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光 《环境》2008,(1):47-47
环境优先是指环境质量应作为区域内各项工作的基本衡量标准,在其他工作与环境要求有冲突的时候,要服从环境保护的要求。“环境优先”的提法是在日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公害防治立法实践中出现的,1970年日本修改了《公害对策基本法》等项法律,删除了“维护生活环境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条款,实际上是否定了“经济优先”原则,确定了“环境优先”原则。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内部发展不平衡的地区,非常需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环境优先可以威为推动这一转变的有效力量。  相似文献   

2.
位于日本列岛西端——九州岛最北部的北九州市,在21世纪的日本工业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运用积累的工业技术创造着环境产业和资源循环型社会,建设着21世纪崭新“环境城市”的样板。  相似文献   

3.
我国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不应接受“环境优先”观点,应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立法中应承认环境侵害的价值性、采用刑事“容许性危险论”、推广民事救济“利益衡量”.  相似文献   

4.
孙平 《山东环境》2000,(7):213-214
邓小平同志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1世纪是环境时代,人类面临着环境与发展的严峻挑战。“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大计,儿童是环境教育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5.
位于日本列岛西端———九州岛最北部的北九州市,在21世纪的日本工业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运用积累的工业技术创造着环境产业和资源循环型社会,建设着21世纪崭新“环境城市”的样板。曾经的“七色烟之城”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特别是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化学工业起到了推动作用。作为重化学工业地区的北九州市,在经济发展与产业振兴的同时也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城山地区”位于许多大型工厂集中的洞海湾边,1965年降尘量达年平均80t/(km2·月)(最大值达108t/(km2·月)…  相似文献   

6.
结合教材,进行环境教育 自然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知识几乎涉及了环保领域的方方面面。例如: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课程有“动物和环境”、“保护大自然”等;防止环境污染的课有“水域的污染和保护”等,包括了防止水、土、空气污染的几个方面;“噪声污染”、“保护矿产”等内容也渗透在教材中。因此认真上好自然课中的环保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要上好环保课程,教师首先应深入钻  相似文献   

7.
李清治 《环境》1996,(7):10-11
环境·健康·人 6 无论是保护环境,还是发展经济,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过上身心健康的生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议程》明确地指出:“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如果缺少发展,人的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也称为“持续性发展”,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必须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环境能够支撑和容许的范围内。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持续性发展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国进行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对策及一整套措施,为我们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可持续”和“发展”相辅相成。所谓可持续,最直接、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人类维持生存、延续繁衍的能力;所谓发展,是人类从事生活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首脑、挪威首相布鲁德兰曾指出:环境是指我们生活的空间,发展是指在此境域内人们旨在改善生存条件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且这种活动应能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保护生命支撑系统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9.
唐远发 《环境》1997,(7):33-33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全球性的资源与环境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现实的威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的历史潮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早在1987年年联合国就提出把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环境教育10年”,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环境教育被列会议议程之一,今年联合国将再度召开世界环境教育大会,并制定21世纪第一个“环境教育十年”。可见,环境教育已经引起联合国重视。随着我国“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环保事业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样必然对环境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最近,中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保护环境,还是发展经济,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过上身心健康的生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议程》明确地指出:“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如果缺少发展,人的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97年6月28日凌晨,为综合审议环境与发展问题而召开的联合国第19次特别大会在纽约总部降下了帷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审议5年前,即1992年在里约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为今后跨世纪的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注入新动力。被称为“第二次地球高峰会议”的特别联大联合国大会除每年举行一届例会外,经安理会或联大决定、或应半数成员国请求、或应一个成员国请求而得到半数以上成员国同意,可以召开特别联大或紧急特别联大,迄今为止已经举行过18次。本届联大是根据(2世纪议程》有关中期评审…  相似文献   

12.
李清治 《环境》1996,(1):6-7
无论是保护环境,还是发展经济,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过上身心健康的生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联台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议程》明确地指出:“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如果缺少发展,人的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保护环境,还是发展经济,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过上身心健康的生活。《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议程》明确地指出:“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如果缺少发展,人的健康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秋云 《沿海环境》1999,(9):20-21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城市的向往已不再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冷冰冰的立交桥和川流不息的本田、夏利、桑塔纳.城市人已被挤得只剩下身上的“杉杉”、“华斯度”,手上的“劳力士”、“铁达时”,腰间的“摩托罗拉”了.从国家林业局今年3月13日公布的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调查中表明,人们“理想生活环境中最不可缺少的”已不再是那些城市的象征了.高楼大厦的中选  相似文献   

15.
走近螺旋藻     
螺旋藻:二十一世纪人类食品结构的一场革命,“螺旋藻”——一个还不为普通人所熟悉的名字,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却已在国际上获得十项桂冠:·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明天最理想最完善的食品”。·国际微生物蛋白质会议认定“未来的超级营养食品”。·联合国世界粮食会议公认:“超级营养食品”。·联合国世界粮食协会称誉:“21世纪最理想的营养源”。·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人类21世纪最佳保健品”。·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确认:“最佳蛋白质来源之一”。·日本…  相似文献   

16.
《中国21世纪议程》即将出版发行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于今年“6·5”环境日前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出发,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讲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21世纪是环境时代 ,人类面临着环境与发展的严峻挑战。“环境保护 ,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大计 ,儿童是环境教育的前沿阵地。1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立意及目的1.1严峻的环境形势 ,要求强化环境教育人类是地球孕育出来的具有高度智慧的生物群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展示出了改造自然和从自然获取资源、财富的高超能力 ,但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 ,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与灾难 ,地球已向破坏它的人类亮出了“黄牌” ,…  相似文献   

18.
刘丽红 《环境》2002,(9):35-35
《21世纪议程》建议“学校应让学童参与地方和区域的环境卫生研究,其中包括安全的饮用水、卫生和食物及生态系统等,并使他们参与有关的活动。”因此,环境教育应从学校向社区辐射,结合社区进行的环境教育。一、开展社区调查,辨别环境问题开展社区调查是辨别社区环境问题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基础。开展社区调查,教师首先应将学生按居住地分组,与学生商讨并选择社区作为环境探究的地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对社区的需要、资源进行评估。方法可以是在社区内进行观察或是访问社区领导。内容可  相似文献   

19.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第2章“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中提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将环境产业列入优先发展领域,建立环保产业的生产流通秩序和适用合理的产业结构,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环保设备,积极发展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20.
生命周期评价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产业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生命周期评价起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借助于能源分析方法的“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发展成为具有基本概念和技术框架的环境管理工具。该研究方法已被企业界、政府管理部门,以及消费者组织所采纳,用于企业产品开发,环境政策制定和环境产品消费。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国际标准化正处于积极探索研究之中,将会成为21世纪最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生态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