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材料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壳是地球上仅次于纤维素的最丰富的天然聚合物,我国虾,蟹及其他甲壳质资源丰富;甲壳素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塑料时代,生活中到处可以见到塑料制品,那么,可以预言,进入21世纪,就将开始甲壳素时代,生活中到处可以见到甲壳素制品。近10多年来,甲壳素的研究非常活跃,甲壳素和壳聚糖应用的竞争开始开始。为了变废为宝,加速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应用开发研究,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与甲壳素对废水生物处理的强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壳聚糖溶液和甲壳素固体应用于SBR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通过平行实验,对多项污染指标进行比较,证实了壳聚糖和甲壳素对废水生物处理的强化作用。研究还表明,壳聚糖与甲壳素强化生物处理的作用原理不同,壳聚糖是通过改善污泥的菌胶团结构强化生物处理,而甲壳素是作为微生物的生长载体强化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3.
江蓠生长对甲壳素废水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康靖  骆其君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10):502-503,507
探索小型水泥池中甲壳素废水对江蓠生长的影响以及江蓠生长对甲壳素废水的净化作用,在1m^3水泥池中放养100g长度为5cm的江蓠,充气并加入不同比例的甲壳素废水,平行2组;加入同一比例甲壳素废水,以不同温度进行处理,平行1组。结果表明:在10:1的甲壳素废水中,江蓠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6℃左右;甲壳素废水的浓度影响江蓠的生长率,第10d时,添加10:2的浓度有效高的生长率;江蓠在浓度为10:10废水的生长过程中,第3d对CODCr、BOD5去除率最佳,分别为65.8%、52.1%。通过江蓠生长与自然条件下的废水净化效果的比较,江蓠的正常生长能使甲壳素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甲壳素亦称甲壳质、甲壳胺、几丁质、壳聚糖,广泛存在于菌类细胞、昆虫和甲壳动物的硬壳里,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物之一。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用途极为广泛,与塑料等量齐观,有21世纪塑料之称,国际市场吨价超过一万美元,90年代初世界上甲壳素的年产量仅为们叫吨左右,而日本一年的需求量就在300吨左右,国际市场十分紧俏。甲壳素是甲壳类动物如虾、蟹等甲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干虾、蟹的甲壳中约含四%-50%左右。甲壳素的生产原理较简单。甲壳动物的外壳都由两部分组成,其表面是薄而透明的角质层,内部是较厚的甲壳素层。由于构成甲…  相似文献   

5.
甲壳素生产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回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东甲壳素厂生产的氨基葡萄糖盐系列是国家高新科技产品,其主要原料──甲壳素由废弃的虾壳、蟹壳加工而成。生产甲壳素所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根据该厂实际情况,研究试制了一套处理甲壳素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治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效益明显。1废水从甲壳素生产工艺流程分析,其康水主要来源是酸浸泡、加碱脱脂和清洗工段。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主要污染物为酸、COD、SS,正常生产情况下,废水的日产生量为70t~80t,表1可见废水的COD指标和SS含量均比较高。2处理方法2.1工艺流程根据废…  相似文献   

6.
1概述甲壳素最早是由法国人HenriBraconnot发现的。他用稀碱处理菌素物质时,得到了一种类似纤维素的物质。后来人们在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虾、蟹和昆虫的甲壳中发现大量存在这种类似纤维的物质,因此而称其为甲壳素,或称为甲壳质。也有称之为壳蛋白,几丁质,壳多糖等。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生物高分子。它是甲壳类动物,昆虫外骨路的主要成分,同时在一些霉菌的细胞壁中,分布也很广泛。据文献介绍,每年由生物合成的甲壳素估计有数十亿吨之多,远远超过其它的氨基多糖,是一种十分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蝎的自…  相似文献   

7.
甲壳素在废水生化处理应用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详述了甲壳素 活性污泥法的过程 ,并在处理有机废水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探讨了影响其生化处理结果的几方面因素。对不同用量的甲壳素及未投加甲壳素的活性污泥的生化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 ,选择合适的甲壳素投加量 ,并应用于印染废水和制药废水的生化处理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盛产虾、蟹,甲壳质资源也很丰富的国家。而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都很广泛。人们日常吃的虾、蟹的外壳是一种能充分利用的废物。将不能吃的外壳集中起来,然后用酸、碱处理之后能产生出一种用途很广泛的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甲壳素是一种甲壳蛋白,这种物质除了存在于虾、蟹的外壳中外,还存在于一些昆虫的外壳之中,在一些低等生物如菌及某些藻类的细胞壁中含量也很高。甲壳素资源丰富,制备也不复杂,对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利用在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甲壳素对Pb2+吸附性能,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TEMPO)/次氯酸钠(NaClO)/溴化钠(NaBr)氧化体系对甲壳素羧基化改性.采用FTIR、Solid 13C-NMR、XRD和SEM-EDX等对羧基甲壳素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NaClO用量制备的羧基甲壳素、溶液pH值、Pb(Ⅱ)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离子强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利用XPS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氧化改性不改变甲壳素的晶型,羧基出现在甲壳素晶体表面;NaClO用量和溶液pH值对吸附量影响显著,pH值为4.0~6.0,NaClO用量为30mL制备的羧基甲壳素吸附效果好,60min达到平衡,室温下饱和吸附量达233.64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机理包括静电作用、络合配位和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10.
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天然累托石进行改性得到有机累托石(OREC)。将甲壳素低温下溶解于8 wt.%NaOH/4 wt.%尿素水溶液,得到甲壳素溶液。然后以一定的比例将OREC和甲壳素溶液共混,采用滴入法制备OREC/甲壳素复合凝胶珠(BCO)。以BCO为吸附剂,研究其对甲基橙有机染料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剂的制备比例、初始浓度、温度等主要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使用OREC和甲壳素质量之比为0.4∶1时,所制备的复合凝胶珠对甲基橙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最大吸附容量为0.53 mg/g,染料去除率为99.4%,且吸附剂能循环再生使用。  相似文献   

11.
甲壳素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高分子 ,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资源。系统介绍了提取甲壳素的原料来源及提取方法。对国内外甲壳素制取壳聚糖的方法和工艺条件作了详细的介绍 ,着重阐述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生产方法以及在医药、食品、日化、农业、化工、环保、造纸、纺织等许多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从虾,蟹等壳中提取制备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在水处理中可和作吸附剂,絮凝剂,杀菌剂,离子交换剂和膜制剂等,是一类性能优良,前景广阔的新型水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13.
甲壳素在地球上的蕴藏量仅次于纤维素,而且绝大多数来自废物,应用甲它治理工业与环境污染物,一举两得,的确是值得推广的。自然界这种高分子(甲壳素)的来源有两类:一是海产物的废物,如虾壳,蟹壳等,这种废物为量甚多,在我国近代因发展海洋养殖,如养虾,更是大量堆积;二是由某些真菌生产的副产物,如在柠檬酸生产中,即有大量甲壳素副产物。真菌中如鲁毛霉  相似文献   

14.
甲壳素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方法简单,性能优异。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用途极其广泛。例如,在水处理、环境保护、化学工业、纺织工业、食品、饲料、造纸、医药、金属提取和回收以及农业肥料等方面,均显示了广阔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姚来银 《福建环境》1999,16(1):22-23
对近年来龙海市蟹类水产加工厂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利用进行利弊权衡,开发生产新产品,从蟹壳中制备甲壳素,从而获得很好社会、环境、经济效益。该文寻求蟹、虾对甲壳类水产加工厂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资源化利用,开发新产品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卤虫卵壳及从中提取的粗甲壳素对重金属离子(Cd2+、Cu2+、Zn2+、Pb2+)的吸附性。结果表明:粗甲壳素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好于脱盐卵壳和活性炭;对200mg/L的Pb2+和Cu2+的吸附率达98.32%和84.91%。  相似文献   

17.
甲壳素的性质,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从水产加工废物中提取甲壳素的方法、甲壳的性质及其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8.
甲壳素及壳聚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从水产品加工废弃物虾、蟹壳中制备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方法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甲壳素与氯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片状甲壳素(聚氨基葡萄糖)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温度(5,15,25℃)下五氯酚(PCP)的吸附动力学;考察了温度(5,15和25℃)、盐度(w(NaCl)为0~7%)、pH值(pH5~8)、氯原子取代等对氯酚吸附的影响;比较了5℃时7种氯酚(PCP,三氯酚(2,4,6-TCP),4种二氯酚(2,5-DCP,3,4-DCP,2,3-DCP,2,6-DCP)和单氯酚(3-MCP))的吸附容量。结果表明,低温使五氯酚在片状甲壳素上的吸附速率显著降低,但同时增加甲壳素的吸附容量;5℃条件下,pH>6 5时,PCP吸附量降低一半后趋于稳定;w(NaCl)高于1%时,几乎完全抑制了PCP的吸附。7种氯酚在片状甲壳素上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PCP>TCP>DCP>MCP,其中4种DCP具有相似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以甲壳素为载体的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在进水氨氮浓度为2100mg/L,氨氮容积负荷为2.19kg/(m3.d)时,氨氮去除率接近100%,系统运行稳定。载体投加量为2.778g/L时,膜通量可维持在87%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