管理三个体系,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去年,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13.67%和3.67%,连续两年下降;万人事故死亡率为0.55;工矿商贸企业连续两年未发生  相似文献   

11.
回顾近五年来的工作,福建省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实现全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2007年与2003年相比,全省事故起数下降39.4%,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1.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46.2%,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下降35.1%,  相似文献   

12.
事故伤亡情况2004年1到11月(以下同),全国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737089起,死亡12368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44745起,死亡人数减少310人,分别下降16.4%和0.3%。工矿商贸企业 12912起,死亡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护》2006,(5):81-81
2006年1季度煤矿和全国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全国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5%和8.1%。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5%和23%;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8.5%和32%。全国1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同比减少4起,下降13%。没有发生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为“双节”“两会”创造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安全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护》2004,(9):33-33
各类事故死亡人数 工矿商贸企业死亡人数 煤矿企业死亡人数 特大事故起数 2004年 2003年 1~6月 1~6月 对比 1~6月 1~6月 对比 2003年 2004年 1~6月 1~6月 同比 ,- 全年控 控制 实际  相似文献   

15.
正工矿商贸类企业涉及行业众多,危险源和易发事故类型多,中小企业比重大,本文以吉林省通化市为例,分析工矿商贸类企业应急演练的现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通化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拥有户籍总人口215.94万人,下辖梅河口、集安两市,辉南、柳河、通化县三县和东昌、二道江两区,以及通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梅河口经济贸易开发区。现有工矿商贸类生产经营单位  相似文献   

16.
在龙年到来之际,柳河县传来好消息--连续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工矿商贸领域连续812天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创历史最好水平。柳河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幅员面积3348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人口38万。全县共有高危企业83户,其中矿山企业44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7.
陈硕 《劳动保护》2009,(3):30-32
2008年,安徽省道路交通、铁路交通、农业机械、工矿商贸4个行业(领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而民航飞行、渔船、农电3个行业(领域)则全年无伤亡事故。但是,综合监管行业(领域)发生伤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比重仍较大,分别占全省总伤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99.05%和95.62%。如何更好地发挥安全监管部门的综合监管作用,促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成为安徽省安全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非煤小型工矿商贸企业的触电事故在生产安全事故中始终占有较高的比例,已成为从业人员的最大杀手。一些人认为触电事故不可预见,事故发生前无先兆。但从很多事故案例分析来看,触电事故完全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防范。  相似文献   

19.
文中通过统计分析2012~2015年我国工矿商贸领域次生衍生事故,发现次生衍生事故起数与宏观经济形势和安全生产形势有关;其时间分布特点按月份大致呈正态分布;且私营企业较大以上次生衍生事故多发;有限空间作业易发生此类事故。而导致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施救不当,并针对此类事故的特点和原因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11年4月以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省政府安委会的工作部署,积极推动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2013年3月底,全省已有5.16万家工贸企业(含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8个行业,下同)达标,提高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促进了事故持续下降.2012年,全省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1.9%、9.0%,占事故总量的1.2%、6.6%,20个县(市、区)没有发生工矿商贸死亡事故.但是当前全省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仍存在认识不够到位、标准把握不够严、应达标企业动态管理不到位、有的企业创建质量不高和持续改进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今年实现全面达标的任务非常艰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