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宇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他这样描述所看到的地球:"它是个蓝色大水球!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作水球。"地球表面积的71%被海洋占据,地球上近80%的生物生活在海洋中。海洋是生  相似文献   

2.
环境大地震     
浦玉生 《环境》1994,(9):4-5
我们这一代人是首先从太空中看见自己星球的人。这是一个蓝色微小的球体,一个密闭脆弱的系统,当废水、毒气、垃圾、噪声逼迫小鸟无法逃离地球时,人类就不能不为自己的生死存亡发出紧急呼吁! 可以说,环境污染带来的可怕后果,决不亚于一声大地震……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从太空上遥看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时,我们发现水才是它名副其实的主人.水覆盖了它70%的表面,占据了它3/4的体积,分担了它1/2的重量,如果我们把这些水平铺在地球表面,足足有70米深.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大部分是海水,维持我们生命的淡水还不足地球总水量的3%.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从太空上遥看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时.我们发现水才是它名副其实的主人。水覆盖了它70%的表面,占据了它3/4的体积,分担了它1/2的重量.如果我们把这些水平铺在地球表面,足足有70米深。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大部分是海水,维持我们生命的淡水还不足地球总水量的3%。这其中便于被人类利用的又少之又少,仅仅是占淡水总储量0.3%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存在于固体冰川以及深层地下水中的大部分淡水.目前还很难被人类利用。  相似文献   

5.
谁都不曾预料到,浩淼的太空已不再是那个“玉宇无尘”的清洁之地,垃圾随着人类足迹从地球一直蔓延到外太空,成为以几何数量繁殖的潜在“杀手”。  相似文献   

6.
翻开桌上一本国外刚刚出版的《走向太空画册》,一幅幅太空景观图和雄心勃勃的地球人在茫茫太空中寻索的照片展现在眼前,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但当我看到从太空中观察到满目疮痍的地球时,才发现人类自己的大本营——地球并不安全:飓风、海啸、山火、洪水、旱灾、污染……种种灾害在地球各个角落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地球上几乎已没有一块净土,每一寸土地都隐含着祸患,而灾害的重灾区中赫然印着“CHINA(中国)”。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这是联合国环境署制定的199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20世纪中叶,人类登上月球,从太空中第一次鸟瞰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历史学家最终将会发现,这一事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要比16世纪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还要巨大。从太空中,宇航员看到的是一颗小小的蔚蓝色星球,它是那么美丽,又是那么脆弱……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这是联合国环境署制定的199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20世纪中叶时,人类登上月球,从太空中第一次鸟瞰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宇航员看到的一颗小小的蔚蓝色星球,它是那么美丽,又是那么脆弱……。300万年前,人类在地球上诞生时,这颗行星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生存的“伊甸园”,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人类就企图主宰地球,驾驭自然。10000年前的农业革命,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人类历史上,由于农业文明发展不当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从而使文明衰落的例子屡见不鲜──古巴比伦王国的衰落,玛雅文明的消亡,富…  相似文献   

9.
石油成因     
几十亿年前,地球的大气主要由CO_2和从太空中不断飞进来的H_2所组成。CO_2和H_2受到热的地球表面上还原状态的Fe、Co、Ni等的催化,就变成了H_2O和CO。  相似文献   

10.
邹晶 《世界环境》2006,(2):10-10
从太空看,地球是一颗晶莹剔透的兰色星球,之所以呈兰色,是因为它表面积的97%以上是海水,淡水占到2.5%,因此人们也把地球称为“水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