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深夜追凶 4月11日晚22时,华安交警“122”报警台电话骤然响起,群众报称在华安城关加油站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人当场死亡,肇事车辆逃逸,车号不详。 相似文献
3.
张新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6)
针对传统交通事故动态分析法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查中投入高、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笔者在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逻辑学、系统科学、社会学、心理学、情报科学相关原理,动态分析交通事故现场的痕迹、车辆行驶轨迹、道路交通环境、警情综合信息、驾驶人行为与逃逸心理,以及受害者损伤特征,准确掌握车辆或驾驶人局部特征,从而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精确的查缉信息,使警务行动实现精确用警、快速反应和精确打击的目标。笔者给出了利用动态分析法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流程和步骤;指出提高办案水平,迫切需要加强警务信息和社会信息的有效融合,研发专门系统,强化信息研判。 相似文献
4.
加大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研究和防范对于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实践中,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造成了两个方面的重大危害:其一,对被害人因丧失抢救时间而未能避免死亡的后果和情节对人的保护造成极大的威胁;其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对案件的侦破等也造成极大的侵害。为此,1997年的刑法典在第133条特别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相似文献
5.
现场只留下2.5公分的刮擦痕迹,肇事后,肇事司机企图“瞒天过海”,证据被毁后,经过六个昼夜的排查,厦门高速交警仅凭一小块反光膜为死者昭雪,最终把肇事者送进看守所。 相似文献
6.
交通肇事犯罪一直以来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重点打击的行为。而最高人民法法院于2000年出台的一份解释,引出了一些无法逾越的理论问题,使执法者无法理解。为此,笔者试结合实践就交通肇事逃逸有争议的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8.
日前,莆田市秀屿交警大队通过群众举报,将藏匿在广西的一交通事故逃逸者抓捕归案。这是当地警方设立交通事故逃逸案有奖举报以来,抓获的第17个交通事故肇事嫌疑人。 相似文献
9.
恶意投诉交警的行为如何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我是一名交通警察,在执勤中查处违法驾车的当事人李某。李某为发泄心中的怨愤,于次日到市公安局督察队和市检察院投诉,竟然捏造事实恶意投诉,称我酒后驾车追赶并动手打了他。督察部门对此事展开调查后,结查我并没有酒后驾车,也没有打他。该当事人最终承认了恶意投诉我的事 相似文献
10.
11.
9月12日凌晨5时许,石狮市石永线杆头路段发生一起二轮摩托车被厢式货车从后面追尾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厢式货车逃离现场。 相似文献
12.
13.
14.
16.
17.
18.
19.
编辑同志:我单位有一职工骑自行车上夜班,快到单位时发生车祸,肇事车驾驶员逃逸,伤者已报警。交警出具证明发生交通事故,但没说谁的责任。现其要求认定工伤,这样可以认定工伤吗?河北邯郸郑硕郑硕先生:如果交警己有证明而且是肇事驾驶员逃逸,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