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保护》2006,(12):I0011-I0014
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规范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工作,正确、有效和快速地处理大面积停电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大面积停电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广东省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广州市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相似文献   

2.
发布日期二OO六年一月二十三日一、总则1.1编制目的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3.
《安全》2007,28(6):71
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旨在做好城市地铁事故灾难的防范与处置工作,保证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和保障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全》2007,28(6):70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的.本预案旨在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安全》2007,28(6):71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相似文献   

6.
《安全》2007,28(6):72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制定的.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护》2006,(12):I0004-I0006
2006年扬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贮运厂1编制依据本专项预案编制依据下列法律法规和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国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2分级2.1火灾爆炸事件本专项预案的火灾爆炸事件系指要害(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大型油气储存设施、锅炉压力容器、油气输送管线、运输油气和危险化学品的火车或船舶在工作场所内易燃易爆化工产品发生的重特大火灾爆炸事件等。2.2分级2.2.1…  相似文献   

8.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务院 《安全与健康》2006,(4):附1-附4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业劳动安全》2006,19(1):3-6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林业劳动安全》2006,19(1):47-47
国务院2006年1月发布9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这9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家核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1.
《安全》2007,28(6):70
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  相似文献   

12.
《安全》2007,28(6):72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的.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 预案》。 会议指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国家突发公共 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05个专项和部门预案以及绝大部 分省级应急预案编制基本完成,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 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14.
《安全与健康》2007,(3):附4-附6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和《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保护》2006,(8):I0001-I0004
国发[2006]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但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众,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工作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护》2006,(11):I0010-I00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各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切实防范、有效应对重特大事故,控制和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好转,现就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事故灾难是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方面,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提高…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国务院同意,现将《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05年5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同时废止. 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2012年12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森林火灾应对工作机制,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实施森林火灾应急,最大程度减少森林火灾及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森林防火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07,(2):41-4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发布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总体预案》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4级。…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业安全》2006,(2):I0002-I0007
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中公众的心理应激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安全》2009,30(10):19-21
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总体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只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1)突发性和紧急性;(2)高度不确定性;(3)影响的社会性;(4)非程序性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