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2021年1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简称《规划》)。本文就“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提升”“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等“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深度解读,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就“十四五”时期碳监测评估、PM2.5和O3协同控制追因溯源监测、水生态监测、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生态质量监测评价、智慧监测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2.
基于“十三五”时期广州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监测数据,重点分析了广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三五”时期,广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明显,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PM2.5、PM10、NO2、SO2、CO均达到“十三五”时期最低水平,O3则呈现出由郊区向中心城区逐渐扩散的特征,并逐渐成为首要污染物;地表水环境质量实现较大改善,2020年优良断面比例较2016年大幅提高23.1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实现清零;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酸雨问题得到大幅改善,降水pH略有上升,酸雨频率大幅下降。本研究有助于为“十四五”时期广州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精神,落实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等部署要求,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为导向,以实现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目标,对照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目标管理、污染控制等生态环境管理需求,以宏观决策监测支撑方略、目标指标与网络优化、精细化管控监测支撑为重点领域,提出了生态环境监测高质量发展策略与关键技术的研究方向及重点内容,旨在推动传统监测向智慧监测创新转型,加快实现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应用智能化、测管一体化,更加有力支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随着《“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的出台,建立现代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强化“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成为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期流域监测工作的新要求,指出目前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监测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流域监测网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地表水监测机动性、精准性不够等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立足“十四五”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需补齐流域监测工作短板,具体而言,需完善流域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组建跨部门的监测网络,全面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增强监督性监测力度,加强监测新技术推广应用,构建流域监测大数据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期流域监测工作的新要求,指出目前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监测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流域监测网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地表水监测机动性、精准性不够等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立足“十四五”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需补齐流域监测工作短板,具体而言,需完善流域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组建跨部门的监测网络,全面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增强监督性监测力度,加强监测新技术推广应用,构建流域监测大数据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任务与实现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未来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本文基于《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分析归纳了我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从环境保护与改善、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与实现路径,重点从构建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清洁生产和加强污染治理等4方面介绍环境保护与改善任务与路径,着重分析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科学开展生态系统评估等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任务与路径,提出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措施。本文可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和后续行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十四五”时期是安徽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发展的定位要求和建设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本文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展,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聚焦“一个关键”、狠抓“两个重点”、强化“三个兼顾”、提升“四个能力”的总体思路,以及全面推动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实施区域共保联治以及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时期是安徽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发展的定位要求和建设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本文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展,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聚焦“一个关键”、狠抓“两个重点”、强化“三个兼顾”、提升“四个能力”的总体思路,以及全面推动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实施区域共保联治以及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付出了极大的环境代价。雾霾频发、水质恶化、土壤污染等问题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全面发展的严峻现实。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极其重要,犹如大厦之基石。为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没要求,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应运而生。本文对该建没方案颁布的背景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梳理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基本思路,对方案的主要内容加以解读,并指出了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要点,希冀为方案的顺利实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林琪 《环境》2023,(9):50-52
<正>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保护监管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等文件,初步构建了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补齐生态质量监测的短板与弱项,进一步推进全国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深入开展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与评价,有效支撑生态保护监管,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印发了《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与往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相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理念、目标、举措等多方面取得了突破与创新。文章从系统观念角度出发,分析了流域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的必要性,梳理了我国流域治理的历程演变,辨识了当前形势下流域系统观念的四个维度,并剖析了“十四五”时期规划体现系统观念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李汉龙  黎娟 《环境》2022,(2):46-48
<正>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寄望佛山“继续走在改革开放前列,做改革开放的示范”,广东省委、省政府从广东改革发展大局出发,要求佛山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2022年1月6日,《佛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这将成为“十四五”时期佛山市统筹推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规划》全文分为背景与形势、总体战略、规划任务和保障措施四个部分,设置了148条任务措施,提出了努力争取实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80%等15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李涛  刘李娜  陈威 《环保科技》2024,(1):9-13+28
2021年12月30日,襄阳市政府为应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正式贯彻实施《襄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率先实现绿色高速发展。近些年,襄阳市经济发展走在省域前列,但是年际大气质量均位于湖北各市区末位。此研究立足于PSR模型,通过影响指标对大气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构建“大小双循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打赢蓝天保卫战,助力襄阳乃至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15.
<正>广东省作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排头兵”,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广东的宏伟蓝图,推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奋力开创广东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全面推动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持续深入,噪声污染问题逐渐成为生态环境质量和城乡人居环境的短板。2023年1月,生态环境部联合15个噪声污染防治各主要职能部门和单位印发了《“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四五”时期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要以行动计划为指导性文件,以“打好技术基础、补齐领域短板、强化机制弱项、紧抓责任落实”为总基调,以现有工作为基础,填补法规标准缺口,强化综合治理能力,推动声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力求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和谐安宁生活环境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内蒙古生态监测分站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25日,环保部复函批转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纲要提出,加强“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推动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在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典型地区7—9个有条件的环境监测站加挂总站生态环境监测分站牌子,开展遥感与地面监测相结合的生态监测。2010年5月底长沙会议提出,将全面启动能力评价和筛选工作,力争在今明年选出一批挂牌。本文详细介绍了争取加挂总站生态监测分站的内蒙古生态监测分站情况。  相似文献   

18.
坚持保护优先护航“三区”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以下简称为“三区”),初步确定了国家空间优化格局。从宏观上看,“三区”还缺乏相适应的制度政策、标准规定等顶层设计。本文立足于“十四五”和二〇三五两个时间节点,在“三区”的范围、用途、价值等维度上,以绿色创新为基础,首次提出构建生态价值集成管理体系,结合“三区”的特征,提出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建议,包括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谋划、建立适应“三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管治制度、建立“三区”生态价值测量和运用机制以及实施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碳捕集与封存利用技术是应对全球变暖、实现温室气体CO2大规模削减的重要技术途径。海洋碳封存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之一,该技术利用海下稳定岩石储层对CO2进行储存,相比于陆地碳封存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以日本苫小牧港CCS示范项目为基础,系统梳理了该项目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CO2泄漏事故预防监测和地震监测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分析并总结了CO2泄漏事故判断指标pCO2/DO值(海水中CO2与DO分压之比)的适用性以及地震对CO2海下注入工程的影响,并基于中国国情提出在海洋碳封存项目中增加CO2泄漏事故预防监测系统和地震监测系统等建议,为地震多发海域今后的碳封存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擘画了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