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纽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形成多种特色庭院经济模式,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之一是走循环经济道路,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新农村建设需要沼气建设的发展与创新.沼气建设的发展与创新是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较为详实地梳理了哈尔滨农村地区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目前农村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规模有限,主要体现在基地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上.基地建设的综合实践性不强,表现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科技成果含金量不高,转化难度较大,没有形成经济效益.资金短缺、基地建设的设计者的环境意识局限、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落后和基地的管理机制缺失等因素是问题产生不可回避的理由.  相似文献   

3.
"文革"前我党的科学技术观及其形成缘于三个方面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时代依据.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我党的科学技术观,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析其内容及其形成缘由可知往开来,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4.
长效增收机制--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到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时,提出了要在广大农村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一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二是要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其中关于形成农民长效增收机制的问题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西北电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超高压、高压主干网己初步形成,输电能力和安全运行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陈焕礼 《环境保护》1994,(12):5-5,9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人口57.5万,是中国沿海的经济特区之一.建设一开始,就注重把环境保护工作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好的既定方针.历史证明,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保护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珠海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已基本形成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的格局,珠海的声誉不断提高,对外商的吸引力不断加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环境保护的效应.我们在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使珠海的环境质量状况在经济、人口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保持较优良的水平.我们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是珠海市21世纪的最主  相似文献   

7.
全力推进江苏生态省建设,通过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行为和生态制度等生态文明核心要素的建设,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先进生态文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经济城市通过城市生态、经济与社会系统的动态协调,形成一个生态高度有效保护、经济良性高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功能系统,代表了现代和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作为全国首批六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之一和广东省的生态发展区,韶关市加快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符合这一发展潮流和趋势.根据SWOT分析方法,对韶关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不仅为韶关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提供策略依据,而且为其它类似地区的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强调档案信息开发工作对经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档案信患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改进、完善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安全文化由安全生产实践萌发,经归纳提炼形成,再用于安全生产实践,在企业生产和文化建设中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氯碱厂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在心中,幸福在手中"为安全理念,从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水平,强化安全、法制观念人手,大力弘扬安全文化,促进了安全生产及和谐氯碱建设.  相似文献   

12.
把脉城中湖     
单力 《环境》2007,(8):16-18
湖泊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能够蓄洪防涝,并且具有调节区域温度的作用.在一片由钢筋水泥筑成的石屎森林里,湖泊的存在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城中湖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先有湖泊后有城市,有的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人工湖.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光 《环境保护》2007,(21):35-3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地位的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环境功能问题依然很严峻,因此,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循环经济之路,推进生态省建设、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也要抓好重点城市的综合治理,加快基础能力建设,进而形成经济、社会、环境同步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苏春东  王立伟  丁贵生  包军 《环境科技》2007,20(Z2):146-148
大庆市依托石油开采而兴起的城市,城市建设主要是为石油开采服务的,因而城市建设很难体现其个性特征,缺少现代化城市应有的聚集效应,难以形成城市精神生活氛围的状况,同时也给市政设施建设与合理利用带来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研究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VEIP)不以地理位置毗邻和行政区域限制为局限,可省去一般园区建设所需昂贵的购地和设备购置等费用,是我国今后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大势所趋.但目前国内外对VEIP理论上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就VEIP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分析,提出了对VEIP形成的驱动力和形成途径、网络结构模式和成员筛选模型的构建以及系统边界范围的界定,再通过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理论和方法验证的系统研究VEIP形成机理和模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2015,43(9)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不仅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更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国家战略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8.
“文革”前我党的科学技术观及其形成缘于三个方面: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时代依据.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我党的科学技术观,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析其内容及其形成缘由可知往开来,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这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从南通市环境监测综合业务平台建设的系统管理员的视角入手,对平台建设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主要有明确了清晰的工作流程、具备了较高的自动化程度、监测数据的直观展示、保证平台项目的实施人员、多层次的全员培训、完善硬件配套和保障等;同时也对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主要有平台建设合同过于宏大、平台建设应寻求合适的系统开发方合作、平台建设应形成共识统一思想、平台建设需求应适当"固化"等;全面总结平台建设相关经验教训,南通市环境监测综合业务平台的建设必然会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