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 制冷剂 1.用HFC-134a,HFC-152a取代原来CFC系列产品做冰箱制冷剂的问题。美国杜邦公司观点:一步到位,采用HFC-134a(以下简称134a),原因是: (1) 134a与原来使用的CFC-11,CFC-12,CFC-13在易燃性上无区别,不会因用户使用冰箱时制冷剂万一泄露而带来生命和财产危害。从公司信誉上考虑,在此问题上应达到100%的保险。 (2) 该公司从1975年开始基础研究,迄今已投入5亿美元,还计划投入5亿美元,并于93年建成3.5万t生产装置,94年投产。  相似文献   

2.
简论"Alternative Tourism"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 0 0 1年第 2期发表了我对吴波先生《非大众型旅游 (Alternativetourism) :起源、概念及特征》(《旅游学刊》2 0 0 0年第 3期 ,以下简称《非》文 )的商榷性短评《“Al ternativeTourism”应译为“另类旅游”》(以下简称《另》文 ) ;同期发表的还有吴波先生的答辩《“AlternativeTourism”能译为“另类旅游”吗》(以下简称《答辩》)。《答辩》照录了《非》文的有关内容。但是 ,我是不同意这些内容的 ,之所以在《另》文中未予置评 ,我认为 ,对于一些过渡性的…  相似文献   

3.
一、编制四川地方 2 1世纪议程 ,为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科学指导1 994年底 ,四川省开始筹备《四川 2 1世纪议程》的编研工作 ,1 995年 ,组织有关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共同编制《四川 2 1世纪议程》。 1 997年重庆市成立直辖市后 ,四川有关部门又组织专家对文本进行多次修改 ,现已通过四川省科技顾问团评审 (并报请省政府批准实施 )。《四川 2 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重点目标和任务 ,为四川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基本思路。四川省计委组织…  相似文献   

4.
该文评述的《产业生态学》的两位作者为美国工程院院士、耶鲁大学Thomas Graedel教授和现任国际产业生态学学会主席B.R.Xllenby博士。1995年,他们根据其在贝尔实验室的长期研究和实践,撰写了《产业生态学》第1版,这是该领域的第一部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刚刚诞生的产业生态学的学科基础。2003年该书第2版出版,保留了第1版精华并突出近十年来该学科发展的新领域,正逐步将产业生态学从一个集中讨论产品设计的专门学科,扩展成一门定义、评价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方法的学科。《产业生态学》第2版由施涵翻译成中文,2004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21世纪议程》,其核心是把环境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环境保护局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一、组织或参与制定一系列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方案 和计划,并付诸行动 (一)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国家环保局接连组织或参与制定了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对策、计划和方案,经批准后,正在逐步实施。 1.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2.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批准的《中国环境保护战略》; 3.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国家方案》;  相似文献   

6.
河流不仅是陆地碳循环的通道,也是碳交换的重要场所,而小流域更被认为是陆地碳循环的热点。为探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喀斯特小流域溶解性有机碳(DOC)输出特征,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对阿哈湖3条主要入湖小流域游鱼河、白岩河、金钟河河水主要理化特征和DOC含量进行分析,并计算流域DOC输出通量。研究期间游鱼河、白岩河、金钟河DOC含量分别为4.78±2.11、5.61±2.27、7.40±2.51 mg/L,输出通量分别为2.71、2.91、3.82 t/(km~2. a)。结果表明:(1)阿哈湖小流域河水DOC含量时空变化特征明显,与降雨、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人类外源输入对DOC有显著影响;(2)对比不同河流DOC输出特征发现,小流域通常具有更高的DOC输出通量,特别是受城市输出影响的中小流域,其河流碳过程在碳循环中的贡献可能被低估。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重庆段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长江上游重庆段的年径流量持续减少。首先利用MASH移动窗口滑动平均法分析重庆市长江干流寸滩、北碚和武隆3个主要水文站的径流变化特征,然后运用弹性系数法和回归分析法进行径流模拟,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与基准期(1961~1990年)相比较,影响评价期(1991~2011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3个水文站年径流减少量的贡献率分别约为25.2%~35.2%和64.8%~74.8%。(2)气候变化对月径流量的影响幅度有限,导致7月汛期径流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8~10月的径流量普遍减少;人类活动对月径流量影响明显,导致7月份实际径流量减少,并进一步加剧了8~10月径流量减少的幅度。(3)两种方法都指示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径流减少的重要原因。定量阐明径流变化的成因有助于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协调重庆市以及长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1956年 ,中国颁发《矿产资源保护试行条例》。 1 957年 ,中国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1 982年 6月 ,《水土保持工作条例》颁布施行。1 972年 6月 5日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中国政府派团参加。会议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宣言》。1 973年 8月 5日~ 2 0日 ,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确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方针 :“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 ,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 ,大家动手 ,保护环境 ,造福人民。”此外 ,会议还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1 974年 5月 ,国务院环…  相似文献   

9.
2016年《巴黎协定》的正式生效是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里程碑,是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艰难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全球环境治理从此进入履约阶段。本文基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TTCSP)公布的《2015年全球智库指数报告》,选取其中排名前十位的国际环境智库的研究报告和环境领域中代表性学者的相关论文,对国外学术界有关《巴黎协定》履约前景的分析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此做出简要评述。文章在肯定《巴黎协定》有力推进国际气候治理进程的同时,也指出在新的国际形势之下,尤其是在英国正式启动脱欧进程和特朗普新任美国总统后,其履约过程中更是存在着协定之内和协定之外的众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首先,协定之内面临着协定缔约方国内批准程序上的挑战;国家自主贡献的实现与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2℃温升目标的实现前景;审评和盘点的效力评估;碳市场机制能否有效运行。其次,协定之外面临着英国脱欧的潜在气候政策变化及影响;美国气候政策的可能变化及其影响。基于对以上智库报告和相关研究论文的分析,笔者对《巴黎协定》的履约前景得出几点看法:(1)正视国际气候合作的机遇与挑战;(2)对具体议题的落实需充满信心;(3)理性冷静看待英美气候政策的可能变化;(4)鼓励环境类国际组织之外的非国家行为体展开通力合作。对此,我们应正视履约中的挑战与不确定性,做好充分的应对之策,确保履约进程的顺利完成。总之,《巴黎协定》的履约前景不容乐观,国际社会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那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有抒不尽的情怀和仰望.1991年4月23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者——邓小平同志,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题写了刊名.早在1988年5月24日他老人家会见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国际咨询委员会代表团时指出:要从全人类的高度来研究发展问题.这深刻地体现了一代伟人小平同志对中国未来发展深邃的战略远见和深切的关注.对中国美好未来的创造,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历史责任.今年是小平同志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题写刊名20周年,也是《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创刊20周年.在这个永远回望的日子,纪念刊的出版既是对他老人家的深切缅怀,又是按照他老人家的殷切期望,把中国的事办好,继续探索与中国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杂志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是一份专门研究长江流域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等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同时收录本刊的还包括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以及其他十多种国内外检索刊物。《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杂志立足于长江流域,面…  相似文献   

12.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全球气候变暖已开始危及人类健康 ,全球每年超过 10万人因此而死亡 ,到 2 0 3 0年可能达到 3 0万人。世卫组织在一份题为《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 :危害和对策》的研究报告中说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以来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 ,迄今仍没有减弱的迹象。据初步估算 ,全球 2 .4%的腹泻病例和 2 %的疟疾病例是由气候变暖引发的 ,仅今夏欧洲各国出现的热浪就导致约两万人死亡。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 ,全球每年因气候变暖而死亡的人数还可能继续上升。世卫组织官员强调 ,人们不仅要认识到气候变化给人们健康造成的危害 ,同时更应…  相似文献   

13.
《长流域资源与环境》杂志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全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长江流域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先后被包括美国“工程索引(EI)”、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化学文摘(CA)”等在内的数十家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它立足于长江流域,面向国内外,围绕长江流域资源与生态环境重大问题,报道流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成…  相似文献   

14.
英国《卫报》消息 ,对气候史的综合研究显示 ,目前地球正经历 2 0 0 0年来最热的气候。该发现证实了环境学家的忧虑 ,沉重打击了所谓全球变暖不过是气候自然变更环节的论调。研究负责人之一琼斯教授指出 :“除了人类的工业活动 ,上个世纪末开始的气候急剧变暖不能归咎于其他任何原因。罪魁祸首就是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的政府论坛 (IPCC)对气温历史数据进行了分析 ,发现从 2 0世纪末开始 ,地球气候进入了千年来的最热时期。有反对者认为地球在 10 0 0年前可能更热。当时的高温导致维京人迁徙到格陵兰岛 ,…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定量评价长江中下游近60年来水文情势变化,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均值差异T检验法对长江中下游宜昌、汉口和大通3个水文站1954~2016年径流量进行趋势和突变检验,采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定量评估长江中下游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并运用RVA法对径流量突变前后32个水文指标改变度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中下游宜昌站和汉口站年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大通站年径流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总体变化趋势不显著,径流突变点分别发生在2002、2005和2006年,总体上与三峡水库蓄水时间相符;(2)三峡水库蓄水主要影响长江中下游径流年内变化,尤其是对年极值影响最大,且随着距离水库的增加,影响减弱;(3)宜昌、汉口和大通水文站水文改变度分别为55%、46%和32%,长江中下游河流水文情势总体上属于中高度改变;(4)气候变化占对中下游径流量改变贡献程度的70%左右,人类用水以及水库蓄水等人类活动贡献程度约占30%,气候变化是导致长江中下游年径流量发生改变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进行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科学的认知,而且可以为未来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1988—2018年来自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究的科学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数据统计与分析,通过气候变化研究的发文历程、主要研究机构分布、研究主题的发展与演变等方面的数据揭示了现阶段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总体科研状况,并一定程度上预估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有研究国家当中,美国和英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虽然发文量和H指数相对靠前,但篇均被引频次较低,需要注重整体发文质量的提高。(2)基金资助论文在论文总数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截止到2018年,其比例已经占到了75. 28%。(3)全球发文主要机构中,美国仍然占据了首位,而中国的主要发文机构中仅中国科学院发文量、H指数、篇均被引频次较高,中国其他发文机构还需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和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影响力。(4)在主要研究方向梳理中,中国和全球的主要研究方向基本一致,但工程学、技术与科学和能源燃料等研究方向在中国的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还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5)从关键词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质技术、CCS技术和太阳能、风能、氢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性技术,也会是未来全球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Alternative tourism”应译为“另类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学刊》2 0 0 0年第 3期刊载吴波先生和桑慧女士的《非大众型旅游 (Al ternativeTourism) :起源、概念及特征》论文 (以下简称《非》文 )。文章通过对Al ternativeTourism的缘起以及国外研究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对其有关特征的论述 ,建议将这一概念的中文译名定为“非大众型旅游”。作者的这一综述性工作对促使中国旅游产业界和研究界认识AlternativeTourism是有启发意义的 ,但是作者给出的中文译名并不能认为是恰当的。从作者的行文看来 ,吴、桑二位将Alternative…  相似文献   

18.
基于POI数据的武汉市夏季热场主导因素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不同尺度下土地覆被、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地表温度影响作用大小,可为城市生态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提供参考。以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表征人类活动强度,利用大气校正法反演2016年夏季武汉市外环线区域地表温度,借助最小二乘法在500、1 000和2 000 m 3个尺度下定量研究地表温度与POI密度、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归一化水体指数的相关性及作用大小,并分析各变量对地表温度的相对重要性。研究表明:(1)3种尺度下,POI密度均与地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随尺度增大而增大;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与地表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相关系数随尺度增大而减小,归一化水体指数与地表温度相关系数随尺度增大而增大;(2)武汉市热场空间是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3)POI对地表温度的解释作用占较大权重,是热场空间形成的重要因素。POI对于地表温度解释的相对贡献度最大,在研究城市热场影响因素中,POI可用来反映人类活动强度,对遥感信息有较好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于大尺度下人类活动强度对湿地景观格局影响的研究较少,为揭示长江中下游流域湿地景观格局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关系,以1995~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人类活动强度模型和景观指数等方法,分析研究区人类活动强度演变特征、湿地景观格局特征及人类活动强度对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类活动高强度带面积增加,低强度带面积减少;1995~2015年,各强度带的人类活动强度平均值均呈增长趋势,强度带等级越高,平均值增幅越大。(2)20年间,湿地面积不断增加,占比分别为5.14%、5.27%和5.30%;湖泊和沼泽地分别减少了70.73 km~2和216.53 km~2,而水库坑塘面积增加了1 155.32 km~2,对湿地增加的贡献率达94.75%,研究期主要是人工湿地在扩张,而自然湿地在萎缩;湿地景观的破碎度减弱,景观多样性减少。(3)伴随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强湿地相对变化呈"收缩"效应,且在人类活动强度越高的区域,"收缩"效应越明显;随着人类活动强度降低,湿地景观破碎度减弱,聚集度下降,景观多样性增强,景观形状趋于复杂。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和人类活动管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殷切的期望 不竭的动力编辑同志 :收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 0 0 0年第 1期 ,用了一天的时间 ,从第一篇文章开始 ,详加阅读 ,了解可持续发展方方面面的许多问题 ,增长了许多知识 ,认为刊物办得越来越好 ,吸引的读者越来越多 ,特别对领导同志的提高水平会产生重大作用 ,特致此函表示祝贺 ,并祝愿再上一层楼 ,吸引更多作者撰稿。施雅风2 0 0 0年 2月 1 4日编者 :资深院士施雅风先生 ,不顾年事已高 ,始终关心着我国可持续发展事业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 ,这既是对我们的鼓励 ,也是对我们的鞭策 ,我们愿和广大朋友一起把我国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