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当前,一些地区对乡村振兴认识仍不到位,对如何实施乡村振兴生态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缺乏系统性方案,需要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基本理念为指导,找准定位、明确思路、系统推进,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环境稳步改善。本文在阐明乡村生态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生态战略的目标、原则和任务,按照"点、线、面"系统推进的思路提出了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鄂州市是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在武汉城市圈中处于核心层。近年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鄂州市紧紧围绕建设"两型社会"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生态市的目标,统筹推进城乡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3.
刘艾鑫 《环境保护》2021,49(8):64-66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美学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导向。本文把生态美学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生态美学在实际项目中的研究和应用,在提高健康审美品位、审美能力的同时,把乡村景观各要素统筹协调,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基于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东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为建设美丽东北、打造美丽乡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为乡村振兴所提出的建设田园综合体的重要举措,解析了田园综合体的理论内涵,总结了国内外田园综合体发展历程及我国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顶层规划不合理,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不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充分的问题,并从生态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合理生态布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实行产业生态化的田园综合体建设路径,以期为我国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长江南,文明岸,南山环抱,江水相依。重庆市南岸区位于重庆主城腹地,跨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近年来,南岸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地区发展紧扣"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发展主题,牢牢把握"五个决不能"底线要求,围绕"江南增长极,宜居创新区"这一发展纲要,深入实施"五大环保行动",致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创新区。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农村环境问题更为突出。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自然水体的现象,导致农村水体环境被污染,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甚至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随着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高质量运行,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案的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全面改善,但治理过程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简单描述农村生活污水特性和主要治理工艺,重点分析粤北某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及治理措施,为更好地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目前,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中,美丽乡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合力完成的乡村自我蜕变,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涉及物质与精神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以"美丽就是经济、乡村就是风景"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特色实践。本文分析了滕州市建设美丽乡村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特色,探讨了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因素,并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环境》2021,(2)
正"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每当读起席慕蓉的《乡愁》,一种丝丝缕缕的牵挂、眷念油然而生,无法割舍,无可替代。留在很多人记忆深处的乡村画面,或许是小桥流水、鸡犬相闻、乡里乡亲,或许是枯藤老树、人烟稀少、萧瑟破败……然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随着精准扶贫、生态扶贫的持续深耕,如今的乡村面貌早已实现蝶变,街道宽阔明亮,院落美观整齐,村民喜笑颜开……一幅生态绿色文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向往正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9.
<正>"路边干净了,水面清洁了,景观变美了,群众满意了。"自启动"三线三边"工作以来,宿松县按照"打造皖西南门户靓丽形象,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新宿松"工作目标和"地位要彰显、区位要担当、站位要起跳"工作要求,把环境治理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突出干净整沽,开展垃圾污水治理行动;突出整齐美观,开展建筑治理行动;突出规范有序,开展广告标牌治理行动;突出生态修复,开展矿山治理行动;突出提质增量,开展绿化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促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即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融为一体,将南水北调沿线为主轴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成为"绿色生产、净化田园,崇尚生态、营造花园,享受生活、美化家园,蕴藏生机、打造乐园,聚宝生财、丰盈财园"(简称"五生"和"五园")宜产、宜贸、宜居、宜游、宜养的人间福地,即"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应植入"五生"和"五园"理念。  相似文献   

11.
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较突出。特别是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居环境仍为乡村发展的短板。2018年初,国家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本文解析了农村人居环境及其整治的概念与内涵,阐释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作用机理,剖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运行模式,梳理了整治成效的评价方法与结果,并展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的重点领域。农村人居环境科学在过去十余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基本理论、演化机理、质量评价、调控策略等方面有明显进展。但是,当前研究对于实践的指导性和支撑性仍存在明显不足,地方具体整治工作仍存在一些认识上或实践上的误区。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新时期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认识和实践方面要形成“八项共识”。在研究层面,应强化乡村地理学与工程技术科学、城乡规划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交叉与融合,着力形成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机制剖析、成效评估、模式优化等于一体的系统性研究体系,可更好地支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地域功能显化和价值提升,进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广安作为伟人故里、滨江之城、川东门户、红色旅游胜地,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宜居乡村、发展生态农业是关键。怎么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成为摆在广安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王明田  张雪  陈津  赵亮 《环境保护》2022,50(5):25-30
绿色小城镇建设是绿色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新阶段推进绿色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法规和技术环境趋于成熟。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辨析了新阶段绿色小城镇建设的推进路径,并构建了适应新阶段发展要求的绿色小城镇建设技术导则,提出立足全域全要素,系统推进绿色小城镇建设,并建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全国层面的绿色小城镇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14.
乡村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守护和营造农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严明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本文在研究政府生态责任发展历史逻辑的基础上,将严明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置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剖析了乡村振兴中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着重...  相似文献   

15.
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村庄分类方法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村庄分类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村级层面有效落地的先导工作,对于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四种村庄类型,但并未明确具体的分类原则与方法。针对实践工作需要,本研究基于该四种村庄类型,进一步明确了其二级类,并提出了相应的分类原则与方法;建立了村庄分类模型(VCM),从村庄特色、村民生存、发展建设、城村联系、村庄功能等五个维度,提出了村庄分类的参考指标体系。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作为案例区,基于前述原则、方法与模型,对该县102个行政村进行分类。实证检验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对于村庄分类具有实践指导价值。需要说明的是,鉴于村庄内外部条件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具体工作时仍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部分参数、阈值的设定。  相似文献   

16.
浙江余村生态富民与环境治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始终把这一工作当作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来抓。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农业绿色供应链体系应运而生,并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模式。本文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的特点,认为构建农业绿色供应链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并在分析当前农业绿色供应链初步实践中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增强乡村振兴战略参与主体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意识、完善基础设施和科技赋能、增强风险管控和建立绿色供应链的政策导向机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实施“三农”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乡村社会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防城港作为我国大陆最南端的沿海边境城市,这里的乡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乡村的环境治理却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乡村环境治理中存在着农民环保意识低、乡村环境保护设施不完善、社会参与度低等问题。因此,文章结合防城港的情况,试着从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主体意识、加强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多主体共同治理等方面入手,破解乡村生态环境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19.
对生态省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以生态省、生态市建设为载体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设已经汇聚成一股不可逆转的洪流,在华夏大地迅速扩展.特别是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后,更为这一计划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地域广阔,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乡村振兴路径需要体现乡村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区域性。来自乡村地理学领域的16位青年学者,以笔谈方式,对中国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开展了深入讨论。核心观点如下:(1)乡村振兴需要遵循时空分异规律,重点关注乡村发展的时空传承与现实需求之间的衔接,建立彰显地域特色和具有可操行性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分类、有序地推进乡村的人居环境、产业体系、生态环境和治理模式等转型。(2)力求城乡融合和联动,构建城乡复合多中心网络体系,创新采用“乡村群”空间组织模式,以乡村内生力、城镇辐射力与规划约束力共同驱动乡村振兴。(3)在中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农业承载着食品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产品等多重功能,需要构建农业“全价值链”的发展路径,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产业兴旺。(4)在能源富集区,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需求前提下,需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西南地区,依托山区特色生态、人文资源打造山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塑乡村旅游新品牌、构筑山水田园乡村家园;在东北地区,乡村振兴应与“东北振兴”战略协同推进,有序分类推进;在长三角地区,应在全面认知乡村工业化到乡村城镇化,再到乡村特色化,到乡村的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的阶段演化特征基础上,寻求差异化的乡村振兴路径;在西北地区,应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乡村“自主脱贫”的能力,实现从“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在京津冀地区,需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推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在资源型地区,乡村振兴核心将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高效农业体系替代以资源开采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在传统农区,优化耕地利用转型同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耦合格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混杂性”特征的乡村,需激活农村土地资源的资产和资本属性,推进空间有序整合与活化,寻求多主体共同参与和缔造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