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实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对于解决过高的环境治理成本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总结了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梳理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交易模式、组织过程和主要方法,以期推动中国排污权交易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推进,进而推动符合国情的排污权交易政策体系的构建.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各试点地区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促进了环境管理的精细化,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促进了环境质量改善.最后还指出,中国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中仍存在政策制度建设支撑不足、交易市场活跃度不高、后期监管不力等问题,今后应依法依规,始终坚持由易到难、积极稳妥、重点突破的原则,由点到面、有序推进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资源配置量化管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浙政办发[2013]8号),浙江省全面开展了刷卡排污工作。建立刷卡排污制度是加强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管理,促进总量减排控制的有效手段。浙江的"刷卡排污"总体规划建设排污许可证IC卡电子证照模式,建立一套企业环保身份验证体系,将涉污企业的排污许可证信息通过电子证件管理起来,通过该IC电子证照作为企业的排污许可证副证,记录企业的相关排污总量信息,做到"一企一证一卡",实现企业环保业务的电子化管理。以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的试点实施进展,构建了政策的评估框架,并从政策目标、政策实施机制、政策效益等方面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江苏省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政策已获得了正面效益,但在排污指标初始分配、排污权有偿使用费的初始定价及资金运转等环节还存在缺陷,应进一步加强有偿使用费的收缴、管理,保障政策的公平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益严格的环境总量控制制度以及有限的环境容量资源,电力行业需要寻求高效的环境管理手段,以解决未来发展的环境约束.针对电力行业SO2排放现状,分析了电力行业建立SO2排污权有偿使用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与现有政策的兼容性,从中揭示了排污权有偿使用机制对电力行业健康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实际操作层面出发,总结和分析污染源排污核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排污权交易的污染源排污核算方法体系,力求准确掌握污染源排污情况和监控排污权使用情况,为科学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维护公平和公正的排污权交易秩序、有效推进各项环境经济政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论排污许可证制度对点源排放控制政策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污染防治政策很多,包括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等,但各项政策基本是分散和独立执行的,没有核心和基础的政策,不成体系,缺乏效率。基于排污许可证作为政府的执法文件的角度,论证了将分散的点源排放控制政策围绕排污许可证整合为系统的排放控制政策体系。中国已具备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础条件,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基础的政策整合对现有点源排放控制政策进行了修改、补充和改进,将其整合为一个系统的点源排放控制政策体系,使各级管理部门可以各司其职,协调合作;协调整合不同类型的政策手段,使命令控制、经济激励和劝说鼓励3类手段相互补充,进一步提高政策执行效率,降低政策执行成本,提高排放控制政策效果、效率,降低执法和守法成本。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浙江省排污权交易制度概况,分析了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浙江省实际,提出了浙江省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总体思路,指出碳排放权的配额发放、有偿取得、监测核证、交易监管机制可借鉴排污权交易体系进行构建,碳排放交易可依托排污权交易综合管理平台进行.  相似文献   

8.
水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点源排放的基本和综合的管理制度,是污染源的守法文件,也是政府对污染源的监管文书。按照政策设计的一般方法,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保障点源的"连续达标排放"为目标设计中国工业点源水排污许可证制度框架。提出将点源按排放规模进行分类和分级,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包括信息机制、资金机制、监督核查机制和问责处罚机制;建立注册环境管理工程师制度以满足实施排污许可证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基础整合点源排放相关政策,提高相关政策间的协调,减少冲突,提高政策效率。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和江苏省政府于2008年8月14日联合在无锡市举行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启动仪式。5家排污企业当场与沿太湖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5市环境保护局签订了共计购买817t COD排污指标的申购合同。这5家企业将以每吨CoD指标4500元的价格(首批申购执行80%优惠价),向当地财政部门支付295万元的有偿使用金,标志着环境资源无偿使用时代的结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在中国部分省份开展了试点工作,许多大型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也进行了排污许可证的申领。针对新西兰奶牛养殖业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梳理其开展污染防治工作的措施体系,以陶泊湖周边施行的氮排放配额与交易为主要对象,阐述了新西兰在养殖业排放配额与交易制度方面的工作实践,其配额基准核定方法、"资源许可证"申领制度、配额交易体系、相关支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优势和先进性,对中国的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可交易排污许可证在传统的排污许可证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不但对企业选择污染控制手段赋予更大的灵活性,而且可以大大节约水污染控制费用、剌激企业开发并建设更加经济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国外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可交易排污许可证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水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在我国的应用已有一定基础。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可以引进可交易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本文回顾了“可交易水污染许可证制度”的理论分析和国外实践,进而探讨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负载对实际道路重型柴油车排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车载测试系统对重型柴油货车空载、50%负载和100%负载不同负载情况下在实际道路的排放进行测试,基于测试数据分析负载对重型柴油货车排放CO、HC、NOx和微小颗粒物(PM)等4种污染物的影响.不同速度区间和行驶模式下负载对排放的影响分析表明,在有负载时,大多数工况下4种污染物排放呈现增加趋势,但各速度区间和行驶模式下的增幅不尽相同,部分工况出现下降.空载时测试柴油车基于新欧洲行驶循环测试(NEDC)工况的标准化CO、HC、NOx和PM排放因子分别为3.38、0.39、6.27、0.39 g/km.对于柴油车重点污染物NOx和PM而言,与空载相比,50%负载时分别增加43%和59%,100%负载时分别增加62%和44%.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车载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混合动力轿车进行典型城市道路行驶工况下的排放测试,对比分析实验车辆速度、加速度和比功率区间下的排放特性。混合动力轿车在车速低于50 km/h时,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无排放,温度也下降,会降低NOx排放。主干道上NOx排放最少,快速路上NOx排放较高,高速公路上NOx排放最多。车速超过50km/h时发动机再起动,产生CO和HC排放峰值。主干道上CO和HC排放峰值最频繁,总平均排放因子最高;快速路上排放峰值稀少,总平均排放因子居中;高速公路上没有很大的排放峰值,总平均排放因子最低。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作为废弃物,在环境中已成为公害,加上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发酵分解,向大气扩散恶臭,排出甲烷等温室气体,因此,有必要调查、考察我国主要典型城市垃圾填埋场及处理厂等的概况,了解、掌握对来自生活垃圾中甲烷的排放量,尤为重要。通过对典型城市(46个主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统计、调研,及其垃圾中有机物种类和排放系数的初步确定,结合城市的人口数,初步确定按人口分担的排放量。本报告通过对46个主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及甲烷的排放量统计、调研,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来自废弃物的甲烷排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同时,为非工业源甲烷排放量进行了预测与评估,获得了初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全面总结了浙江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和市场配置环境资源试点的主要实践措施(包括创新构建总量管理和激励制度、全面构建市场配置环境资源制度、探索建立协同管理和交易机制和深入推进监管执法机制建设)和实施成效(包括市场倒逼污染减排、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和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了完善环境资源市场配置模式总体设想,为全面推进中国环境资源市场配置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下水污泥焚烧过程中二次污染物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0.15MWt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城市下水污泥与煤的混烧试验,分析了烟气中的二次污染物排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循环流化床焚烧城市下水污泥时,添加辅助燃料(如煤)及改变焚烧条件,不仅可以达到稳定燃烧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抑制焚烧中二次污染物(如CO及二恶英等有机污染物)的生成。分析了焚烧污泥污染物的排放特性。为采用焚烧方式处理城市下水污泥提供了基础性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在0.15 MWt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城市下水污泥与煤的混烧试验,分析了烟气中的二次污染物排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循环流化床焚烧城市下水污泥时,添加辅助燃料(如煤)及改变焚烧条件,不仅可以达到稳定燃烧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抑制焚烧中二次污染物(如CO及二恶英等有机污染物)的生成.分析了焚烧污泥污染物的排放特性,为采用焚烧方式处理城市下水污泥提供了基础性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机动车颗粒污染物排放因子的确定方法,介绍了各模型的使用概况及其优缺点,最后提出对机动车颗粒污染物排放因子应深入开展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城市机动车尾气扩散迁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汽车尾气污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交通、道路、管制及气候条件等是影响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机动车尾气研究的实际,研究了专题MGIS数据库结构, 并以广州为例,建立了基于GIS的城市机动车尾气扩散迁移预报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状况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摩托车排放控制催化净化系统的应用特点 ,并在与国内摩托车生产厂家进行催化净化系统匹配的试验基础上 ,提出了应用摩托车催化净化系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