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资源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城市生态因素中的水环境发展承载能力和污染承载能力基本决定城市的规模和产业结构,科学的水资源规划应以生态的良好为目标,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统一规划,利用价格尺度实现水资源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城市水环境问题的胁迫要素,认为要将生态水利的发展观充分渗透到城市现代水利建设中。基于水质水量的联合调度,对城市水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基于当前城市已经形成的一定水利格局和水环境状况,认为科学管理城市水利设施更有现实意义。提出了闸门调控的理论框架和技术路线,研究了利用闸门调控改善城市水系环境质量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是资源型缺水城市,地表水遭到严重污染,已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导致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泉水停涌等一系列环境、生态、经济问题,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济南市发展的瓶颈因素.在对济南市水资源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客水资源调用与管理、水资源循环利用、合理制定水价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与此同时,由于人们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浪费严重以及城市供水价格不合理、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存在,致使水环境恶化趋势日益严重。针对城市水资源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应加强对城市水资源有效管理和保护的措施: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优化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价格机制应对水资源浪费问题衍4用科技手段,大力推进节水技术的发展;积极提高中国水环境发展的公众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水环境建设问题对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回顾以往水资源利用与城市水环境建设的实践,并以成都市水环境为例,发现包括上游河流水资源过度开发使下游河流生态受破坏;城市内水环境建设过多地填埋与覆盖原有水系河道造成城区缺水与污染隐患;城市上游优质水资源浪费;城市污水处理厂布局不合理,过多的集中在下游排放使纳污河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研究项目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现代化城市来说,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它不仅要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数量,而且要保证供水的质量合乎卫生标准,此外还要照顾到城市水利环境的影响和效益。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对当地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北方城市延吉市的剖析,提出我国城市合理开发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对策,即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加强水利建设,多种渠道开发水资源,提高区域供水能力;对地下水资源强化科学管理,限量开采,维持采补平衡;实施节水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域污染治理方案规划;建设以保护水源为主体的生态保护区,开展区际合作;进行区域生态水文过程的修复与重建等。  相似文献   

8.
定量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可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水资源状况,采用生态足迹法,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与承载力模型,研究了2014—2020年营口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营口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相对平稳,其中,农业用水生态足迹占比最高,居民生活用水、城镇公共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生态足迹总体缓慢升高,工业用水生态足迹下降明显,但有回升趋向。营口市水资源生态足迹远高于水资源承载力,表明出现了严重的水生态赤字现象,但水资源承载力波动上升与水资源负载指数逐渐下降,反映了近几年来水资源对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的支撑维系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水生态赤字现象有所改善,水资源压力有所减轻。营口市水资源承载力有所提升,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所缓和,但水资源生态安全形势依旧严峻,仍需加大调水与节水力度,优化水资源配置,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北地区多处于干旱气候带,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为实施西北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该区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地确定社会用水同生态用水的比例,积极保证生态用水,合理利用生态用水,注重生态用水的多重效益。结合西北干旱区实际情况,就这一地区生态用水的开发和利用做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建立了水资源生态足迹概念模型,确定了计算水资源帐户生态足迹所需的3个关键参数,即平均水资源产量、均衡因子和地区产量因子,计算了安康市1996—2007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引入水资源生态足迹压力指数、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累积水资源生态足迹等指标,利用水足迹模型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全面性和对比性。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可客观评价安康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情况,为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社会的深化,迫切需要解决生态服务的区域外部性问题。正外部性内部化是实现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协议补偿、生态商品、创建市场等方式。生态正外部性的价值可以通过生态要素的直接市场、包含于生态商品的间接价值以及基于成本—收益的生态补偿标准来确定,而现有的协议补偿标准多基于上游地区的保护成本,应将发展的机会成本作为参考依据。最后,从机制上将收益内部化转变为主体内部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收益主体分离带来的一系列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DPESAR框架的生态安全指标体系,选择辽宁省1995—2017年的面板数据,应用SPSS17.0和EViews6.0软件,建立生态安全演化与绿色经济发展关系的结构模型,研究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其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症结,进而构建最优控制模型,探讨二者之间的演化关系,依据辽宁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指标要求,模拟并预测辽宁省到2022年的生态安全与绿色经济发展关系的理想演化状态。结果显示:敏感指标的下降会造成生态安全的恶化。但是,通过政府的调控,消除暴露指标C(k)通过压力指标带来的滞后影响可以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调整后的生态安全影响因子对绿色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可以为辽宁省"十三五"的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态县建设指标包含三部分,即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这三个指标的完成需要政府、企业、公民的共同参与。经济实力弱、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较低、生态环境意识差、环境及资源承载能力较低、环境综合治理缺少投入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涞源县的生态县建设。只有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机制,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重点推动经济现代化建设,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全民参与生态县建设,才能加快涞源县生态县建设的步伐,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回顾鄂尔多斯盆地某地区石油开发以来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分析研究区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石油开发等经济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最大值合成法(MVC)对研究区1989—2010年植被覆盖度遥感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数据进行解译。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油开发以来,生态环境的变化特征能够反映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以及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对研究区制定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政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新疆绿洲经济带生态功能区划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新疆的生态环境建设、环境治理和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奠定扎实的基础,也为新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新疆沙雅县为例,根据沙雅县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特征,以《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及城市生态功能区划原理为指导,在新疆省级三级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对沙雅县进行第四级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共划分出9个四级生态功能区,并针对每个生态功能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建设、保护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生态保护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具有保护生存条件、保障生态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及生产力、保障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重要作用.因此,生态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前提、建设生态道德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措施只能减缓对环境破坏的规模、程度及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按照生态系统的自身特征恢复生态,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的生态性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消解危机,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长沙市作为旅游热门城市,近年来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发展迅速,而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只有旅游产业、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利用长沙市2007—2018年的数据,构建3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三者的耦合协调度,发现三者的发展状况和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状态,近年来生态环境略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长沙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环境科学的特点,立足于长远发展,从生态哲学角度分析了生态道德观对环境科学技术的重要价值。分析认为应用生态的观点来学习和研究环境科学,才能达到最大程度防治的目的;合理融入生态观念的环境治理技术有利于经济发展;生态道德观是环境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品质和环境科学发展的动力。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以生态道德观为指导的结论。另外本文从纵向和横向分析了生态道德观在指导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Since the adoption of EC Directive (85/337) in the UK in 1988,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certain proposed road schemes must be assessed before development consent can be given. This paper focuses specifically on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road developments. A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Statements produced for road development schemes is described, and the methods used to assess ecological effects are summarized. Many statements failed to provide the data necessary to predict potential ecological impacts, and very few attempted to quantify these impacts. It is suggested that ecological assessmen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earlier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new roads, thereby permitting more thorough assessments to be ma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