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在河北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有效避免人员伤亡,给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通过对1983—2014年气象灾害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河北省致人死亡的气象灾害种类有暴雨、雷电、气象地质灾害、冰雹、大风、大雾、龙卷、雪灾、风暴潮、高温热浪等10类,其中暴雨和雷电灾害最多;致人死亡气象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夏季6、7、8三个月;山区发生致人死亡气象灾害事件的概率明显大于平原地区;全年都有高危险气象灾害发生。研究表明河北省致人死亡的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主要是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因而做好汛期的暴雨和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防范和应对非常重要,尤其是要做好太行山和燕山等山区等重点地区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瑞典地区1961~2000年极端日降水量的空间尺度、区域变化和与之相关的天气类型.根据30km滞后距离计算的统计相关图估计年平均降水量、日降水量的99%分位值和平均年最大日雨量变化的空间尺度分别为100km、60~100km和40~70km.采用最大相似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82个站点极端降水量的区域相关.并发现有11个因子可以提供给最佳因子解决方案.极端事件发生时的天气类型是根据以逐日海平面气压为基础的客观系统划分的,并经过主观(包括锋面)修正.总体来看,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63%在气旋类天气,32%在锋面类天气,3%在定向类天气,2%在反气旋类天气.然而,极端事件各种天气类型的发生频次不同地区之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6月18—20日,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局部地区降下特大暴雨。此次强降雨过程具有暴雨区域集中、累计雨量大、降雨强度强、次生灾害重等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前三季度,天津市空气质量指数、PM2.5同比分别下降18.8%、15.8%,达标天数增加30天,重污染天气减少4天;清水河道工程加快推进,目前已完成项目占总任务的75%以上。自全面推进"四清一绿"各项行动开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绝热、无摩擦大气湿位涡守恒理论和常规的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对山东省西北部2012年7月30日-8月1日的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进行了诊断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副高边缘低涡切变类暴雨天气过程,500 hPa副热带高压和地面倒槽的稳定为鲁西北地区产生持续性暴雨提供了必要的环流条件;暴雨产生在θe线陡立密集区附近,θe线陡立密集区附近对流稳定度较小,有利于倾斜涡度发展;暴雨的发生发展与湿位涡的时空演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湿位涡"正负区叠加"的配置是低涡暴雨发展的有利形势,暴雨区位于850 hPa上MPV1和MPV2的正负值过渡的零值区附近。  相似文献   

6.
李秀怀 《环境》2002,(8):14-15
2002年5月26日,联合国人居署从90多个国家选送的544个参选项目中,选出"广州市城市居住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等40个"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五年前还以脏、乱、差而闻名的广州,经过短短几年的综合整治晋身世界"最佳范例"行列,绝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7.
依据廊坊市气象灾情普查资料,对廊坊市1949—2007年主要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雷电等造成损失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期灾害性天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98.4%的灾害性天气不会出现灾情;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气象灾害是暴雨洪涝;发生灾害性天气的站次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近年来出现气象灾害灾情的站次呈逐渐上升趋势。同时在气象灾情普查中发现,目前廊坊市气象灾情的收集比较混乱,部门之间缺乏灾情信息共享、灾情调查渠道不畅、灾情损失计算不准确等诸多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气象灾情信息共享平台等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暴雨前后河南北部河流水质分异特征及其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彦  邹磊  梁志杰  窦明  李平  黄仲冬  齐学斌 《环境科学》2022,43(5):2537-2547
为了探究暴雨前后河南北部河流水质分异特征并对其污染源进行识别,选取了暴雨前后6个监测断面和8个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利用箱线图、相关性分析和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暴雨前后河南北部河流水质指标的差异性及其变化过程,并计算了污染源的绝对贡献率.结果表明,pH、 DO、 EC和TN的值暴雨后比暴雨前有所降低,而浊度、高锰酸盐指数、 NH+4-N和TP的值暴雨后比暴雨前有所增加,其中TP的变化率最大为177.17%; DO、高锰酸盐指数、 NH+4-N和TP暴雨后处于Ⅳ类及以上水质标准占比明显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65.12%、 34.26%、 15.29%和37.46%;各监测断面水质指标在暴雨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其中pH值的差异性最小,而浊度、 NH+4-N和TP的差异性较大;暴雨后pH和DO与其他水质指标的相关性有所增加,而浊度、高锰酸盐指数、 NH+4-N、 TP和TN相互间的相关性在暴雨后有...  相似文献   

9.
城市雾天单个矿物颗粒物理和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对北京冬季雾天和正常天气下收集的4个样品进行研究.雾天中矿物颗粒的数量-粒度分布的峰值出现在0.1~0.3 μm和1~2.5 μm之间,并且发现雾天出现的二次矿物颗粒的数量百分含量(4.67%)高于正常天气条件(0.12%).单个矿物颗粒的EDX能谱显示,雾天和正常天气中单个矿物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别,尤其是S元素.矿物颗粒分为9种不同类型:"富Si"、"富Ca"、"富S"、"富Fe""富Mg"、"富Al"、"富Ti"、"富K"和"富Cl",其中雾天"富Ca"中55%的颗粒含有Ca(50%±1.2%)和S(37%±1.6%),"富S"中72%的颗粒含有S(44%±1.5%)和Ca(33%±2%),说明了雾天中绝大部富集S的颗粒物中同时富集Ca,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北京市大气中这些含Ca的碱性矿物对雾水酸性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雾天样品中S/Ca的平均比值为6.11,如果以冬季正常天气条件下S/Ca的均值0.73为背景值,雾天中S/Ca的比值是冬季正常天气的8倍,可见雾天中颗粒物表面的硫化现象相当严重,同时也显示出雾天SO2向硫酸盐的转化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大气PM10环境背景值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消除或降低PM10环境背景值计算中城市局地污染的影响,并且提高背景值在污染过程模拟中的准确程度,紧密联系天气过程、通过监测和统计途径探讨了确定环境背景值的方法.北京市空气质量背景监测站点在地方性天气过程中明显受到城市污染的影响,文中根据天气形势场、垂直方向上风向一致性、系统影响持续时间等判别标准区分了系统性和地方性过程,筛选出受系统性过程影响的、"背景时段"的监测数据.背景时段监测数据统计计算时,将背景值视为变量,用百分位数、剪裁均值、最大概率密度值、50%概率区间等特征统计量来表达其概率分布.文中还将背景值细化,根据天气系统特征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将背景值区分为4类,以代表不同污染过程的背景水平.使用2003年11月至2004年12月北京市北部和南部共5个清洁站点的监测数据,计算了117个中尺度天气系统影响时,PM10浓度概率密度分布以及背景值特征统计量.结果表明,4类背景值差别很大,从小到大排序依次是:北风>东风>西风>南风,剪裁均值依次为:24~34、58、89~110和105μg·m-3.对4类背景值综合运算,得到2004年PM10年尺度上的综合背景值为58~67μg·7-3,较好地扣除了局地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9月23日,随着轰隆隆声巨响,邢台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30平方米烧结机烟囱应声倒地,也就是在这天,邢台市迎来了今年以来的第255个二级以上好天气。而就在4年前,邢台市全年的好天数也不过241天。  相似文献   

12.
综合采用算术平均法、百分位数法和滑动平均法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精细、准确地描述空气质量状况,发现其内在规律,揭示不同城市的问题。对比分析发现,全国169个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程度用算术均值与百分位数测算存在一定差异,并进一步反映出2017年空气质量改善主要归功于污染较为严重天气的减少,2018年主要归功于空气质量良好及轻度污染天气的增加。169个城市PM_(2. 5)浓度的中位数与算术均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且越来越强,反映出重污染天气控制取得成效。各区域和城市百分位数同比变化情况反映了大气污染防治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及成效不同:京津冀及周边"2+26"个城市2017年空气质量改善以降低污染天气为主,2018年以增加优良天气为主;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都是以增加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气为主。3年滑动均值比年均值曲线下降更为平缓,更能准确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建议深入研究空气质量信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污染治理情况。  相似文献   

13.
于2016年12月13日~2017年1月5日采集了徐州、东山、南京、寿县4个站点的PM2.5样品,分析了水溶性离子的组成及其来源,并结合天气形势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大范围霾天气的形成消散及水溶性离子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徐州站PM2.5平均质量浓度171.5μg/m3,远高于其他3个站点,4个站点最主要的离子成分均为NO3-,SO42-,NH4+,Cl-和Ca2+.在同一天气系统影响下,长江三角洲大范围区域污染物浓度变化基本一致,在没有大的区域输送的静稳天气下,各站点离子浓度容易受局地源影响,徐州站受燃煤影响,南京站受化学工业源影响为主,2个站点以SO42-为主,东山站三面环湖,Cl-在静稳天气有大幅上升,达到了6.12μg/m3,寿县站受当地农业活动氨排放影响,NH4+有大幅上升,达到了25.09μg/m3.4个站点PM2.5和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弱高压的均压场形势下,并伴随有逆温层出现时有利于污染物的累积.主成分分析发现4个站点二次转化对PM2.5有着最大的贡献率,4个站点贡献率分别为39.83%、42.27%、50.56%和38.40%.  相似文献   

14.
太湖流域暴雨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暴雨灾害是一种主要的气象灾害,论文选择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域,运用小波、线性趋势模拟、P-Ⅲ型概率密度函数、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太湖流域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太湖流域55 a平均年暴雨日数有2.9个,年际变化幅度比较剧烈。1991—2000年是暴雨日数多发期, 1959、1968和1978年暴雨日数较少,呈弱"倒U"型。暴雨频次平均值的空间分布呈现南多北少、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暴雨量与暴雨日数的空间分布并不一致,出现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②研究显示P-Ⅲ曲线方法在区域降水极值的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太湖流域年最大日降水量趋势呈现"U"型,与太湖流域年暴雨日数的演变特征呈现不一致的趋势。55 a来,太湖地区发生的最大暴雨在250 mm内,即200 a一遇的暴雨洪水为该地区暴雨灾害的近代极值。③典型站点年暴雨降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以太湖中部以南的三个站点东山、杭州、慈溪最为显著,各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变,但突变时间存在差异。④太湖流域夏季暴雨呈现2 a、9 a、13 a、25 a等多尺度的周期变化,各波动周期稳定性和显著性不同。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率与强度的增加,城市迫切需要对未来的极端天气做出适应性反应.因此,为了找到应对未来暴雨极端天气的最佳适应性方案,明确不同方案对暴雨极端天气的缓解程度,本研究基于西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区50年(1966—2015)的气象资料,利用Pearson-III概率分布和线性趋势估计法预测了该区未来50年的极端降水量,进而利用SWMM模型模拟未来50年极端降水条件下的城市内涝情况,并根据模拟结果提出基于低影响开发(LID)配置和管网改造的城市内涝适应方案.这些方案包括:局部布设LID措施、局部布设LID措施结合局部管网改造、全局布设LID措施、全局布设LID措施结合满流管网改造.再次利用SWMM模型对这些方案进行模拟,并评价它们应对未来极端降水的能力.结果表明,全局布设LID措施和满流管网改造的效果最好,全局布设LID措施的效果和局部布设LID措施结合局部管网改造的效果相近.然而,管网改造无法有效储存和利用雨水资源,因此,全局布设LID措施将成为城市应对极端降雨的重要适应性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小清河流域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流域暴雨与济南市暴雨的分布规律以及暴雨洪水特点,说明了流域地理、气象、水文特征是小清河突发性污染的必要条件。小清河受纳大量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水质污染严重,是造成突发性污染的环境条件。暴雨行洪时污染物和底泥突然大量冲刷入海,是造成莱州湾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根本原因。研究应用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原理与方法,对突发性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建立了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作出了风  相似文献   

17.
利用Micaps系统下的T213数值预报产品从环流背景、散度场、温度场、水汽通量和降水预报对2005年10月29日云南中部及以南地区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213数值预报UV场对这次强降水的中低层影响系统切变的位置作了准确预报,强降水区的预报范围与实况接近,散度场、温度场、水汽通量对强降水天气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暴雨规律及其引发的灾害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暴雨是重庆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直接或间接诱发出洪,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研究暴雨规律对山地灾害预警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重庆市1951-2000年的气象资料和灾害资料,采用谐波分析等手段分析出重庆市暴雨的年内,年际等时间分布规律和地域,城乡,迁移等空间分布规律,进而探讨了暴雨灾害特点,类型及灾害链,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Lamb-Jenkinson天气分型方法对影响杭州四季的大气天气型进行频率划分,并结合杭州气候观测站的PM_(2.5)观测数据分析各季典型天气型的污染特征.针对杭州秋冬季冷锋活动时PM_(2.5)浓度值变化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分析了冷锋过程对杭州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和清除特征.结果表明,冬季是杭州的主要污染季节,以高压控制和暖区发展天气型为主;春、秋季其次;夏季基本不发生高污染个例.其次,结合变温和风速气象要素特征发现,24h负变温范围在0~2℃之间或者平均风速低于2m/s条件下的弱冷锋环境以污染输送作用为主,而24h负变温幅度大于4℃以及平均风速大于4m/s的较强冷锋环境以污染清除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20.
利用ERA5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2021年2月7~9日和7月19~21日西双版纳冬夏暴雨天气。结果表明:(1)500hpa南支低压槽加深东移和700hPa低空急流充沛的水汽输送并急剧辐合以及低层切变线或辐合区扰动触发抬升利于冬季暴雨发生;夏季暴雨是在500hPa“东高西低”高压环流间低涡持久稳定和热力抬升低层大量的水汽至暴雨区上空引发强辐合上升运动下产生的;(2)大气边界层弱偏强冷平流利于冬季暴雨发生,近地面极弱的冷平流是夏季暴雨发生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