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海拾贝     
液态氮清除水面浮油 美国弗吉尼亚洲兰利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明一种迅速而又方便的清除水面浮油的新方法:把液态氮喷洒在水面飘浮的石油上,使其冻结成颗粒,然后再将它聚集后运走。可用于冻结化学废物和漂浮的垃圾,而对脆弱的海洋生物却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海面浮油污染一般采用围油栏及海面清扫船清除污染,也有用化学消油剂或其他吸油材料来净化水面,例如日本的多孔性软陶瓷材料和英国 O.M.I 公司的亲油、疏水性油拖把等。该研究利用羽毛具有吸附、毛吸管以及粘附作用。将鸡毛与大麻纺成鸡毛绳或鸡毛油拖把,清除水面浮油(特别是重油、机油以及油漆等)的污染效果显著,与英国 O.M.I 公司的油拖把效果和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3.
开昭56—81110 罔之上域寻 采用氟系溶剂进行油水分离的方法 用氟系溶剂作为含乳化油的含油废水的处理剂(破乳剂),在防止油污染的同时回收利用油分。 开声56—161805 日本工业株式会社 油水分离方法及油水分离装置 前处理槽是个开口容器,设有浮子的浮子阀浮游在被处理水的中间,由浮阀将浮游在被处理水面的浮油和水一起抽吸到分离槽中,在分离槽的前半部分有吸油器,该吸油器下部沉没在油水混合物的下半部,吸油器可自由旋转。  相似文献   

4.
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发明一种利用超声波处理海上漏油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安装在船舶上的超声波发生器向浮油海区发出强大的超声波,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油粒在水体中发生频率为1000到1000000赫的微幅高频振动,其加速度高达100000g。分散在海面的石油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海上石油开采和船舶运输业的发展,在进行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难免发生石油溢出造成污染海面的事故。为了减少和清除海面油污,保护海洋环境,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寻求和发展海面围油、收集和清除的手段与技术。目前,各类围油栏、撇油器、扫油臂和浮油回收装置已在一些国家的港湾、石油钻井平台得到配备和使用,各种消油剂、凝聚剂和吸油材料得到相应发展。一些国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方法来清除海面溢油和石油污染,并已  相似文献   

6.
一、油回收船和油回收器的定义 油回收船和油回收器是处理溢油事故的主要器材。油回收船指本身具有回收水面溢油能力不必依靠其他设施的动力船,它具有捕集、贮存和运送油三种功能。油回收器是指能在水面捕集浮油的机械装置,它只具备集油、贮油、移油这三种功能中的一种或二种。油回收船和油回收器的能力各国有不同规定。日本制定的标准为:油回收船自力推进,航速30km/h  相似文献   

7.
1985年我局从日本引进了一套水面浮油回收装置,该装置的关键部分是漂浮泵。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完全实现了漂浮泵的国产化,而且由漂浮泵发展派生出另外三个新产品,形成了SQ—I系列浮油回收装置,现已投入批量生产,开始应用到油田、港口、工厂等单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结构简单而且效果良好的,能够吸附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油或者其它飘浮物质的设备。这种设备造价低廉,它是由一个安装在浮体上的贮油舱和一个安装在浮体上的环形输送带组成的(输送带最少要安装一个)。 港区,海洋或者河流中发生的意外的漏油、跑油事故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一定范围内油粘附到码头护木或者某些码头桩柱上,那么这个问题就更难以处理。因此,人们  相似文献   

9.
最近,瑞士的国际科技研究中心发表了一篇关于将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清除水面油层的新技术的文章。其内容主要是利用一种特殊的乳化剂,对漂浮在海水或淡水上的油层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转化为无毒害的可溶解于水中的微乳状液。然后,再利用一些可使浮油残余和微乳状液及乳化剂残余降解的微生物加以处理,防止漏油事故对水体的污染问题。据该中心报道,这种方法清除漏油的降解作用,其速度要比一般在水体表面清除漂浮油层的过程快约十亿倍;而且在微乳状液的降解过程中,所有成份都可被转化成无毒的生物量,并不产生二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危害。  相似文献   

10.
褚家成 《环境科学》1980,(5):62-66,47
溢油处理剂是消除海上油污染的一种化学药剂,其种类较多。目前各国使用较多的是乳化分散型,即将油膜乳化分散在离水面深度三米以内的水域中,微小的油粒易被水中的溶解氧氧化,被微生物降解,从而加快  相似文献   

11.
浮沉式围油栏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上事故性流出油的处理至今尚无完全可靠和有效的技术措施,特别是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处理外海的流出油事故更为困难。目前,一般现代化港口都已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应急和预防器材;以防止船舶和港口流出油事故的发生。其中以围油栏和回收油器材最为常见。围油栏是防止流出油扩散、侵入和便于回收处理用的器材,在欧美称之为油栅(Oil Boom)或油障(Oil barrier),日本称之为栏油栅( )。围油栏主要有三种型式:①浮上式一设有固定浮体或气囊,使围油栏浮于水面以利港口码头泊位和海上流出油事故的预防或应急处理之用;②浮沉式一平时沉于海底、工作时浮于水面,  相似文献   

12.
国外点滴     
新型海上吸油器 瑞典研制成功一种新型高性能吸油装置,这种装置一分钟能回收浮油十三吨。 吸油器的特点是有水平转动的转筒,转筒中安装了不需要真空的螺旋泵,借以吸附浮油。 转筒的直径八点五米、长二点五米。转筒上开一条沟,沟集中到中心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小面积溢油后的浮油回收问题,英国、马克、格列戈尔”公司研制了一种多功能油回收船。这种船平时可作一般的工作船用。有火警时,可作为消防船用,当在港池、锚地等出现小面程溢油时,可用来回收水面浮油。该船长14.95米;宽5.31米;船速10节。由二至三人即可操作,作油回收船时,每小时可清洁6000平方米的水面。回收石油借助于船尾部左右舷  相似文献   

14.
国外点滴     
国外点滴油轮在韩国近海触礁据报道.7月23日,一艘油轮在强台风的袭击下在韩国南部近海触礁,并发生大面积的漏油现象.这艘名为“海上王子”、在塞浦路斯注册的油轮载有61万桶原油.它在搁浅后,船底被蹭破,发生漏油现象,浮油范围宽20米、长3公里.全球升温趋...  相似文献   

15.
把一个开敞式循环水槽安装在试验风洞中,借以研究下述情况下,风对水面浮油运动的影响:(a)水不流动,(b)水逆风向流动,(c)水顺风向流动。 在各种风速情况下,把各种粘度不冈的油注入风洞中水槽的上游端,观测其运动情况。 研究了水面风浪的形成,建立了有效波高与水面以上气流粗糙度影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聚油剂凝油剂在海上溢油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上溢油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溢油事故发生时,海洋的水文、气象、以及事故发生的地点等环境因素又会千差万别。因此海上溢油的治理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经常需要多种方法(机械方法、化学方法)的有效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这到满意的治理效果。 海上溢油化学处理剂主要包括消油剂、聚油剂和凝油剂等,它们各具特点,在溢油治理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一下聚油剂和凝油剂在溢油治理中的某些功能。 聚油剂(Oil collecting agent,Oil herding agent,Surface tension modi-fier)又称化学围油栏(Chemical fence),属表面活性物质,它在水面上的扩展压比油在水面上的扩展压(Spreading pressure)要大得多。其作用为:  相似文献   

17.
化学消油剂及其对海洋异养细菌丰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消油剂亦称乳化分散剂,或广义地称之为石油处理剂。它是当前广泛应用海上溢油处理的一类化学药剂。 早在60年代,世界上一些国家就开始应用消油剂处理海上溢油,但由于最初使用消油剂处理海上溢油时,只注重了消除油污的效果,而没有足够重视对海洋生物的毒性影响,所以曾一度给消油剂处理海上溢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例如,1967年在英国的兰茨恩德海面的七石礁,“托里·卡尼恩”号油轮搁浅,海上溢油达10万吨。为了处理这样大量的溢油,当时曾使用相当量的“消油剂” (确切地说应是“洗净剂”)。但由于这种“消油剂”对海洋生物毒害较大,造成有些海区甚至成为无生物区,为此,英国海洋生物协会等进行了大规模  相似文献   

18.
围油栏是重要的油污染防除器材之一。日本“防止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法”、“防止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法施行规则”及其它有关法令,对围油栏的种类、规格、性能、贮备等都作了具体规定。 一、围油栏型式承认制 为了排除质量低劣的产品,规定最低的保有义务,日本对围油栏等油污染防除器材实行型式承认制。《防止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法施行规则》第三十三条规定“制造或引进围油栏、溢油处理剂及吸油材料者,其每种型式都要接受运输大臣的型式承认”。 根据此项法规,日本从1975年12月开始对围油栏进行型式承认工作。船舶局检测课资料表明,1975年12月10日-1979年5月30日,运输大臣对高阶救命器具、中村船具工业、石桥轮胎、三菱电机、住友电气等17家厂商80种围油栏进行了型式承认(表1)。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三菱石油公司和埃特茨科公司共同开发了机床等产生的油性切削油分离回收装置。该装置除供使用水溶性润滑油的机床与油溶器内油的分离回收外,还可用于污水处理装置的油水分离槽中浮油的回收。浮油分离回收装置@张济宇  相似文献   

20.
本报告对围油栏设计的整体要求进行了分析,特别对“特罗依尔”围油栏系统的预期效果作了验证。报告继续评述了在不同的海浪工况和风速条件下进行海上扩大试验时所取得的实践经验和所观察得到的结果,并对设计思想中所假设的性能在实践中所体现的程度作了评价。其结论是:围油栏已取得很大成功,并能期望易于对该围油栏进行大批量生产。围油栏性能良好,并能极其满意地便于操作。非充气式围油栏的储运容器是很小的。与围油栏装在一起的集油井看来是以能导致有助于围住浮油的还样一种方式控制着水流通过该系统,不过这一点还有待讨论。在所进行的这些试验中,使用少量试验浮油势必使得通过该装置集油井后部的浮油回收量有所减少,不过一般认为这一点是次要的,因为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回收浮油。围油装置将和回收方法一起作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