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国教育之所以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首先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是教育需求增长与教育资源约束之间对立统一规律在教育决策层面上的反映。其次 ,实施可持续教育发展战略 ,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教育的不可持续发展现象提出来的。再次 ,实施可持续教育发展战略 ,是素质教育实践必然要求。高中阶段是学生即将步入成人阶段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 ,对学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和能使之受益终生的预备教育 ,不仅是抓住时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更是高中教育最终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1 可持续教育发展战略是…  相似文献   

2.
一、从社会持续发展和需要看中学人口教育 (一)中学人口教育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人口战略的希望工程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明确阐述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新思想。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指人类社会既要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基础的发展。其实质是要协调好人口、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后代开创一个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下区域教育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战略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区域教育,首先要确立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的目标体系,并以此为导向,培育可持续发展下区域教育的支撑体系,探索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的根本途径。这样目标体系、支撑体系和根本途径就构成了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的模式框架。1 可持续发展下区域教育的目标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是人的素质问题。1994年9月在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教育如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1.1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中学环境教育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教育战线面临的重要任务。国家教委强调,教育要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总目标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战略要点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它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一是发展,它的内涵已从单一的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领域中那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各种变革。发展是指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同步发展,那些由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和优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理性抉择和根本出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谋求农业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及其相关各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序化与整体性持续运作,其核心是保持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农业经营制度的先天不足和设施装备的落后使得农业发展根基不牢;人力、资本及科技等要素的缺失导致农业发展支撑力量严重不足;耕地和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使得最终产品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路径应立足于中国现实的资源及社会约束条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重视人力资本培育;大力推进农业合作化;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践行生态农业理念。  相似文献   

6.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乡村正面临严峻的人口流失、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业资源价值实现不充分、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不可持续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全面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短板。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求,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演变与发展形势分析基础上,该研究瞄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3个基本维度(发展动力、发展质量、发展公平),从乡村生产要素、自然要素、社会要素与乡村治理四个方面讨论了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核心目标,即: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动力,保障乡村发展质量,建设公平和谐乡村社会,形成健全乡村治理机制,尝试阐释“什么样的乡村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乡村?”这一核心命题。借鉴当前国家和城市层面SDGs进展情况的评价经验和评估范式,讨论了乡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构建思路和评估方法。聚焦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方向,在SDGs本土化探索经验分析基础上,统筹国家相关战略、规划和政策行动确定的关键指标,识别筛选了乡村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SDGs考核指标,构建了由136项指标组成的乡村可持续发展基础指标库。考虑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评估的现实需求,进...  相似文献   

7.
基于系统演进特征的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而.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分析评介现有研究成果的同时。突出强调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理念。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思路。具体研究了矿产资源在其系统特征尺度范围内的运行特征。以及系统临界状态分叉点的演进规律。提出了区域矿产资源系统特征尺度范围内的精益战略选择和系统临界状态条件下的临界战略选择.褥出了实现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在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条件下精益战略选择和临界战略选择的循环往复和有机结合。为合理规划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矿产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从技术预见到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技术预见、关键技术选择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从方法学、科学技术观的角度分析了技术预见、关键技术选择在技术创新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技术预见和关键技术选择是制订和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应当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对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传统的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差异,提出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技术创新应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本文还探讨了在我国开展技术预见和关键技术选择的方法和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应从战略视角把握关键技术选择,进一步指出在技术预见的基础上促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教育的诸多问题中 ,师资队伍的建构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当教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时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有了区别于传统的内涵和特征。教师作为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与力量 ,面临着改革自身素质 ,不断适应未来变化和需要的压力。因此 ,只有研究型教师 ,才能适应教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1 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意义从宏观的角度审视 ,2 1世纪的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 ,主要表现为教育竞争、人才竞争 ,因此 ,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未来一代具有面对挑战的责任、素质、能力、意志和信心。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教师是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0.
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推动法律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状况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大决策。由于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在全国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使得“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西部唯一的发展模式选择 ,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必须制定一套适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法律体系 ,并最终实现“立法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是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0周年,回顾20年来世界各国发展所走过的路程,总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与不足,是制定未来世界健康发展路线图的历史要求。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经过了从生存到发展,再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漫长过程。可持续发展被视作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中的行为矢量,该矢量将导致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朝向日趋合理、更为和谐的方向进化。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整体的"、"内生的"和"综合的"内涵认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外部响应",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是可持续能力的"硬支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部响应",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可持续能力的"软支撑"。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能够被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只有"当人类对于当代的努力能够同对后代的贡献相平衡",只有"当人类为本区域发展的思考能够同时考虑到其它区域乃至全球利益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才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揭示了"发展、协调、持续"的系统本质;可持续发展反映了"动力、质量、公平"的有机统一;可持续发展创建了"和谐、稳定、安全"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速度、数量、质量"的绿色运行。中国在未来不到10年的时间内,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社会更加进步、精神更加富足,全民的生活质量更加提升,这就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身完善,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论文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七大主题: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与生态容量;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对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已经初步实现,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却基本上没有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呈现逆向运动.其体制原因就在于我们现在初步建立起来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改变传统经济体制的反生态性和不可持续性的根本缺陷,必须向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转变.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当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从理论上看,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石;从实践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不仅是我国国情和发展现实的客观要求,而且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实现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变,是非常宏伟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3.
再开发:新时期农村城镇发展新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全面进入转型期,在旧的农村城镇化模式下产生的大量小城镇问题是制约我国新时期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解决的途径是实施小城镇再开发战略,以期提高农村城镇化的质量、培育小城镇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文章在提出农村城镇再开发理念和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城镇化不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5种不同类型的农村小城镇的再开发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指导意见,提出了通过城镇再开发促进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5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鄞县邱隘镇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至今已整整三年。在这三年,我们围绕实现现代化经济强镇的目标,加快发展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施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在促进经济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初步形成了一条具有邱隘特色的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提高国民文化教育水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针对我国国情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必须十分注重在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在全体国民、尤其是在各行各业的各级领导和管理干部中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这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上海作为大都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上海作为大都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价值取向,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结合我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关内容的强调,从操作性的角度可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为:可持续发展是以能力建设为动力和保障,追求以人为本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这是因为可持续发展不是经济、社会、生态某个单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仅仅把可持续发展看成是经济、环境或者是社会问题(这在当前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诠释或行动实施中都有表现),都没有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涵。贯彻可持续发展是要求现…  相似文献   

17.
安庆市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是长江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战略任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分析了安庆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安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水平低于全国和安徽省,对安庆市未来经济增长趋势以及差距进行了趋势拟合,结果显示在目前国家和区域的增长方式下,安庆市将继续处于经济低谷地位,应用系统的观点,对安庆市生态经济系统中主要矛盾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围湖造田,工业化和城市化,区域发展机制与生态环境恶化有直接的关系,评价了安庆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7年方面的发展战略,以实现生态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资源保护战略,生态建设战略,消除贫困战略,解决“三农”问题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和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持续发展问题相结合,研究企业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可持续创新,即企业改变产品、服务或流程使之适合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同时避免产生对社会和环境的外部性问题的创新活动。在对通过创新和市场机制协同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国外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和评述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可持续发展、破坏性创新和社会嵌入理论,建立了企业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可持续创新的概念框架,将企业竞争策略的改变与宏观发展模式的演化联系起来,并进一步将其分解为企业应对宏观发展模式在技术、价值链和行为规范三个层面的变革所采取的一系列竞争策略的改变,即通过底层或新市场破坏性创新以应对可持续技术的广泛应用,嵌入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网络以应对经济发展对低收入人群的包容性要求以及改变企业的价值观与战略工作匹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框架有助于企业理解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变革采取合适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协同解决宏观和微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中国入世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机遇和挑战,讨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及影响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应包含:当代人要重视发展和持续性,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满足一个地区、国家的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国家的需求,并努力补救上代人所留下的资源、环境创伤。我们应认识七种要素: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知识和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必须协同处理。自然资源是发展的基础。中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已有2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很多进展,目前需对严重环境问题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讨论了中国入世后面临的企业、农业、人才资源、高新技术产业、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法制建设等问题,并着重研究了可持续发展文明观、加强绿色管理和绿色产品开发、知识经济和环保产业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实施西部大开发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是中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我国西部地区疆域辽阔 ,人口密度小 ,资源丰富 ,经济欠发达 ,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发展潜力 ,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热点地区。从新世纪开始 ,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发展差距的根本保障。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其中涉及许多重大科技问题 ,中国政府已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