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市场机制以法防沙治沙——《防沙治沙法》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漠化是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利用市场机制防沙治沙是治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防沙治沙法》入手 ,研究了利用市场机制防沙治沙的法律规定及其意义 ,并对保障其实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财政部部长助理张少春曾经就建设创新型国家答中外记者问。  相似文献   

3.
中宣部等单位 8月 2 9日在北京举行形势报告会。科技部部长朱丽兰作了关于当前科技发展的形势报告。朱丽兰在报告中介绍了正在准备的“十五”科技发展规划以及我国科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分析了当今科技发展的新特点、新突破 ,科技新纪元带来的新影响和关于科技发展的对策。朱丽兰从科技发展的深度、广度、速度和它研究的对象、内容、方式、动力机制、体系结构等方面阐述了当今科技发展的特点。,她说 ,2 1世纪科学的主战场 ,也就是主要研究对象 ,概括地说 ,是研究复杂的巨系统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科技和经济的关系、科技和自然的关系、科技…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5):F0002-F0002
2007年5月17日,“地球科学方法”高层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座谈会由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土徐冠华主持,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刘燕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齐让,科技部条件财务司、社会发展科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等单位领导和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校从事自然科学和科学哲学研究的院士、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8月 16日科技部发布 2 0 0 1~ 2 0 10年《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 ,针对未来 1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及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 ,提出了 12个重点研究领域 ,即人口数量控制、健康与重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水安全保障、油气安全保障、战略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海洋监测与资源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与再生能源、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综合治理、防灾减灾、城市与小城镇建设、全球环境问题。其中 ,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综合治理方面的研究重点包括 :发展和完善主要环境污染物监测技术和设备 ;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 ;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 ;城市污水…  相似文献   

6.
对于三峡工程没区文物群落的保护,不只限于其文物价值的研究,文物的保存环境及现状的评估更是采取科学保护方案的先决条件。从地面石抽文物的原位测试技术和地下文物的考古勘探技术两方面以实例和详细的数据,介绍了在三峡工程没区文物保护工程前 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指导和帮助灾区群众应对和解决地震灾区震后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在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等单位的具体组织协调下,国家减灾委一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组编制完成了《震后生活问答》手册、《抗震救灾用用知识、技术与产品手册》及《灾后恢复重建实用技术手册》,并专门设计了《重建家园的建筑知识》科普挂图。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荒漠化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在我国北方沙地整治和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并详细分析了所取得的成果和技术创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深远影响,为有关研究和决策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宁波市甬江流域为例,以GIS技术辅助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在ARCGIS90的环境中,完成了流域水系概化、水质评价,并利用GIS的叠置技术,建立功能区划水域-入河排污口-陆上汇流区的对应关系。根据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目标,通过建立污染源-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然后利用GIS技术对甬江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数字地形分析,得到甬江流域的模拟河网和流域汇水图,构筑了水污染控制单元,作为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配的基本工作区域。最后利用GIS的可视化表达进行辅助决策,确定各水环境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结合排污状况(包括工业、农业、生活)的分析,得出流域水污染控制的总量控制方案和对策措施。甬江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实践表明,在规划过程中,GIS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为数据管理、空间图形表达和空间决策分析提供有效的工作平台和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宁波市甬江流域为例,以GIS技术辅助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在ARCGIS90的环境中,完成了流域水系概化、水质评价,并利用GIS的叠置技术,建立功能区划水域-入河排污口-陆上汇流区的对应关系。根据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目标,通过建立污染源-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然后利用GIS技术对甬江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数字地形分析,得到甬江流域的模拟河网和流域汇水图,构筑了水污染控制单元,作为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配的基本工作区域。最后利用GIS的可视化表达进行辅助决策,确定各水环境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结合排污状况(包括工业、农业、生活)的分析,得出流域水污染控制的总量控制方案和对策措施。甬江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实践表明,在规划过程中,GIS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为数据管理、空间图形表达和空间决策分析提供有效的工作平台和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通过一定区域内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对比可以很好地反应区域生态状况。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进行预评估,为其提供科学依据。首先通过对2003到2011年巩义市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得出生态赤字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巩义市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然后预测出规划目标年人均生态足迹消费为3.1555 hm2/人,并利用规划中各类用地指标计算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863 hm2/人,得出规划目标年2020年的生态赤字为2.8692 hm2/人,说明在规划期巩义市生态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规划决策中应当尽量减少对生态承载力高的地类的占用,如耕地、水域等。  相似文献   

12.
济南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的编写,依据分层控制、去繁从简、因地制宜的原则,以镇为基础组织单元,以村庄迁并整合、土地集约利用、建筑空间布局、设施配套完善、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内容为工作重点,包括总则、村庄分级与用地标准、镇域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主要规划成果等五部分内容。试点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践针对规划镇村所处济南市南部山区资源丰富、生态敏感的特点和复杂性,突出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突出上下位规划的密切衔接,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对当地政府和村民意愿的尊重,突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体现特色。  相似文献   

13.
3S技术在衔接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其与国土资源部“加强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这一主要职能有着共同目标内涵,因此,理顺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的关系,将二者有机衔接已成为促进国土合理规划与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研究以3S技术应用流程为主线,从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土地利用管理衔接的需求、定位与内容出发,分别从数据获取与集成管理、空间评价、区划界线划分与协调以及辅助决策和智能应用等方面探讨数据库、模型库、空间分析以及空间多准则决策和元胞自动机等3S技术在二者衔接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特别是对应用3S技术实现主体功能区宏观引导作用,发挥土地利用调控功能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促进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土地利用与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