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
我国环保产品认证的发展经历了初创、过渡和认证3个阶段,目前包括6大类认证产品和8种常见产品认证模式、环保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推进了环保产品标准体系及检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关注点在产品认证这一载体上得到体现,即:为企业提供商机,为用户选择可信产品提供方便,为政府提供环境管理服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5.
低碳发展已经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加强碳管理,量化碳排放”是企业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企业的低碳发展之路,是从企业低碳战略的制定,到企业低碳发展的改进和完善,最终达成企业低碳实务.企业的低碳发展始终都离不开低碳认证的保驾护航,低碳认证可以帮助企业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正视碳挑战、化解碳压力、迎接碳机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发展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7.
8.
9.
文章论述了近代产业革命推动人类从经典低碳经济农牧业生产,走上以化石高碳能源为基础的高碳经济和传统工业化道路,高碳经济和传统工业化道路促进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但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气候变暖生态文明三项负效应;文章阐述了美国和前苏联建成人类第一座规模化水电站和第一座原子能电站开辟低碳能源的历史贡献,以及英国创建低碳经济、日本建设低碳社会和联合国环境署实施绿色低碳发展主题行动对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刻影响,归纳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征,最后论述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对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绿色建筑体系与低碳经济的探讨问题,介绍了什么是绿色建筑,提出了绿色建筑是中国低碳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探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主要包括:国外某些国家绿色建筑的发展和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了绿色建筑的认识误区,主要包括绿色并不等于高价格和高成本、绿色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建筑和建筑节能不只是政府的职责,总结出中国绿色建筑的推广与运用,主要是研究和推广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和中国绿色建筑推广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
唐丁丁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6)
国务院于2011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同时,又以发展环境服务业为重点.其中特别指出:“着重发展环保设施社会化运营、环境咨询、环境监理、工程技术设计、认证评估等环境服务业.鼓励使用环境标志、环保认证和绿色印刷产品.”为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将环境标志、环保认证和绿色印刷工作推向新的高度,本文研究提出以下战略性举措:第一,加强环境标志工作,积极引导可持续消费,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第二,规范环保认证市场,提升环保认证水平,增强环保认证的信任度;第三,推进实施绿色印刷战略,促进印刷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升级. 相似文献
12.
组织运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环境监测部门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部门,运行该体系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在介绍了管理体系的前提下,阐述了环境监测部门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分析了环境监测部门运行管理体系时不同于其他组织的特殊性。研究指出,环境监测部门通过建立和运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可评估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制定防范制度和应急响应措施,降低环境风险和责任;通过采取实验室分析废水达标排放、垃圾分类存放、绿色办公措施,实现了资源能源的合理使用;通过建立有关运行控制程序,使能源资源管理、化学品管理、固体废弃物与垃圾管理、绿色采购、车辆管理等日常管理规范化、程序化;通过文件记录、审核评审保证了监测行为的科学规范及数据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3.
通过烟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实验室认可的工作体会,论述了在环境监测站开展实验室认可的目的、意义和重大作用,明确了实验室认可是提高监测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环境监测站的计量认证实践出发,总结了实施《评审准则。的过程,即首先对环境监测站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建立符合评审准则的质量体系;再通过体系内部质量审核和评审,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 相似文献
16.
崔伟珍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5,5(9):44-46
针对国家关于海上石油天然气生产设施检验和石油作业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胜利油田开展发证检验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当前海上石油生产设施发证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阐释环境监测站要建立量质量体系文件,把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期间核查、档案管理等贯穿于监测活动始终,才能搞好计量认证。 相似文献
18.
19.
资源是可持续发展之本,研究资源问题离不开生态环境,人口和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因素,这是一个有序的资源复合动态系统,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这一问题,加强对资源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生态环境价值被低估甚至缺失的状况。分析了我国生态环境价值被低估的表现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政府亟需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从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经济赔偿机制、经济处罚机制.经济激励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环境补偿模式,建立资源环境价值评价体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等方面,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