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外交事务》2018年7月31日气候科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极端事件(如热浪、大冰原的崩塌和生物灭绝)发生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不久的将来,气候变化将对人类健康产生极端影响。科学家用发现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模型预测表明,2050年以后,全球大约一半的人口将面临夏季平均气温高于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季平均气温50%的可能性,除非全球立即采取大规模行动。到本世纪末,在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热浪超  相似文献   

2.
ENN精粹     
正不确定的气候未来可能会破坏能源系统ENN环境新闻精粹2020年4月1日据预测,严重干旱、暴风雪和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将变得更加普遍,而且这种现象已经开始出现。不过目前有关极端天气对能源系统影响的研究却很少,比如社区如何避免部分或完全停电这种代价高昂的突发事故发生等。日前,一个国际科学小组在《自然能  相似文献   

3.
冯露 《环境保护》2012,(15):48-50
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出现由东部向西部、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趋势,环境纠纷在社会中发生的数量和频率已达到空前程度,若不能有效疏导进而化解这些冲突,势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纠纷处理制度,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管理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环境纠纷数量不断上升。据历年《环境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仅是全国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每年受理的环境纠纷数量就从2001年的35.4  相似文献   

4.
北疆地区近53年极端气温事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北疆地区1960—2012年31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反距离加权等方法对该地区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14个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各极端气温指数与北极涛动指数、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近53年来,北疆地区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分别以0.49℃·(10a)~(-1)、0.22℃·(10a)~(-1)的年际倾向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气温日较差以0.27℃·(10a)~(-1)的年际倾向率呈显著下降趋势。极端暖指数除暖昼日数、夏日日数和极端最高气温均表现为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外,其他暖指数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极端冷指数中除极端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的极小值呈上升趋势外,其他冷指数均呈减小趋势;在空间变化上各极端气温指数均表现为在阿尔泰山东南部地区和伊犁河谷地区变化幅度较大,其他地区变化较小。(2)冷指数(冷夜、日最高气温的极小值、极端最低气温)的增温幅度明显大于部分暖指数(暖夜、日最低气温极大值、极端最高气温),这一变化特征在山麓、山谷等地区表现最为明显,而在这一地区夜指数(暖夜、冷夜)的变暖幅度也明显大于昼指数(暖昼、冷昼)。(3)极端气温指数与大气环流指数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种大气环流指数中北极涛动指数对北疆地区极端气温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北大西洋涛动指数,且这两种大气环流指数对研究区极端气温冷指数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对研究区极端气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乐山市近51年极端气温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62—2012四川省乐山市每日气温资料,运用线性拟合及累积距平、Morlet复数小波等方法对WMO发布的10种极端气温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都有上升趋势,霜冻、冷夜、冷昼呈下降趋势,夏日、热夜、暖夜、暖昼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2)年极端最高气温、暖夜、暖昼存在着27 a左右的周期,夏日、霜冻、热夜、冷夜、冷昼存在着28 a左右的周期,年极端最低气温存在着11 a左右的周期。除年极端最低气温外,其他的极端气温指数虽然主控周期不一致,但都存在28 a左右的周期。冷昼和暖昼变化较为复杂,存在4个周期。(3)极端天气暖指数呈上升趋势,夏日、热夜、暖夜、暖昼分别增加了15天、21天、32天、29天,极端天气冷指数呈下降趋势,霜冻、冷夜、冷昼分别减少了2天、24天、4天,乐山地区发生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增加。(4)乐山市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与日益增加的人类活动以及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密切相关。由于乐山市独特的地理位置,随着乐山市极端天气现象可能性的增加,乐山市发生干旱、洪涝、山地灾害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需要做好预防准备。  相似文献   

6.
珠江流域1960—2012年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珠江流域43个气象站点(1960—2012年)16个极端气温指标数据,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M-K)和小波分析法分析珠江流域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除结冰日数(ID0)、月最高气温极小值(TXn)、冷昼日数(TX10p)和作物生长期(GSL)4个指标呈现出不显著的变化趋势外,夏日日数(SU25)、热浪日数(TR20)尤其是暖夜日数则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空间变化分析表明,冷夜日数(TN10p)、冷日持续指数(CSDI)和昼夜温差幅度(DTR)以及冷昼日数(TX10p)在整个珠江流域大致呈下降趋势,其余10个指标大致呈上升趋势,呈现出较好的流域一致性;突变分析表明,除了ID0、TX10p和GSL三个指标之外,其余指标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大多数突变点发生于1980年代,其中夏日日数(SU25)、热浪日数(TR20)的突变点分别为2001和1994年;周期分析表明,大部分指标呈现多个周期震荡,且都以2~4 a为主周期。SCSMI(南中国海夏季季风指数)与ENSO是造成研究区极端高气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主要城市空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保护科学》2015,(5):131-136
文章以长三角10个主要城市2004~2012年空气污染指数数据为依据,研究了长三角地区近几年的空气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空气污染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为依据,长三角地区空气环境质量在2004年~2012年间逐步好转,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春季和冬季污染较为严重。但是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为依据,由于标准变严,使得长三角区域的空气质量面临这更多的挑战。从空间分布上看,南京为长三角地区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其空气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社会与环境     
X22 2001(X) 746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城市环境时空调控范式研究/陈崇成(中科院地理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天津市环保局一2(X刃,13(5)一13一16 环图X一136 城市环境一生态系统是高度复杂的时空复合动力学系统。通过对城市环境问题的空间动力学机制分析后,提出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时空调控的层次途径,并构造了融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环境建模技术、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城市生态一环境系统时空调控的体系框架,为城市环境管理及环境空间决策提供新的理论范式。图2参6X24 …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15,43(2)
《2014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评估报告》显示,在全世界178个参加排名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以43.00分的得分位居118位,排名依然十分靠后。基于对《2014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评估报告》评估内容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分析了中国在全球EPI评估中排名偏后的原因,最后提出:开展环境绩效测量评估对保障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亟需改善现有环境数据质量、规范环境数据管理,加强环境绩效评估制度建设、建立国家与区域环境绩效评估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徐特  曾辉  倪宏刚 《环境科学》2016,37(1):262-269
本研究以深圳市作为典型城市化地区代表,以直链烷基苯(LABs)作为环境分子标志物,在分析土壤LABs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通过土壤LABs污染水平与城市化过程指标的相关分析,对直链烷基苯指示城市化过程可能性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规模、用水状况、城市建设、收入与消费及产业结构这5个方面的因素与土壤中LABs污染水平均有相关性,表明环境LABs水平与城市化过程相关,可以作为环境分子标志物用于指示城市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和《重庆市交通规则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为了减轻本市机动车辆的噪声和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保护人民健康,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特作如下规定:一、凡行驶于重庆城市范围(包括市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的机动车辆,行驶噪声应符合《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GB1495—79)》。机动车辆的喇叭声响不得超过105分贝(A),不准使用怪音(指尖声、啸声等)喇叭。如需按喇叭时,一次时间不准超过一秒,连续按鸣不准超过三次。不准用喇叭唤人、叫门。  相似文献   

12.
正5月4日,惠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惠州市政府《关于2017年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去年惠州环境空气质量继续排名珠三角第一和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列,市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4.8%。今年,惠州将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优良"去年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优良。"《报告》显示,去年除了空气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状态外,惠  相似文献   

13.
利用长江三角洲1961—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极值分布、耿贝尔分布和皮尔逊分布等频率分析方法推算极端降水各重现期概率强度值,设计五年、十年、百年一遇情景,结合适合长三角地区的极端降水阈值和下垫面数据,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典型承灾体脆弱性和暴露频率三方面评价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极端降水潜在风险。研究发现:城市化最高的中部地区脆弱性最高,分布着大量耕地的北部地区次之,南部地区由于林地众多,脆弱性相对较小;各种情景下,随着重现期的增大,极端降水风险显著提高,整体上来说,南部城市可接受风险较高,北部与中部城市可接受风险较低。研究方法可为极端降水引发的雨洪灾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覆被转变、城市排水管网建设以及区域防灾减灾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环球     
<正>联合国环境署发布《可持续城市与社区评价标准导则》7月13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佳粹(中国)环境发展促进中心共同在北京发布《可持续城市与社区评价标准导则》,并举办"可持续城市与社区国际论坛",全面介绍中国可持续城市和宜居社区项目,简称"SUC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保护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均明确提出了分区分类推进流域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要求.本文以城市水环境质量提升为目标,结合统计分析、空间建模分析、地理信息可视化等手段,开展黄河流域城市尺度空间管控对策研究.以黄河流域62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通过控制单元边界与地级行政区域界线拟合,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划定的黄河流域58个控制单元进一步划分为163个城市控制子单元.分析了各城市水环境质量状况,筛选出流域内水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26个城市;从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污染防控等4个方面构建了涵盖7项指标的水环境问题症结研判指标体系,通过空间建模分析,结果表明:(1)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包头市、西安市、银川市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导致环境保护压力较大.(2)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巴彦淖尔市、白银市、石嘴山市等城市水资源短缺且开发强度较大.(3)在水土保持方面榆林市、定西市、鄂尔多斯市等城市水土流失较为严重.(4)在污染防...  相似文献   

16.
采用位于同一纬度的太原气象站与远郊区农村气象站获取的1957年-2014年的气象数据,用皮尔卡森相关系数、一元线性回归、城市化影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城市地区气温变化趋势以及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年平均气温升高趋势明显高于农村;城市年极端高温与农村极端高温升高趋势差异不明显;城市年极端低温升高趋势显著高于农村.就城市化影响而言,城市化对年平均气温、年极端低温趋势影响明显,但对年极端高温趋势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进一步突出办刊特色,提升刊物质量,加强学术交流,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新广出审[2015]1394号),《资源调查与环境》刊名自2016年第37卷第1期(总第149期)起变更为物号《:华东地质》,启用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CN32-1865/P,其他登记项目不变。同时电子信箱更改为:hddzbjb@163.com。《华东地质》将传承原《资源调查与环境》35年的办刊历史,主要刊载地质调查、地质科研及其相关领域具有基础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新成果,报道华东地区及国内外其他地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城市地质、物化遥地质、境外地质、油气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实验测试、地质信息、各  相似文献   

18.
<正>《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是针对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进行研究的著作。该书共分为九个章节,包括生态学基础、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环境问题、城市污染及其防治、城市灾害及预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地和城市景观生态,注重培养读者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逻辑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容全面而深入,对于城市环境保护有着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一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的趋势及环境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政治决策,显示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世纪开辟新的发展前景的政治意愿,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本文主要分析西部大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挑战以及应该采取的环境战略。1西部大开发带来的环境挑战根据专家对西部地区工业污染状况的研究(任勇等《欠发达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从工业“三废”排放的总量看,西部地区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发达地区1996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平均97706.6万吨;中部地区平均71474.3万吨;西部地区平均38350万吨,只有全国平均的一半左右。发达地区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高温热浪出现频次、强度和持续时间明显增加. 为探明气候变暖引起的夏季高温热浪对藻类水华及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基于长期气象观测、高频浮标水温监测、藻华过程浮游植物生物量连续监测以及卫星遥感反演,分析了富春江库区夏季高温热浪长期变化特征以及2016年高温热浪对富春江水库藻类水华的影响过程. 结果表明:①1972—2020年近50年富春江水库呈现明显的区域增温,平均气温增速为0.35 ℃/(10 a),2016年达最高值(18.13 ℃);与此同时,高温热浪频次和天数也显著增加,且起始时间显著提前,结束时间显著推迟,2016年经历了近50年来较严重的高温热浪事件. ②野外实测和卫星遥感反演表明,2016年7—8月富春江水库暴发严重的藻类水华,库区叶绿素a浓度在8月19日达最高值〔(65.3±21.3) μg/L〕. ③因果分析显示,高温热浪引起的气温和水温增加、降水和风速减少以及热力分层强化等直接或者间接诱发和促进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累积及蓝藻水华形成. 研究显示,夏季高温热浪加剧了富春江水库藻类水华暴发,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高温热浪频次和强度将继续增加,需开展高频同步监测和受控试验,深入揭示高温热浪对藻类水华形成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