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博任 《环境》2007,(8):52-53
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寻求和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它们如何被人类开发利用?开发的潜力有多大?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由能源造成环境污染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迫使人们积极开发和利用新的清洁能源.清洁能源通常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可再生、不产生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相对常规能源(矿物能源)而言,清洁能源因其具有的可再生无污染的特点,将成为未来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消费日益剧增,使全球能源供应越来越紧张,人类长期传统使用的煤炭、石油燃料逐渐匮乏,直至枯竭.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考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的途径十分广泛,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生物能等.然而,太阳能是各种能源中最重要、最丰富、利用最广泛的基本能源,是节能环保的新型能源.太阳能不仅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实现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化石能源的严重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西藏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问题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要想尽早结束西藏点油灯、烧牛粪、草坯的落后状态更离不开能源的开发、利用。西藏地区的能源是很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比比皆是。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地热能,它在西藏不仅分布广、贮藏量大,而且其开发利用受季节影响最小。为此在地热田的开发利用方面,西藏居国内  相似文献   

5.
长沙浅层地热能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层地热能属于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与试验,对长沙浅层地热能开发进行适宜性评价,估算了浅层地热能热容量、可利用资源量以及开发潜力,讨论了其经济、环境效益。实测长沙浅层地温梯度介于0.69 ℃/100 m~1.98 ℃/100 m,平均为1.40 ℃/100 m。浅层地热能总热容量约3.34×1014 kJ/℃,可利用资源量达3.55×1014 kJ/a。研究区第四系松散岩类沉积物厚度较薄,对浅层地热能储量几乎没有影响。长沙适宜选择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开发浅层地热能,其适宜区面积占62.6%,较适宜区占33.9%。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冬、夏季换热功率分别为1.25×107和1.66×107 kW,开发潜力分别为(4.22±0.31)×105 m2/km2和(3.82±0.17)×105 m2/km2。据估算,浅层地热能开发可为长沙节省标准煤1.21×107 t/a,减少CO2排放约2.89×107 t/a,并减轻大气污染。发展浅层地热能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为长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环境、社会这三个关键要素,它的实现是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状态、压力、响应三大类描述性指标和反映描述性指标相互作用及指标数值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的评价性指标组成.  相似文献   

7.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IWBCSD)2008年8月21日报道 美国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建议在纽约大力发展可循环能源项目,其中包括在城市大桥上安装风力发电机。在高楼大厦上安装太阳能采集板,并充分利用潮汐能、地热能以及核能。布隆伯格在此前内华达州组织的拉斯维加斯清洁能源市长高峰会议上公布了他计划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正> 在这工业突飞猛进,能源短缺之际,地热能之开发与利用业已举世瞩目。1978年,地热能的探测,继续以较低的水平发展。然而,极大多数国家决心极力开发地热能以补充 煤和石油燃料之不足。那些没有其他能源的国家对于开发地热能尤为急切,但在拥有丰富的矿物燃料的国家,对于这项工作也决非等闲视之。美国是依靠私人工业开发地热资源的唯一国家。石油、矿产工业部门着眼于开发可用于发电的高温  相似文献   

9.
浅层地热能分布广泛,资源储量巨大,但由于受岩性、埋深、气候和人类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地制宜地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异常复杂。根据浅层地热能点状调查数据,结合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构建了区域浅层地热能的多源信息系统。该多源信息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以用户较多的Windows主流操作系统作为系统运行平台,数据库选择性能优越、稳定可靠的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作为后端数据库,GIS平台采用地矿行业使用的MapGIS平台,前端数据录入系统采用快速开发工具Delphi作为主流开发工具,数据管理和分析应用系统则采用Visual C++6.0开发,并应用Delphi组件技术和ActiveX控件技术实现软件系统的开发,最终可实现对浅层地热能调查数据的点状采集和管理,区域上自动生成所需的各种成果图件,对研究区地热能资源适宜性进行评价分区。该多源信息系统的构建能够为区域浅层地热能调查的多源数据搭建面向对象的综合管理平台,并能快速、有效地完成浅层地热能资源适宜性评价分区。  相似文献   

10.
论贵州喀斯特石质山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提出的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思想,它特别强调了人口、资源、民发展的协调性。贵州喀斯特石质山地无论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方面有其特殊性,搞好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以生态可地续发展为基础,宏观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背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增加可持续发展人材教育的投入,切实做好可持续发展的行政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推广浅层地能开发技术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日凤  李娜  王勇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6):147-149,179
利用热泵技术开采浅层低温地能(热)来满足农村供暖(冷)的需求,同时实现供暖(冷)区域的零污染排放。2007年开始在宁安市渤海镇进行试点建设,带来了可观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对改变能源结构,资源的高效利用、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持续利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浅层地能(热)的开发、利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暖通行业能源利用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进程中,各国普遍面临着能源瓶颈.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在人类消费的能源结构中占比逐渐降低是一种趋势,各国将关注点放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才是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正在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方面处在世界前列,很多发达国家也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开发成本较高,所以政府需要给予支持政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行配额制是比较可行的,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绿色交易、创新融资机制以及进行财政倾斜等相关制度设计,确保可再生能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important for energy systems change, because they can either facilitate or hinder transitions toward more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This article analyses how bioenergy options have been framed in Finnish policy strategies and how the framing has changed over time. The empirical material includes the content of 15 government programmes and nine national energy/climate strategies. On the basis of this assessment, both the link between bioenergy framings in strategies and the actual transformation of Finnish bioenergy systems are explored.On the basis of bioenergy framings,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polic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support for domestic energy sources in 1979-1991, support for wood- and industry-based bioenergy in 1992-1998, and diversified bioenergy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 in 1999-2010. For two decades, primarily wood-based bioenergy was supported despite alternativ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occurring elsewhere. After the turn of the millennium, the importance of climate policy increased and alternative bioenergy sources were raised on the government policy agenda, also resulting in some new policy instruments. Rather than adopting a visionary outlook to guide system transformation, climate and energy policy has strengthened those technological options that have been selected elsewhere. If public policies are to enhance the shift toward low-carbon,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they would need to be more comprehensive, be more consistent over time, and emphasise energy use more.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光催化技术可利用太阳光能对水体中的多种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光催化技术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资源,氧化能力强.适用于广谱有机物,能使难被一般氧化剂氧化、又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降解.是当前太阳能利用及水污染控制方面开辟的前沿领域.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本文以溶胶-凝胶法、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煅烧沉淀法等多种方法制备光活性二氧化钛膜。  相似文献   

15.
探索新时期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上可持续发展新的战略取向,并且正通过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国际合作与贸易方式的转型,以及管理、政策、技术的组合与创新形成新的发展和竞争格局。中国由于长期高速增长和巨大的社会经济规模,不仅使其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异常复杂,而且其问题与全球性问题的结构具有一致性。经过过去20年的努力,中国在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面临各种新的挑战。未来5-10年,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应以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为主线,通过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效率和总量、计划与市场、制度与技术、国内与国际相结合,寻找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是结晶体、玻璃体及少量未燃碳组成的一个复合结构的混合体,是新发现的、数量巨大的、非常重要的矿产资源。资源化利用粉煤灰,既能够化解粉煤灰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又能够将其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源加以开发,制作多种实用性产品,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能减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生产和消费相当惊人的发展中国家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意义深远。鉴于中国的基本现状,应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公众参与四种途径来实现节能减排,力促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油田产出水型地热资源利用探讨——以大庆油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的油田在油气生产中携带的大量热能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论文以松辽盆地北部的大庆油田为例,根据含油气沉积盆地中地下赋存的载体不同将地热资源分为纯地下水型和油田产出水型地热资源两种。通过分析热源的形成机制,调查油田产出水型地热资源的利用现状,统计出大庆油田年油田产出水量为3.98×108 m3,按照利用10 ℃温差的热能计算,相当于56.95×104 t标准煤的能量,潜力十分巨大,并比较了油田产出水型地热资源热泵供暖与传统锅炉供暖的设备成本和运行费用,以15 a为周期稳定运行可以节约572×104元,经济效益也较为可观,而且地热资源清洁、环保、可循环利用,在油田实际生产中可广泛应用于生活设施等建筑的供暖,以及原油集输伴热等流程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那曲-拉萨段)地热资源的调查,发现该段在直线距离不足240km,离铁路最远不超过55km的区域内,出露的地热显示区(点)近40处,目前开发利用的有5处,开发率不足13%,开发利用方向主要为洗浴和发电。通过对沿线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研究,得出沿线地热能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开发利用不合理;(2)综合利用率低;(3)环境地质问题严重;(4)深部地热资源勘探不足尤其是高温干热岩的勘探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