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国际资讯     
《环境教育》2006,(11):79-79
☆新报告敲警钟:全球资源过度消耗本刊综合报道两年前,基于2001年数据发布的《生命行星报告》说,全球人口超出地球更新资源能力仅20%。而200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2003年的这一超出比例已上升至25%。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近日发布报告称,除非人类生活方式即刻发生改变,否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教育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BP公司于11月3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国教育部宣布正式颁发《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同时,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ClaudeMartin博士向教育部颁发“献给地球的礼物奖”。  相似文献   

3.
《绿色视野》2011,(1):37-40
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然而,随着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大量使用,使得臭氧层遭到破坏,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2010年6月1日,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定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计委,经贸委(经委),建设厅,科技厅,外贸委(厅)发出“关于发布《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犤2003犦163号),通知如下: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指导废电池污染防治工作,现批准发布《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请遵照执行。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总则1.1为引导废电池环境管理和处理处置、资源再生技术的发展,规范废电池处理处置和资源再…  相似文献   

5.
正不加节制的物质消费,势必拉动现阶段以粗放模式为主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产加工,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也造成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巨量排放以及各种环境污染物。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而且在可以预见的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人类还不能够向地球以外的任何其他星球实现规模化安全移居;环境是我们生产生活、生存发展无可替代的资源渠道和载体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201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和《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近期先后公布,有专家据此提醒,人类生态耗竭已超五成,如果继续以超出地球资源极限的方式生活,到2030年,人类"将需要两个地球来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7.
地球日之思     
正4月22日地球日,是人类对地球母亲的忏悔日。让我们想一想,人类过度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给地球造成了怎样的灾难;让我们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在这样的灾难中负有怎样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脆弱的生态难以维系,人类的消费将如何持续;当地球患了绝症,人类又能生存多久?地球日,也是人类自身的拯救日。人类既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  相似文献   

8.
新书架     
为了给环境教育工作者及其他希望或正在实施环境教育的人们提供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实施环境教育活动 ,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培养出更多的卫士 ,我们编写了《绿色摇篮丛书———环境教育教师指南》。《绿色摇篮丛书———环境教育教师指南》共分为两册 ,上册为小学环境教育活动实例篇 ;下册为中学环境教育活动实例篇。每册还包括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和环境教育思想理论方面的内容。这套丛书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中心建成后编写的首套环境教育丛书 ,上册(小学部分)已出版 ,下册(中学部分)将于2000年2月…  相似文献   

9.
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实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2013年以来,我国陆续发布了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焦化行业是其中之一。文章按照焦化行业《指南》实际测算了某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并对核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焦化企业碳资产管理给出了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10.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3,(4):71
《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发布商务部、环保部日前联合发布《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环保指南》是由两部门在借鉴国际经验和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制定的,旨在指导中国企业进一步规范对外投资合作中的环境保护行为,及时识别和防范环境风险,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树立中国企业良好对外形象,支持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了三个行业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指南,包括《饮料酒制造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制浆造纸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以加快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推动污染防治技术进步,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
金道吾 《环境技术》2000,18(5):25-30
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电工委员会 (ISO/IEC)指南 2 1《采用国际标准为国家标准指南》1 999年版已经发布。 1 999年版的内容比 1 981年版有较大修改。现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标函 [2 0 0 0 ]0 5 8号文发的《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 (草案 )》和《产品采标率统计办法 (草案 )》内容予以报道 ,希望热心的读者和作者参与讨论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全球气候变暖、空气污染、水污染、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水、空气在全球流动,环境污染跨越民族,超越国界。毛里求斯渡渡鸟的灭绝,是工业文明大规模灭绝地球物种的开始。环境问题是关乎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问题,与其说保护环境是为了拯救地球,不如说保护环境就是拯救人类自己。联合国5月6日在巴黎发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显示,如今在全世界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发布 11月8日,环境保护部发布《2009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公布2009年度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城考”)结果,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介绍了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保产业》2004,(A02):10-13
2003年10月15日卫生部以第36号令发布施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标准动态     
<正>《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发布近日,中国船级社发布2015年版《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2015年版CCS《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是对《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2007版的替代,主要内容包括:通则、疲劳载荷、疲劳评估、简化应力分析、有限元应力分析以及泵塔疲劳强度评估。新版疲劳强度指南采用物理含义,更为清晰地基于等效设计波法的载荷体系,统一采用热点应力评估疲劳强度,提高了S-N曲线的选择的合理性,并更为精确地考虑了平均应力的修正;采用腐蚀修正系数考虑腐蚀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保产业》2001,(1):13-15
附件: 环境监测仪器发展指南 国家环保总局于 2000年 12月 7日以环发 [2000]239号文发出 "关于发布《环境监测仪器发展指南》的通知 ",通知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技术支持。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全国环境管理基础能力的建设,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和环境监督执法现代化水平。   为引导和促进我国环境监测仪器生产的技术进步,适应环境监测自动化、网络化、即时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需求和环境监测仪器的…  相似文献   

18.
6月5日是“六·五”世界环境日。20年前的这天,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环境宣言》,把环境保护提到了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深切理解《宣言》的思想和含义,很多国家开始把环境保护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努力寻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20年后的今天,联合国再次发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吁,并在巴西召开全球首脑“环境与发展大会”,以纪念《人类环境宣言》发表20周年,同时,迎接当代人类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的挑战,探讨建立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目的是提醒告诫人们,随着人口  相似文献   

19.
征收排污费是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国务院1982年发布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就是国家根据环境资源再生产的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管理环境,控制污染的最好办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步深化,对污染环境所造成的恶果日益关注,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各省     
正陕西:固废污染防治条例出台《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日前通过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将于2016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陕西省出台的首部有关固体废物管理的地方环境法规。《条例》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同时明确了发展和改革、工信、商务、卫生、国土、住建、农业等部门的责任,要求各部门分别编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专项规划。江苏:发布环境资源司法审判进展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近年来全省环境资源司法审判总体情况。据介绍,江苏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