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与健康》2008,(3):36-36
许多司机因为长年开车,不能按时吃饭或不注意饮食,不仅其健康受到影响,而且也为安全行车埋下隐患。所以,吃饭是维持生命的头等大事,吃好饭才能开好车。有调查显示,饮食与司机行车安全关系极大,如果司机空腹开车或饱餐后开车,发生事故的几率大大提高。所以,科学饮食对于司机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2.
全世界有多少的士司机能在高压状态下维持强健的体魄?实际情况是。不眠不休的繁忙让他们的体质每况愈下,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纷纷找上门来。  相似文献   

3.
司机在长途行车中,在身体健康和保健方面,要注意克服特殊职业生活容易造成的不良习惯。 饮水过少 水是生命之源。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维持水的平衡,补充人体的排水量,每天必须有一定的进水量。当进水不足时,就会导  相似文献   

4.
《安全与健康》2006,(12):52-52
近来西欧一些国家掀起一股取消红绿灯的潮流,欧洲又有7个城市和地区正在尝试取消街上所有的红绿灯和指示牌,让司机和行人通过自我约束来维持交通秩序.真正做到友好相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动车组司机的睡眠现状,从睡眠角度探讨动车组司机的健康管理,在前期访谈的基础上对某站段动车组司机进行睡眠情况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动车组司机的睡眠时间长短与性别、月工时、睡眠质量存在相关性;睡眠质量与司机的婚姻状况、职位存在相关性;精力状态与睡眠时长、睡眠质量具有相关性;男女动车组司机的睡眠时长存在显著差异。结合原因分析,提出进一步优化出乘安排,加强动车组司机医疗保健,适当增加减压休闲活动、心理辅导助眠手段等改善动车组司机睡眠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机车双司机驾驶行为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机系统可靠性理论与机车驾驶行为链的基础上,结合双司机作业特点,构建了基于感知、判断、操作元件及模块组的单司机及双司机驾驶行为模型。基于该模型,在确定单项器官元件可靠度测试与计算方法后,运用可靠性理论给出了功能模块可靠度、单司机驾驶行为可靠度、双司机驾驶行为可靠度模型,并对信息感知差系数、正副司机主次差系数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而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驾驶行为可靠性测试分析方法。最后对4组16名机车司机按事故与非事故组进行分时段连续测试与可靠度计算,其结果表明,双司机驾驶行为可靠性不仅决定于单司机驾驶行为可靠性,并且正副司机间的协调性密切相关,同时与作业时间呈凹函数分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不断有出租车司机猝死的消息见诸报端。长期以来,出租车司机这个特殊工作群体的健康状况一直令人堪忧。据资料显示,前列腺疾病、胃病、心脏病和腰颈椎病已成为出租车司机健康的“四大杀手”,92.8%的出租车司机都患有职业病。  相似文献   

8.
机车司机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的复杂性和现状;设计分局机车司机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和数据流向;研制车载的机车司机工作状态实时监督系统;采用视频监控、图像处理技术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对机车司机工作状态进行识别并实时报警。经过实验证明:对司机长时间离开座位、睡眠和呆木状态有较高的识别率;同时对司机工作状态的图像信号进行压缩储存;管理人员可以回放检查。采用CDMA技术设计了地面对机车司机工作状态的视频监控子系统,可以把司机的工作状态图像及时传送到车站或调度中心。实际线路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司机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高铁司机作为铁路安全生产一线作业人员,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职责和较强的生理、心理压力。通过收集相关铁路运输企业业务资料,到机务段等单位进行现场调研,并组织高铁司机座谈及开展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单司机值乘制度给高铁司机职业健康带来的影响以及高铁司机健康状况给高铁行车安全带来的隐患,分析铁路企业对高铁司机职业健康的管理与保护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建议。结果表明:现有标准办法中对高铁司机职业健康管理的要求不够明确,单司机岗位存在值乘时间长、易疲劳、心理压力大等职业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从制度层面加强对单司机职业健康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效率,火车司机需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结合火车司机的任务特征和作业环境,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提出对安全绩效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心理状态,并分析火车司机群体各心理状态的现状、产生原因及与安全绩效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火车司机群体的压力、焦虑、抑郁、倦怠发生率较高。高负荷、分心、疲劳、倦怠会对火车司机安全绩效产生不良影响;高负荷、分心、疲劳会通过损害认知能力降低安全绩效;压力、焦虑、抑郁会通过影响情绪、态度影响认知能力,进而对火车司机安全绩效产生影响。火车司机群体心理状态不佳,管理者需要密切关注以上心理状态,防止安全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安全与健康》2008,(8):48-48
天热的时候,很多司机都会在自己的座椅上铺上各种各样的凉席,以达到防暑降温的作用。但许多汽车司机忽视了座椅结构的不合理,从而引发司机患上很多慢性病,例如脊柱侧凸、神经根炎……英国科学家调查了大批出租车司机,总结他们的工作特点就是连续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操纵方向盘,长时间接触身体的座椅直接影响了司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交通事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 ,首先应尽可能地早些离开车体 ,避免二次伤害。一、掌握逃生技能1、当车辆翻出路外时 ,应判断车辆是否还会继续往下翻滚 ,在不能判明的情况下 ,应维持车内秩序 ,组织人员依次离开 ,让靠近悬崖外侧的人员先下。否则 ,重心产生偏离 ,引起车辆继续往下翻滚 ,造成更大伤害。2、当车辆发生碰撞或翻车后 ,由于燃油的渗漏、电路短路等原因 ,可能引起车体燃烧 ,应尽快离开车体。3、车辆行驶中 ,当发现刹车失效时应冷静判断 ,不能盲目跳车。在这种情况下 ,司机一般会采取减低挡位来降低车速 ,在减挡失败后 ,司机应将车辆…  相似文献   

13.
比较采取健康干预措施前后高铁司机健康素养水平,分析高铁司机健康素养干预效果,探讨提升高铁司机健康素养的有效工作方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高铁司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健康素养水平。结果显示,健康干预后高铁司机健康素养总具备率从15.7%提高至27.5%,健康素养3个方面和6类健康问题具备率均有提高。说明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干预活动可以显著提升高铁司机健康素养,提出今后可以从健康素养监测、健康素养主题宣传、效果考核评估等方面完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大型钢铁企业使用外协吊车司机是减员增效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人力资源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自2006年6月以来,武钢硅钢片厂为解决生产压力大、技改扩建生产人员紧缺之矛盾采取了用辅助单位——兴达公司培养的外协吊车司机置换本厂吊车司机,将本厂吊车司机全部补充到生产作业线当操作工的做法。为确保此项人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硅钢片厂全体干部、职工顶着巨大的安全生产压力,采取了有效的对策措施,强化外协吊车司机安全监督管理,突出严、细、实,取得了一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5.
司机性格与车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机性格与车祸为什么有些司机会遇险失事酿成车祸,而有些司机不会?莫斯科大学的社会学家对此自有独特的看法。他们在一大型停车站对百名职业司机作了一次专门调查,对从未失事、安全驾车以及偶尔碰到过麻烦事的司机性格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结论称,诸如勇敢、较高的道...  相似文献   

16.
每年春运,都是客运车辆司机朋友最为辛苦和忙碌的时候。几十名乘客的生命安全都系于司机一身,一旦不注意交通安全,引发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省交警总队提出7点注意,给司机朋友提个醒,不要超员、超速、超载、疲劳驾驶、无牌无证行驶,希望司机朋友做到“手握方向盘,心中想安全”。  相似文献   

17.
莆田“面的”司机陈磊,因一次感动而当上司机,决心用一生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原来,5年前的一个夜晚,陈磊的儿子半夜突然发高烧,到了非去医院不可的地步。在妻子不经意找病历过程中,发现了一张出租车司机的名片,小陈试着拨通了出租车司机的电话。电话里,也为人父的出租车司机竟也着急起来道:  相似文献   

18.
除了颈椎、腰椎的问题,出租车司机还常常受到便秘的困扰。一位有三十年开车经历的出租车司机徐师傅说,只要开上十几年出租车,司机十有八九都会便秘。  相似文献   

19.
“关系户”     
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车箱厂生产科团支部为了保证司机安全行车,同这个科的司机结成了“关系户”。 生产科有些司机出车跑长途时,经常为家里没人照料而发愁,心里不踏实。为了使这些司机集中心思安全行车,团支部主动为他们排难解忧。出车前,他们先到各家了解情况;出车后,主动去帮助他们家属解决困难。司机鲁恒家里有两个小孩,爱人工作忙,有些家务活干不了。团支部书记吴顺林就带着团员前去帮忙。、有些司机家里要换液化气怕,他们就主动承担下来。他们的做法,深受司机和家属们的欢迎,促进了安全行车。“关系户”@章舜贤  相似文献   

20.
司机的常见病,大约有以下几种:颈椎病、腰痛、胃病、尿路结石。 为什么会得这些病呢?这和司机工作的特点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