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保护》2007,(11B):19-19
第三届东亚峰会于11月21日在新加坡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东盟10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领导人共同出席。本次峰会的主要议题是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2.
2014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隆重举行,即哥本哈根之后,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纽约。12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的峰会似乎又将成为全球合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又一个历史性时刻。然而就在峰会的前两天,却有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纽约、伦敦等全球各大城市的街头示威,他们已不再相信所谓气候峰会的"把戏",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声音!  相似文献   

3.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以后,气候变化受关注程度达到顶峰,科学、经济、政治等各界人士都开始从自身角度发表对气候变化的看法和质疑,尤其是近期出现的多次"气候门"事件,波澜迭起,使气候变化研究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和质疑。本文就当前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包括气候是否在变暖、气候变暖的原因、气候变暖的影响及是否要发展低碳经济等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缔约方通过了《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变暖温度控制在2℃以下。然而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成为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年,全球平均温度增加了1.2℃。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指出,2020年海洋热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全球超过80%的海洋经历了海洋热浪,使本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酸性水影响的海洋生态系统雪上加霜。近年来,野火、  相似文献   

5.
正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甚至人体健康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联合国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发布的《2019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气温记录以来第二热的年份。在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适应行动更具有紧迫性和实效性,其作用和意义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不容回避的全球课题。气候适应行动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气候风险的长期预警系统,为人类社会长期稳定、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期待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但是在同一条船上的全世界青年,携起手来,用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华沙当地时间2013年11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学生康乃馨和一群中国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在波兰华沙国家体育馆中国角向世界青年发出倡议。他们通过“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青年在行动”主题边会,用主题演讲、展览展示、新媒体互动等方式,展示我国青年开展环境保护行动,宣传中国青年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俊红 《环境保护》1992,(11):42-44
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大气的组成,那也许会使气候发生迅速变化.自然界的温室效应保持地球表面温暖.如果没有大气中的水蒸汽、二氧化碳、甲烷及其它温室气体,太阳照进来的红外线将散发到外层空间.人类活动不仅增加了自然界中的温室气体,也增加了新的红外线吸收气体——如化工产品氯氟烃.在近10年里,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已有所增加.全球气候是否在转暖?80年代肯定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最热的10年,90年代仍旧炎热,但目前科学家还  相似文献   

8.
《世界环境》2007,(2):12-22
引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中,阐述了当前对气候变化主要原因.气候变化观测事实、气候的多种过程及归因.以及一系列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结果的科学认识水平。本稿是在此前开展的各项评估的基础上.同时吸纳了过去六年中的科研新成果形成的。自TAR以来的科学进展,主要是基于大量更新和更全面的数据、对数据更复杂的分析、对各种过程更进一步的认识、模式对这些过程模拟的改进.以及对不确定性范围更广泛的分析得到的。  相似文献   

9.
3月3日,科技部组织召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科技项目启动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讲话。万钢表示,总体上,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需要处理好应急集中攻关和中长期能力建设的关系,应特别重视培养和扩大国内的研究力量,全面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人类社会面对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挑战。联合国秘书长也曾说过,2007年,世界各国都将气候变化作为重中之重,而在2008年我们需要切实的行动。  相似文献   

11.
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一项现实紧迫的任务,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际谈判方面,近几年的UNFCCC缔约方大会已将其列为重要议题,而且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最容易达成共识的议题;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现阶段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制定相应的适应战略、计划或行动方案在不断加强自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在管理手段或政策工具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机关和多边开发银行已经检验了把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纳入EIA的内容中的可能性。在中国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适应仍处于边缘地位。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相关理论基础,本文分析了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作用,即政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保障者。根据气候变化问题的公共产品属性,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财政政策与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即财政政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工具和物质保障,应该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世界环境》2011,(2):96-96
存3月1日举行的ARPA—E(能源先进研究计划署)能源创新峰会上,前加州州长、电影明星阿诺德·施瓦辛格要求大家停止关于气候变化是否人为的争论。施瓦辛格呼吁气候怀疑论应就此打住,也不要再对中国是否会在绿色技术领域全面超越美国争论不休,更无需再讨论全球变暖会不会对后人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2011年8月底,DNV(挪威船级社)气候变化与服务董事总经理Dr.Stein B Jensen访问北京,这位儒雅的挪威人,与人交谈时总是微笑着,但一说到气候变化,说起即将到来的德班会议,他会认真地思索良久、缓缓地说出他的担忧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公平与可持续:气候变化谈判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的波兹南寒气逼人,而本应唇枪舌剑、激烈交锋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场内,却也冒出“几丝凉气”。正如此前人们所预料到的,本次会议确实未能取得实质性和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会场外令行人驻足观赏的人形冰雕也在提醒人们:如果地球持续变暖,人类不再有“冬天”,我们将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7.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8月18日上午在中国低碳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将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大的战略,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18.
朱留财 《环境保护》2007,(6A):62-66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环境、经济、社会乃至政治事务中最热的话题。事实上,全球化的时代是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兴起与发展的时代,是全球环境治理与善治兴起和发展的时代,也是气候变化治理与善治全球化的时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损失损害问题一直是小岛国、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等发展中国家最关注的气候谈判议题。损失损害是指超出适应极限的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在过去三十年的谈判中,在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的持续推动下,损失损害发展成为独立的谈判议题,后续也建立了损失损害的治理机制。但是,各方对如何深化现有机制存在分歧,重点反映在圣地亚哥网络模式与架构设计方案、损失损害的国际法地位及其赔偿责任、资金机制的出资使用及管理方法、参与全球盘点模式以及缓发事件和非经济损失五个方面。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气候变化损失损害,也是高排放的新兴发展中国家,需坚持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进行谈判,以促进的方式推进治理,同时要求发达国家承担相应责任,反对将议题变相泛化至责任和赔偿领域。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COP14)已经在波兹南落幕。与确立了“巴厘路线图”的COP13和预期将会有关于第二承诺期减排目标与行动承诺出台的COP15不同,COP14稍显平淡。相比之下,由于关系到2008年年初出台的欧盟能源/气候变化一揽子政策是否能通过,以及欧盟将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同期举行的欧盟峰会则非常引人注目。经过妥协,最终该政策得以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