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盈盈  王守清 《环境保护》2022,50(14):44-48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正掀起绿色转型的实施热潮,生态导向开发(EOD)模式是PPP模式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促进项目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减少项目对政府财政的依赖,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为促进“PPP+EOD”模式的推广,本文对该模式的提出背景、实施方式、主要类型和内在逻辑进行了剖析,并从制度协同、能力提升、市场培育、金融支持四方面提出了模式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华 《环境保护》2023,(3):45-48
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有三个方面的动因,即利益驱动、政府推动和社会公益行为。当前,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在实践层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如限制性因素较多、法治保障不足、政府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法治与政策体系、风险分担机制、投资回报机制、监管机制和退出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环境污染是我国城乡全面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PPP项目快速扩张及美丽乡村建设硬任务下,探究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的具体做法及成效具有现实意义。结果发现,农村环境治理PPP实践可分为独立环节、专项治理和全域治理三种典型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资金、技术和主体等关键短板。但不可忽视的是,其实践效果不太理想且面临诸多难点,例如融资功能依旧占主导、项目规模偏大且盈利性弱、竞争性市场未形成等。因此,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需从实际出发并审慎推进、项目规模坚持适度原则、强化政府契约精神和有效监管,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并增强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水环境质量监测领域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水环境质量监测采用PPP模式实施,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水环境质量监测供给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带动环保产业发展,同时水环境质量监测领域引入PPP模式,具备政策支持和专业化社会监测力量,具备可行性。对水环境质量监测PPP模式下运作方式选择、合作周期、投资回报机制、融资安排、土地使用权和配套设施、依效付费机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关键问题,指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PPP模式应明确界定风险承担责任主体、注重建立政府监管机制以及实施依效付费政策。在绩效付费机制中,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绩效考核指标应涵盖监测数据质量和站点运营维护服务,且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质量在绩效考核与付费中应占绝对比重,建议将项目建设成本的30%以上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抑或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服务费扣减基数设为可用性服务费与运营服务费之和,提高社会资本持续运营能力,实现政府资金从买工程向买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服务方面转变。  相似文献   

6.
《世界环境》2016,(4):2
正6月7日,合作创新,推进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20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日本环境大臣丸川珠代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陈吉宁说,环境保护是中日两国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特别是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双边国际环境合作典范。陈吉宁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更是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  相似文献   

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