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越南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候变化对越南环境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保障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是目前越南所面临的重要艰巨任务。同塔省是位于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自然面积为3374平方公里,人口为167万,以农业生产为主,因为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同塔省常年经受洪水、干旱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给当地的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的损失,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减少其造成的损失,对气候变化在同塔省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应对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利用重庆市360个贫困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 Probit两阶段模型对农户感知气候变化及其适应性行为决策进行回归分析;同时构建MNL模型,分析农户在感知气候变化的前提下,适应性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均收入、耕地面积、气候因素等对农户感知气候变化及适应性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均收入、人均农业补贴、耕地面积、借贷的获得、农业技术培训、气候因素等对农户适应性行为的选择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适应性政策帮助农户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煤炭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又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责无旁贷。在中国发展低碳排放经济和低碳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引起全国社会的普遍关注。2007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发表了第4份全球气候评估的报告结果,指出了气候变暖是事实,人的活动是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煤炭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又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责无旁贷。在中国发展低碳排放经济和低碳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引起全国社会的普遍关注。2007全联合国政府问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发表了第4份全球气候评估的报告结果,指出了气候变暖是事实,人的活动是造成这种情况的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已经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由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四国组成的太平洋联盟10日发表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在承诺自身作出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同时,敦促发达国家切实履行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声明说:"我们认识到气候变化是全球最大的挑战之一,需要各方采取具体行动去应对,我们也承诺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作出自己的努力.我们将制定新的减缓和适应政策,采取相应措施和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保证国家经济增长、社会共融和消除贫困."声明强调:"我们承诺尽快制定并逐步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同时要求发达国家向我们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国民经济行业,农业生产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粮食供给安全,也为其他产业部门提供基础原材料,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的影响是评估气候变化影响经济的重要方面,受到学界普遍关注.以极端气候多发的水稻主产区之一广东省为例,基于作物生产函数模型并引入月度气候因子变量,综合测度农用物...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广受关注的特殊群体,对这一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关注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影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各种因素以及贫困大学生的典型特点,文章提出从培养和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寻求社会支持等方面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汉江中下游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气候变化对该区域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论文分析了汉江中下游的襄阳、荆门和武汉的发展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探讨影响其脆弱性变化的关键因素,为该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未来气候变化对汉江中下游发展的负面影响、实现汉江中下游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熊灵  邵蕾  谭秀杰 《环境保护》2012,(24):67-68
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当前环境领域和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尽管气候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发达国家试图借助气候变化问题限制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发展,已经酝酿或拟定了碳关税、碳标签、碳认证、航空减排等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居煇  许吟隆  熊伟 《环境保护》2007,(11):71-73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会产生或利或弊的影响,但基本上是以不利影响为主,并由于作物种类、区域、环境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华清 《环境保护》2007,(11):47-49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能源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的.随着科学界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入,要求国际社会采取对策,努力限制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气候变化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各国制定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福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同时也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恢复生态系统、清洁水源和缓解贫困等在内的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日益严峻,一些重要物种栖息地受到威胁、遗传资源流失和丧失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丹麦模式——低碳社区 丹麦低碳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是低碳社区。低碳社区主要是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减少碳排放的国家能源政策目标出发,努力发挥地方政府在节能应用中的先锋作用,大多采取以低碳化节能示范性项目为先导进行社区节能实践。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艳 《环境保护》2021,49(8):15-19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许多地区可能面临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冲击,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和城镇化提升背景下,将对我国水资源、生态系统、人居环境、城市和农村地区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气候变化系统性风险主要体现为小概率-高影响的“黑天鹅”风险、大概率-高影响的“灰犀牛”风险,我国未来应关注极端突发或长期累积产生的城市安全风险、欠发达地区的贫困与移民风险、健康风险。对此应加强系统性规划,重视对气候变化系统性风险的综合评估,加强前瞻性的协同政策规划,提升全社会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意识,以确保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和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气候和全球环境领域的问题,也是涉及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气候,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 我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上签字。《公约》已经于1994年生效。目前已经成为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中影响最大、意义深远的国际环境公约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世界环境》2009,(4):50-53
气候变化对中国贫困地区的影响综述 气候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加剧贫困。直接的影响是指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人民生命财产、生计、基础设施等造成的损失。这体现在气象灾害发生的频次增加、强度增大上,它不仅对灾害发生时期的生产活动产生严重后果,而且会因对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损坏,给灾后恢复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间接影响来自于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长期影响。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和人口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因为他们的农业和生活更依赖于自然降水,对水资源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适应力更脆弱,适应气候变化的财政、技术和制度的能力也较弱。  相似文献   

18.
正气候变化正在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资金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领域,"气候投融资"是当前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核心议题之一,发展气候投融资已成国际共识。一、国际气候投融资实践气候投融资的来源包括以双边或多边金融机构赠款和贷款为主的国际资金、以信贷市场和股权投资市场为主的金融市场投融资活动以及企业直接投资等。  相似文献   

19.
苏伟 《世界环境》2013,(1):28-29
近年来,全球酷暑、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变化影响日益显现,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的发展中国家,是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既是新时期我国大力  相似文献   

20.
丹麦模式:低碳社区 丹麦低碳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是低碳社区。低碳社区主要是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减少碳排放的国家能源政策目标出发,努力发挥地方政府在节能应用中的先锋作用,大多采取以低碳化节能示范性项目为先导进行社区节能实践。低碳社区一般遵守10项原则: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性交通、可持续性和当地材料、本地食品、水低耗、动物和植物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