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本讲涉及的三种方法,同K-Ar、Rb-Sr和U-Th-Pb法一样,都是利用天然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定律来进行地质年代测定的计时方法。放射性核素~(40)K、~(176)Lu和~(187)Re通过β~-衰变,分别转变成稳定的~(40)Ca、~(176)Hf和~(187)O_s。因此,~(40)K-~(40)Ca、~(176)Lu-~(176)Hf和~(187)Re、~(187)Os体系在封闭条件下服从于: D~*=N(e~(λt)-1)式中D~*为经过衰变时间t后在体系中积累起来的放射成因稳定子体的原子数,N为经过衰变时间t后剩下的放射性母体原子数,λ为衰变常数。这样,只要我们  相似文献   

2.
<正> 最近几年许多工作者发现火成岩全岩样品中δ~(18)O与~(87)Sr/~(86)Sr初始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有些关系已综合于图1中。这些关系的重要性在于,地球上这两个同位素系统中的变化是由完全不同的机理所造成的。岩石变得富~(87)Sr是由于加入了由~(87)Rb衰变产生的放射成因锶;主要富集~(87)Sr的储藏库是古老的大陆岩石或由此衍生的沉积物。大陆或洋壳的沉积岩富含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小规模地(岩石成因问题)以及大规模地(地质力学问题)探索地球的化学演化过程,业已证明,放射成因同位素是极其有效的工具。近年来,利用钕同位素作为地质追踪剂的结果表明,多追踪剂技术比单一的追踪剂技术优越得多。Nd和sr同位素之间的负相关性与Pb—Sr同位素之间的非相关性不同,因而给地球的化学演化提示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这些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需要有更多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质追踪剂,以便对地球演化方面的普遍性问题提供新的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就是锇同位素。~(187)Re通过β~-衰变为~(187)Os,其衰变常数约为1.6×10~(-11)年~(-1)。铼与锇都是亲铁-亲铜元素,因此有人认  相似文献   

4.
梅毅  漆亮  赵正 《地球与环境》2018,46(3):245-250
为降低温室效应气体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全球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在汽车中引入铂族元素(PGE)催化剂,其释放的Pt、Pd和Rh等元素在城市道路尘土和路边土壤中聚积,对自然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本文在贵州省贵阳市的主要交通路段采集了尘土和土壤样品,对样品中的铂族元素进行了同位素稀释-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铂族元素均高于未被污染土壤的背景值,而尘土样品中铂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土壤样品。其中Pt、Pd和Rh含量明显高于其它铂族元素(Ru和Ir等),并与Ru和Ir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汽车尾气催化剂的主要组成为Pt、Pd和Rh;高含量的Os具有低的~(187)Os/~(188)Os比值,表明Ru、Ir和Os也源于汽车尾气催化剂,可能是以杂质的形式存在于汽车尾气催化剂中。  相似文献   

5.
<正> 在同位素地质年龄计算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常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由于它的不一致性,就会使同位素组成完全相同的样品得出不一致的年龄值。例如λ~(40)K_e=0.557×10~(-10)年~(-1)与λ~(40)K_e=0.585×10~(-10)年~(-1)相比较,用前者计算的年龄要比后者大5%左右。这种不一致性必然会造成同位素年龄数据在应用上和对比上的困难。世界各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工作者曾试图建立国际统一标准,经过多年努力现已趋于一致。这是一项重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40)Ar-~(39)Ar计时技术的建立是K-Ar法理论和技术上的一次重大进展,使K-Ar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与常规K-Ar技术比较,~(40)Ar-~(39)Ar技术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象:分析灵敏度高(用样量少);分析误差小,精度高;不必进行K的分析;不需要稀释剂等。而最突出的优点是:利用~(40)Ar-~(39)Ar  相似文献   

7.
<正> ~(40)Ar/~(39)Ar计时是K-Ar法计时中的一种最新技术方法。它和体积法、~(38)Ar同位素稀释法,以及幔中子活化法一样,最终都遵循着K-Ar地质年代学的基本方程,根据母体~(40)K和子体~(40)Ar计时。但是,~(40)Ar/~(39)Ar法与其他技术方法不同的是采用快中子照射被测样品,把样品中部  相似文献   

8.
艾-达什瓦湖深成侵入体位于加拿大地盾苏必利尔构造区安大略省西北部,为一方辉安山岩套富锶长英质侵入体。较深部的Ca-Na-Cl型地下盐水的~(87)Sr/~(86)Sr比值的变化范围较窄,在0.7057~0.7070之间,与斜长石的~(87)Sr/~(86)Sr比值类似,但不同于钾长石、黑云母和全岩的~(87)Sr/~(86)Sr比值。这表明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是斜长石与水相互作用的结果。裂隙矿物石膏和方解石有相似的~(87)Sr/~(86)Sr比值,说明这两种矿物是由类似于现存深部地下水溶液晶出的。浅层Ca-HCO_3型地下淡水的锶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范围较大(0.7065~0.7228),表明它们来自上覆土壤中的矿物。该地下盐水的研究结果与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是一致的,表明斜长石比其他硅盐酸造岩矿物溶解得快。这些结果可用来研究大多数位于硅酸盐母岩中的卤水。  相似文献   

9.
采用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对ABEI-H_2O_2-Cr(III)发光体系进行了研究,并用于天然水Cr(III)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本法的线性范围为1×10~(-10)g/ml—8×10~(-6)g/ml,检出限为4.5×10~(-11)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1%.  相似文献   

10.
<正> 长石作为自然界主要的造岩矿物,国外研究甚多。但长期以来,因其屡屡产生不可信的K-Ar和~(40)Ar-~(39)Ar年龄而令许多研究者望而止步。尽管如此,却仍有不少学者对长石~(40)Ar-~(39)Ar计时适应性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孜孜以求,从不同的角度对长石~(40)Ar-~(39)Ar年龄谱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然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大宝山铜矿是雪龙山成矿带规模较大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床。文章通过对该矿区黄铜矿+石英+方解石+菱铁矿矿脉中白云母进行~(40)Ar/~(39)Ar定年,获得白云母~(40)Ar/~(39)Ar法年龄为26±2.5 Ma,代表大宝山铜矿的年龄;H、O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是以大气降水为主并含有部分岩浆水的建造水;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主要金属矿物的δ34S值为-5.4‰~+1.3‰,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C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地幔,并受大气降水影响。根据围岩蚀变及围岩中Cu丰度等特征,推断大宝山铜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新疆核试验场周围地区9个调查区17种主要食品中~(90)Sr、~(137)Cs含量分别为1.1~72.3,0.3~40.7×10~(-2)B_q·Kg~(-1);3个对照区分别为1.6~68.4,0.6~27.4×10~(-2)B_q·K_g~(-1)。两地区同类食品中~(90)Sr、~(137)Cs平均含量基本一致。调查区~(90)Sr、~(137)Cs所致成年居民有效剂量当量值分别为2μSV(集体剂量当量为30.0人· SV);0.3μSV(4.5人· SV)。对照区分别为2.2μSV(集体剂量当量为20.9人·SV);0.4μSV(3.0人·SV)。可见我国核试验产生的~(90)Sr、~(137)Cs对核试验场周围地区食品没有造成明显的局部污染,所致居民剂量当量负担仅为我国天然外照射所致年有效剂量当量(952μSV)的0.2%和0.03%。对该地区的广大居民健康不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基于设计计算书中的玻璃固化体包容核素数据,自编程序计算了~(239)Pu、~(237)Np、~(241)Am和~(238)U几个包容量较大的典型核素在玻璃固化体中的迁移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完全释放情况下,长效α核素~(238)U的释放速率是最大的,在10~(-3)g/a这个量级上;在部分释放情况下,~(239)Pu、~(237)Np、~(241)Am和~(238)U核素的释放速率在10~(-10)g/a量级上;10万年这个时间尺度内,半衰期较短的~(239)Pu和~(241)Am需要加以关注,其释放率都在10~4 Bq/a以上。  相似文献   

14.
S(Ⅳ)在活性炭——水溶液体系中的催化氧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活性炭模拟烟炱,研究了在非缓冲和缓冲水悬浮液体系中S(Ⅳ)的催化氧化动力学。发现反应分二步进行,第一步是快速氧化过程,第二步是慢速氧化过程。第二步反应对碳浓度为1级,对S(Ⅳ)浓度为0.58级,对氧浓度为0级,当pH≤7.36时,反应速率与悬浮液的pH值无关。测得了非缓冲和pH≤7.36的缓冲体系中的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等于5.45×10~(-6)mol~(0.42)·l·g~(-1)·s~(-1)和1.12×10~(-5)mol~(0.42)·l·g~(-1)·s~(-1);活化能Ea分别等于76.2kJ.mol~(-1)和35.0kj·mol~(-1)。比较了几种不同活性炭的催化活性。反应机理可用Freundlich吸附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15.
在酸性条件下,盐酸林可霉素(Lincomycin hydrochloride,LCHC)对Ru(bipy)_3~(2+)-Ce(Ⅳ)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且化学发光强度随着LCHC浓度增加而增加,由此建立一种Ru(bipy)_3~(2+)-Ce(Ⅳ)化学发光体系快速测定LCHC的新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与LCHC的浓度在1. 0×10~(-6)~1. 0×10~(-3)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 999 01,方法检测限为3. 0×10~(-7)g/m L(3S/N)。对5. 0×10~(-5)g/m L的LCHC 11次连续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 0%。并将建立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应用到3种环境水体(南明河水、雨水和自来水)中LCHC的检测。环境水体中LCHC检测结果的RSD在1. 7%~5. 2%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6. 7%~106. 7%之间,结果准确可靠,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采用观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并查阅大量文献,系统分析了北京市SO_4~(2-)时空分布、转化及来源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北京市SO_4~(2-)年均浓度在8.85~25.13μg/m3;2013年北京市SO_4~(2-)浓度整体呈现出重污染日>冬季>春、秋季>夏季的特征,日变化上SO_4~(2-)浓度呈现双峰型分布,空间分布上SO_4~(2-)浓度呈南北梯度分布特征;2013年北京市SOR年均值在0.36~0.44,重污染日SOR平均值在0.40~0.46;2013年北京市年均SO_4~(2-)本地、外来源、背景及边界条件分别贡献34%、57%、9%;重污染日SO_4~(2-)本地、外来源、背景及边界条件分别贡献18%、77%、5%;外来源对北京市SO_4~(2-)浓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陆溢流玄武岩系所呈现的δ~(18)O、~(87)Sr/~(86)Sr初始比值(R_0)和SiO_2三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通常归因于地壳的混染作用。在已经经历了偶合的同化-分离结晶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花岗质陆壳是混染物)的大陆溢流玄武岩中,R_0反映混染作用的程度,并且与反映分异程度的 SiO_2呈正相关关系。由于火山岩富集~(18)O的能力部分地取决于其含硅量,因此喷发后发生的蚀变作用会使具一定SiO_2含量范围的一个岩系中呈现出SiO_2与δ~(18)O的正相关关系。所以,经历了同化-分离结晶作用,又遭受喷发后蚀变作用的岩系,可能呈现出δ~(18)O、SiO_2和R_0三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于是,由这些岩系的δ~(18)O数据可能会得出高度混染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激光用于~(40)Ar/~(39)Ar方法直接测定硫化物矿物年龄的某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9.
王玫 《环保科技》2001,7(2):40-41
研究了镉(Ⅱ)—碘化物—罗丹明6G高灵敏度显色体系,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Cd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阿拉伯胶存在下,镉(Ⅱ)—碘化物—罗丹明6G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0×10~6L·mol~(-1)·cm~(-1),镉(Ⅱ)的质量浓度在0~2.0μg/25 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D201(Cl型)树脂的离子交换作用,将[Fe(Ⅱ)EDTA]~(2-)嫁接到树脂骨架上,并以此研究该树脂对NO的吸收过程和脱除效果.主要考察了D201(Cl型)树脂嫁接[Fe(Ⅱ)EDTA]~(2-)过程中[Fe(Ⅱ)EDTA]~(2-)负载量、EDTA与Fe~(2+)物质的量比、络合液p H、抗氧化剂复配体系等因素对改性树脂脱除NO的影响.结果表明,D201(Cl型)树脂负载[Fe(Ⅱ)EDTA]~(2-)能够有效地脱除NO,树脂表面残留的络合液在脱除NO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为NO进入树脂内部反应提供了通道;NO脱除效果随着[Fe(Ⅱ)EDTA]~(2-)负载量的增加而提高,70 g树脂饱和负载量为12.5~15.0 mmol;当络合液EDTA与Fe~(2+)的物质的量比为1.5、p H=6时,得到的负载[Fe(Ⅱ)EDTA]~(2-)树脂脱除NO的效果最好;烟气中的氧气对NO脱除效果影响极大,加入0.02 mol·L~(-1)抗坏血酸的复配体系能够较好地减缓氧气的影响;红外分析结果证明,[Fe(Ⅱ)EDTA]~(2-)和SO_4~(2-)一起参与了树脂离子交换过程;BET分析表明,D201树脂负载前后孔结构没有变化,树脂的大孔结构提供了较大的NO吸收接触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