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制备高稳定性硫化钠标准贮备液是水体中硫化物含量准确定量分析极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大量分析工作实践中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稳定性更强,操作简单易行,快速可靠的硫化钠标准液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荷兰超级克劳斯—99工艺技术在安庆分公司炼油厂工业应用的设计特点、自动控制系统、装置运行状况和影响平稳生产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对H公司制备Ni(OH) 2 产品的原料ZnSO4 时产生的H2 进行了包括风险识别、后果计算、风险管理、风险分析等内容的风险评价。当对产生的H2 采取直排法时 ,危险性D =2 5 2 ,为高度危险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当对产生的H2 采取引射方法时 ,危险性D=18,为轻微危险 ,是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5.
有机废弃物氢发酵制备生物氢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批式培养实验中以有机废弃物为原料,通过厌氧生物发酵制备生物氢气研究了菌种来源、有机废弃物种类对产氢能力的影响,以及生物氢发酵过程中液相组成的变化以活性污泥为菌种来源,以淀粉为底物,在30L改进的UASB反应器中进行了放大实验,生物气中氢气浓度达40%~51%,CO2浓度为49%~60%,且没有检测到甲烷气体,生物气经碱液吸收后氢气纯度大于97%持续产氢时间超过120d.  相似文献   

6.
以硫酸铵为原料,用石墨电极为阴阳两极,采用电解法制备过硫酸铵。电解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关注添加剂的用量、电解时间、电解槽电压对产物浓度的影响,最终电解后的阳极产物浓度用碘量法测定。得到优化条件是:电压为5.5伏,时间为4个小时,抑制剂量为0.02g。  相似文献   

7.
以元素硫的地球化学循环为指导,系统研究硫酸盐还原菌(SRB)生化代谢产物还原性硫化物与亚硫酸根的反应过程机理及产物形态.结果表明,在生化烟气脱硫及硫回收反应体系中,pH=(4.04±0.10)、ORP=(-134±17mV)时硫磺产量最大,硫磺产率大于40%;SO2(aq)-S2-(aq)体系证明pH=(3.99±0.21)、ORP=(-159±40)mV、SO32-/ΣS2-物质的量比约1:1时为产硫磺最佳条件区间;S2O32-与S2-的产硫磺反应为副反应,有利于硫磺的产生;近中性条件下硫磺的消耗归因于产多硫化物和连多硫酸盐反应的进行;SO2(aq)-S2-(aq)体系和生化体系的固体产物表征分析为球状高纯斜方硫,生化体系产生的硫磺被胞外多聚物粘附裹挟.  相似文献   

8.
燃煤废气中二氧化硫转变成硫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柠檬酸钠溶液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SO_2)并还原成硫磺,吸收液中的硫磺分离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在SO_2脱除工艺中无需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如:烟道气中SO_2浓度的大小、气体温度、气体流速、液体流速等。实验证明该工艺具有SO_2去除率高、运行费用低、经济效益明显、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是脱除废气中SO2较理想的工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密闭充氢环境下固态电化学氢气传感器效应。方法设计能模拟低氧、低氢和压力变化的密闭充氢环境,并在此环境中进行一系列氢气传感器效应试验,分析、评定试验数据。结果得到了不同环境下氢气、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提出固态电化学氢气传感器的有效工作环境,并预测了其在不同贮存环境下的工作寿命。结论密闭充氢环境内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对固态电化学氢气传感器影响较大,湿度影响较小,注气检定合格的氢气传感器,在密封容器内扩散式检定,不合格率高,检定数据误差大于±5%FS。  相似文献   

10.
孟超  郭欣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5):104-108,185
文章主要通过对酸性水气体及硫磺回收工艺特点的介绍与比选,着重分析“无在线炉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工艺”(SSR),其中硫回收为一段高温转化,二级催化转化的克劳斯工艺,尾气处理为加氢还原一吸收工艺,并介绍原辅材料成分及处理效率。该工艺能够有效解决石化企业的酸性气及酸水排放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双氧水生产废水的治理工程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蒽醌法双氧水生产的废水的性质作了简要介绍,针对该类污染物提出了隔油+气浮+催化氧化+生物碳塔为核心的治理工艺。着重介绍了该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及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前采用尿素作为还原剂进行SCR脱硝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利用热解尿素溶液制备SCR还原剂NH3即尿素热解制氨技术在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电厂倾向于采用尿素热解技术。利用热重分析方法对尿素溶液的热失重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简易管式炉和小型尿素热解实验台上研究了尿素溶液高温热分解特性,不同工况(热解温度、尿素溶液浓度、载气流量、添加剂)下尿素溶液热解的氨气产率,从而为尿素溶液热解制氨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尿素热重分析发现尿素从室温升至600℃过程中,涉及众多中间反应;热解温度对尿素温度有着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热解效率增大,温度达到650℃时,效率最高;尿素溶液初始浓度对尿素热解效率影响不大,推荐采用50%的初始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在降解污染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臭氧,开展了低温等离子体-臭氧催化氧化耦合工艺同时去除硫化氢和臭氧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粒径、空床停留时间、催化反应温度、等离子体输入功率等工艺参数对硫化氢降解和副产物臭氧浓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臭氧需求因子(Df)与催化床层出口的硫化氢与臭氧浓度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ln(Df)介于3~4时,尾气中硫化氢和臭氧的浓度可分别维持在5.0×10-6,3×10-6m3/m3以下;等离子体能量密度SIE/Cin与ln(Df)值成明显的正相关:ln(Df)=30.924SIE/Cin-3.5622。对于进气浓度(Cin)和气体流速(Q)皆已知的硫化氢废气,通过调控输入功率(P)来调控SIE使ln(Df)值在3~4,可使耦合工艺具有最佳的去除效果,实现硫化氢和臭氧最佳去除。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过程中各种因素对Cu/ZnO/Al2O3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Zn比为2.0的催化剂在250℃反应时,催化剂效果较好,最合适反应条件是:压力0.1MPa,温度250℃,n(H2O):n(CH3OH)=1.0-1.2,液体流速0.1mL/min。在Cu/ZnO/Al2O3),催化剂上,甲醇水蒸气重整、甲醇分解和水气转换反应随反应条件的不同而发生相互抑制或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NaOH、EDTA和三乙醇胺混合溶液吸收空气中H2S3然后直接对吸收液进行示波段谱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3-5.0ppm,最低检出浓度为3ppb,相对标准差为1.2~2.7%,回收率为91.4~104.6%。应用本法测定了11份空气样品,测定结果与亚甲基蓝比色法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炼厂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系统活性污泥曝气池中产生泡沫现象是一种常见问题,主要是由于放线菌和丝状菌菌属的异样生长所造成。通过理论与实践探索,发现污水温度、pH值、溶解氧、污泥停留时间是影响泡沫产生的重要因素。泡沫的产生影响水处理的日常操作、装置运行、出水水质等,其处理方法有物理法、投加化学药剂、生物控制等,其中生物控制法是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新研制的高硫型煤固硫粘结剂及其生产的固硫型煤。试验表明:该固硫型煤不仅受冷,热强度高,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燃煤硫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王恒 《环境工程》2017,35(5):73-76
以新配和含有一定H_2S的MDEA溶液为吸收液,以聚偏氟乙烯(PVDF)膜组件为接触器,通过对操作参数的调节和改变膜孔大小等方法对脱硫率和总传质系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液压力差以及膜孔孔径的增加均有利于脱硫率和总传质系数的提升,即均有利于脱硫。降低进气流量和低气液比均对H_2S传质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硫化氢的净化技术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评述了硫化氢废气的各类净化方法及最新的研究进展。硫化氢废气常规净化的方法有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等,目前净化硫化氢废气的主要新技术,包括生物法、臭氧氧化法、电化学法和电子束照微波分解法。重点论述了生物法和电化学法净化工艺,生物法主要用于低浓度大气量的硫化氢废气的处理,具有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较少形成二次污染等优点;电化学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不产生副产物或二次污染物等优点。这两种方法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20.
硫化钠沉淀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以硫化钠为沉淀剂,将废液的镍离子以硫化镍的形式析出,从而达到净化废液和回收镍的目的。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在影响镍去除率效果的几个因素中硫化钠投加量的影响最大,pH值次之,反应时间影响最小。在pH为6,投加200 mL质量分数为20%的硫化钠溶液,反应时间为30 min,可以使200 mL化学镀镍废液中(镍质量浓度为5450 mg/L)的镍去除率达到99.8%,残余镍的质量浓度可以降至12 mg/L左右,对其余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也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得到的沉淀致密,镍含量高(质量分数为21.6%),便于进一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