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2015年1月向媒体发布了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中,海口、拉萨、舟山、深圳、珠海、福州、惠州和昆明8个城市的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二氧化氮(NO_(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_3)等6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达标,其他66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2014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海口、舟山、拉萨、深圳、珠海、惠州、福州、厦门、昆明和中山;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保定、邢台、石家庄、唐山、邯郸、衡水、济南、廊坊、郑州和天津。  相似文献   

2.
<正>环境保护部2016年01月25日向媒体发布了2015年12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说,12月受大范围空气重污染过程影响,7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同比、环比  相似文献   

3.
<正>环保部近日发布了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不出所料,京津冀城市圈拿走了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的8个。其实,稍稍梳理一下这几年的环境监测情况就知道,自打雾霾的话题引起社会关注开始,前10名的常客基本上就在这几个城市里打转,无非就是排名的先后略有不同,都是困难户、老大难,轮流坐庄见怪不怪了。排出"十大"有个好处,焦点更集中了目标也放大了。  相似文献   

4.
《绿色视野》2015,(4):7-8
2014,“大气十条”实施的开局之年。一年来,虽说各地治霾多是“蛮拼”的,但从总体成效来看,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方治霾缺乏诚意,做的远没有说的好。穹顶下的雾霾2015年2月3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74个城市中,海口、拉萨、舟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14,(4):2-2
正今年4月22日第45个地球日前夕,环保部发布公告,从空气质量指数(AQI)角度评判了2013年中国74个重点大中城市的空气。结果让人震惊:74个城市中,71个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占比95.9%。这份全称为《2013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空气质量报告》的显示,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均为空气污染严重。北京2013年重度污染及严重污染天数达58.4天;上海全年重度、严重污染天数达23天。即使如此,两大城市还并非中国空气最坏的城市,北京甚至连前十名也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环境教育》2012,(3):8-8
声音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明了中国环境保护的决心。他还说: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相似文献   

7.
2012年起全国74个城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检测和评价空气质量。今后,环保部将在第二个月上旬公布上月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与污染较轻的10个城市名单。  相似文献   

8.
要闻     
《环境教育》2013,(3):5-5
47城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3月5日,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区为纳入《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控制区,共涉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区十群"19个省(区、市)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对于新建项目,具体要求为:对于排放标准中已有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的火电、钢铁行业,自2013年4月1日起,新受理的火电、钢铁环评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于  相似文献   

9.
要闻     
《环境教育》2013,(4):5-5
环保部布置今年工作将建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站3月28日,环保部发布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监测实施方案》,布置今年工作。年内将启动区域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共3个区域还将建设空气质量预警中心。按照国务院批准的空气质量新标准"三步走"实施方案,2013年,环保部将在全力巩固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工作基础上,组  相似文献   

10.
联防联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兴 《环境教育》2013,(10):16-16
无论是京津冀,还是长三角、珠三角,要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如果仅从行政区划角度考虑单个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已难以做到。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切实加强大气污染源监管,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环境保护部决定于2013年10月-2014年3月在重点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专项检查的地域范围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以及辽宁中部、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陕西关中、甘宁、乌鲁木齐等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与民众感受一致",从本质上要求制定与实施环境标准绝不能忽略公众的健康,绝不能只考虑发展因素而牺牲公众的健康。PM2.5监测有了具体时间表。昨天,在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明年,北京、天津、河北和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2.5和臭氧监测(12月22日《新京报》)。PM2.5纳入监测的"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了。重点区  相似文献   

13.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国务院通过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国务院批复要求,重点区域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治理项目分解落实到市、县级人民政府和相关企业,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预计通过实施《规划》,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13%、10%,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10%、7%、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开展,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酸雨污染有所减轻;建立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区域大气环境管理能力明显提高。《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居民生活质量与城镇化协调度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协调模型得到城镇化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协调度并利用GIS对其空间可视化,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05年城镇化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协调度平均值处于中度失调阶段,2014年发展到中度协调阶段。(2)城镇化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协调度空间分布不均衡,高协调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省会等主要城市;协调度较高的区域由东部沿海零散状分布演化为东部沿海自北向南完全汇合的带状分布。(3)从空间集聚性来看,H-H类型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L—L类型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甘肃三省。(4)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消费水平、信息化水平、投资、区域经济水平对城镇化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协调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工业化水平对其形成了制约。  相似文献   

15.
环境资讯     
<正>【环境新闻】环保部:"大气十条"目标有望全部实现今年是"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从目前情况看,设定的重要目标有望全部实现。据统计,国务院发布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共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6.4亿k W,占煤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的68%,减排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83%、氮氧化物50%、烟尘67%,建成世界最大的煤炭清洁发电体系。2017年1月至11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20.4%,京津冀、长三角、  相似文献   

16.
环境资讯     
<正>【环境新闻】我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截至2014年底,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1 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开展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提前一年实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关目标,并从2015年1月1日起实时发布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数据。环保部2015年将全面推进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正在积极组织全国各省级、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开展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来源:新华网2015-01-17  相似文献   

17.
要闻     
《环境教育》2013,(9):5-5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日前,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该计划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3,(10):4-4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 国务院日前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行动计划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大气十条"实施以来的第五个年头,也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考核之年。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12月2日表示,五年来,"大气十条"实施成效显著,今年年底有望"圆满收官"。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十条措施,明确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道路交通源大气污染的健康影响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机动化进程加快,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对特定污染源排放引起的大气污染健康负担进行评估可以为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遵循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框架,应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基于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卫星反演PM_(2.5)浓度、全国PM_(2.5)导致的过早死亡等数据,对我国交通源所致的大气污染及健康负担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由于交通源排放贡献的PM_(2.5)的年平均浓度为1.49μg/m~3,估计导致的过早死亡总数约11.69万人。交通源排放所致的健康负担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等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的地区。我国一方面需要实施更为严格的减排措施,持续控制交通源的排放量;另一方面,除了京津冀等发达区域,也需要加强对人口密集区域(如河南、山东等地)的机动车污染控制,以减少交通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