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现上述目标,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环保社会组织(又称环保NGO)作为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重要力量,如何培育引导环保NGO有序发展,充分发挥为社会提供优质环境公共服  相似文献   

2.
第五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行为 一、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开始和发展 环境的公共性、环境问题的公害性和环境保护公益性决定了环境保护一开始就需要公众的参与,而且环境保护正是在公众的推动下发展与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超 《环境保护》2016,(11):61-63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政策文件与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这有利于、并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状况还存在不足,如参与方式不够丰富、参与度不高、环保NGO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和热情,增进公众对环境信息的知情权等环境权利,以及发挥环保NGO的积极影响,提高公众参与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最有力的支持之一,是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环境意识、生态文明的发育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从公众参与的内涵及法律依据着手,说明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并分析目前中国公众参与的现状:虽然环保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还很低.通过分析其原因,指出只有建立健全环保公众参与制度,实现有效的公众参与才是推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所在.  相似文献   

5.
香港环境NGO的工作对推进内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我国内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情况的概述,结合对香港环境NGO在推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中的主要工作介绍,提出对内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方面有借鉴作用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水污染防治信息是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文介绍了美、英、德、日等国家环境信息公开相关法律制度及公众参与实践活动,以期为我国水环境立法及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南省部分环境非政府组织(以下简称NGO)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问卷调查及十二个NGO的座谈,了解近年来一些云南NGO对我省环保关注和参与情况,以及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与不足,探索NGO如何可持续发展地参与环保,并探析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背景下我省NGO参与环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立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是当代社会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象征。2012年8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该草案增加了有关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环境参与的内容,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学界的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拟结合《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对环境信息公开和环境公众参与的立法进行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9.
美国环保NGO     
陈飞 《环境》2004,(8):42
美国的环境保护,在各级政府部门、专家系统和科研部门之外,有一个规模极大的非政府组织(NGO),政府、专家和公众参与三支力量互为补充。美国(包括其它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运动是自下而上开展的,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经由民间组织向法院起诉,向议会呼吁、游说,最终通过立法,实现对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补偿、监督和控制。因而,其最重要的工具,一是NGO和公众参与;二是法制。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15年9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主要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各种程序性权利进行了规定,是对《环境保护法》中公众参与原则的贯彻和落实。在推动我国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立法、环境决策等活动的同时,《办法》实施的更大意义在于其体现的程序正义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公众环境权益保障的新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本文主要立足于《办法》中蕴含的程序正义理念,分析《办法》实施以前我国环境权益保障"重实体轻程序"的根源与困境,并对《办法》体现的程序正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