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岷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岷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全文分为两个部分。(1)研究岷江生态环境问题;(2)解决岷江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枣庄市水体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枣庄市水体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对7条主要河流水质现状进行比较,运用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型以及组合预测模型等三种预测分析方法对2010年枣庄市水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预测,在借鉴国外水污染治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枣庄市水污染现状和成因,按照系统性、可持续发展、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研究了枣庄市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对策,提出从观念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等)、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公共财政投入(工程设施、资金保障等)等方面进行枣庄市的城市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岷江流域地表水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其水质安全对维持成都平原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岷江流域1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4个监测断面中,处于清洁和未污染程度的断面占50%,主要位于岷江流域的上游和下游,其水质状况较好;处于重污染的断面占29%,主要位于岷江流域的中游,水质状况较差。因此,需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尤其是对岷江中游的治理,以确保岷江流域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7.
岷江乐山段有机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三氧”是衡量水质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本文针对岷江乐山段地面水质污染属有机污染的特点,以“三氧”为依据研究了其有机污染的变化趋势,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北部,市区人口26万,是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福建省重工业城市。沙溪是闽江水系的主干流之一,全长328公里。三明市区位于沙溪河的中下游,境内河长27.7公里。沙溪河三明段水量丰富,年径流量94亿立方米,最小流量13.5立方米/秒。市区河流两岸集中了十多家大中型重污染企业,主要有冶金、化工、纺织印染、木材加工、机械、建材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区人口逐年增多,水污染问题日趋突出,被福建省政府列入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计划。一、沙溪河三明段水污染现状1、水污染源状况。据统计,三明市区现有80…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状况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区域,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推进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精髓。目前,总磷已成为长江经济带水体首要污染指标,总磷超Ⅲ类的断面比例达到18.3%,主要的一级支流中,沱江、清水江、岷江、乌江总磷平均浓度在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上下浮动,污染相对较重;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主要受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等污染源影响,主要涉及四川、贵州、湖北、湖南、重庆等地区;同时结合总磷污染特征分析,提出了涉磷工业企业治理、磷矿管理、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防治、规范监测方法等治理措施,为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 《中国环保产业》2007,(9):50-53
本文通过调查52家水污染治理企业,总结了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2006年的基本情况,阐述了行业发展的主要进展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并对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14.
沱江流域综合整治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首先在描述了沱江流域的水质问题,沱江干流的几个主要水质指标与10年前相比呈继续恶化的趋势,于流的水污染仍未得到控制,工业点源污染和流域非点源是造成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沱江流域水环境潜在问题陆生生态恶化和水资源贫乏两大难题,文章提出了工业污染源控制,修建城市污水厂,增加枯水流量和提高森林覆盖率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氧化铝行业生产用水及排污特点,结合某氧化铝生产企业生产废水的处理实践,推荐采用逆向洗涤赤泥和氢氧化铝,节约用水量;综合利用赤泥洗液和含碱废水;对生产用水设置循环水系统和二次利用水系统;设置生产废水处理站,氧化铝系统和热电厂的生产系统排水、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以及化验等废水全部排入生产废水处理站处理,废水经处理后作为二次利用供水返回生产系统使用,通过综合利用生产废水,可以实现厂区废水的零排放,节约资源的同时,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6.
沱江内江段饮用水源的污染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加强对沱江内江段的水源污染进行防治,以及加快自来水厂制水工艺的改进,使集中式供水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已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我国的膜技术发展状况和膜技术在废水回用、有机物去除及造水等领域的应用,介绍了膜技术的发展趋势及膜技术最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研究农村景观改变对水环境的影响,选取重庆市河堰村为研究对象,运用SWMM水文模拟软件,分析了研究区域的景观变迁与水量、水质变化的相互关系;通过访谈当地居民,分析了土地利用与景观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机制。认为(1)散点状的居民点分布模式与"村村通公路,户户通水泥"的农村道路建设以及庭院硬质化导致农村不透水表面面积迅速增加,缩短了雨水汇流时间并加速了污染物向水体的转移。(2)山体开发和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如水库、山坪塘和排灌沟渠等的建设导致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加重了水体污染。(3)地表硬质化与河床沟渠化加速了水过程从而加速水环境的破坏。(4)人水关系由"我"、"你"变成"我"、"它",农民在卫生意识上升的同时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