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多巴胺(PDA)改性硅藻土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铁镍双金属复合材料(硅藻土@PDA@Fe/Ni)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复合材料对BDE209的去除效果,获得最佳制备条件,分析了不同用量、污染物初始浓度和pH条件下复合材料对BDE209的去除效果,通过分析不同反应时间后的降解产物,明确降解途径。结果表明,Fe/Ni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硅藻土-PDA比例为1:1.1,负载体和纳米Fe的质量比为1:2,Ni的比例为5%。复合材料用量为12 g·L−1、初始浓度5 mg·L−1、溶液pH为5时,BDE209的去除率较高,为99.23%。降解初期高溴联苯醚产生,降解后期低溴联苯醚出现,同时体系中Br−的产生量与BDE209的降解同步,表明Fe/Ni双金属复合材料降解BDE209的途径是逐步脱溴。降解结束后,溶液中Fe2+、Fe3+和Ni2+浓度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限值,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
多溴二苯醚(PBDE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其无害降解技术是一个研究热点.PBDEs的降解方法包括生物降解、光降解、电解降解、零价铁(ZVI)还原降解、Fenton试剂氧化降解等.其中,零价铁因其优良的还原性能,被逐渐应用于PBDEs等POPs的还原降解,但零价铁因比表面积小、易团聚、易氧化等缺点,需通过改性以改善其降解效果.本文重点从减小铁颗粒粒径、应用搭载系统、加入活性金属、添加表面活性剂、使用辅助手段(超声或微波等)等5个方面综述了改性零价铁降解PBDEs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改性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卤代有机污染物脱卤产物的后续降解方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4.
Min ZHANG Jian LU Zhencheng XU Yiliang HE Bo ZHANG Song JIN Brian BOMAN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15,9(5):832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fire-retardants. Due to their high production volume, widespread usage, and environmental persistence, PBDEs have become ubiquitous contaminants in various environments.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 (ZVI) is an effective reductant for many halogenated organic compounds. To enhance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ZVI/Palladium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nZVI/Pd) were synthesized in this study to degrade decabromodiphenyl ether (BDE209) in water. Approximately 90% of BDE209 was rapidly removed by nZVI/Pd within 80 min, whereas about 25% of BDE209 was removed by nZVI. Degradation of BDE209 by nZVI/Pd fits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s. An increase in pH led to sharply decrease the rate of BDE209 degradation. The degradation rate constant in the treatment with initial pH at 9.0 was more than 6.8 × higher than that under pH 5.0. The degradation intermediates of BDE209 by nZVI/Pd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degradation pathways were hypothesized.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nZVI/Pd may be an effective tool for treating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in water. 相似文献
5.
利用硅胶吸附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结合净化的方法,实现了对降尘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溴联苯醚的同时分离净化, 有效地避免了降尘中干扰物质对有机氯农药和多溴联苯醚检测时产生的干扰. 在优化的条件下,浮尘样本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溴联苯醚的添加回收率分别在65.8%—115%和58.6%—112%之间, 检测限分别在0.002—0.011 ng·g-1和0.001—0.102 ng·g-1之间; 实际样本中代用标准TCMX和EO-5277的回收率分别为72%—129%和50%—89%. 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环境降尘样本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溴联苯醚的净化分离. 相似文献
6.
7.
本研究于2009年至2013年在全国20个省份按照中国总膳食研究方法采集食物样品160份,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结合同位素稀释技术测定8类食物中7种多溴联苯醚(PBDEs)组分含量,通过膳食消费量计算各省普通居民的PBDEs膳食摄入量和3种组分的暴露边界值(MOEs).7种PBDEs在所有食物类别中都有检出.含量平均值最高的食物为蛋类(316 pgg-1 fw(fresh weight))、水产(169 pgg-1 fw)和肉类(97.1 pgg-1 fw).摄入量最高的地区为上海(1.88 ngkg-1 bwd-1)、福建(1.63 ngkg-1 bwd-1)和辽宁(1.55 ngkg-1 bwd-1).与2007年比,膳食中PBDEs含量和摄入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不会造成健康风险;但个别食物以及上海、福建、辽宁趋于严重的污染状况值得重点关注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8.
BDE-209是溴代阻燃剂十溴联苯醚的主要成分,本研究应用GC-NCI-MS(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方法同位素稀释技术,测定了从沿海五省采集的48份贝类样品中BDE-209含量.所有样品中均检出BDE-209,含量范围为16.24—445.35 ng·g-1湿重,平均含量(61.29 ng·g-1 湿重)显著高于国内外相关报道.其中,采自辽宁省的海蛎子样品BDE-209含量最高.结果提示,我国有关海域存在较为严重的BDE-209污染,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多溴联苯醚(PBDEs)和得克隆(DPs)是环境中广泛检出的2类典型的含卤有机污染物(HOPs),了解HOPs组织差异性富集特征有助于科学认识其生物富集来源及暴露风险。因此本研究分析了2种鱼类(鲮鱼和乌鳢)的食物残渣及其11种组织样品中PBDEs和DPs的含量及组成。研究发现脂肪含量较高的组织(如肝脏、脂肪和鱼卵)中污染物含量显著高于其在脂肪含量较低的组织或器官(如肌肉和鱼鳞),表明PBDEs和DPs在鱼体组织的分配过程可能主要是一个受脂肪含量影响的被动扩散过程。鲮鱼样品中PBDEs组成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1类是以BDE209为主的食物残渣,第2类是以BDE28为主的鱼皮、心脏和肝脏,第3类是以BDE47为主的其余组织。而乌鳢样品中PBDEs组成主要有两大类型:第1类是以BDE28为主的鱼皮,第2类是以BDE47为主的其他组织。这表明鱼体组织中PBDEs和DPs富集过程不仅仅受食物暴露来源影响,部分组织如鱼皮等,可能同时存在水环境的外暴露来源。此外,DPs含量与其组成(fanti值)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鱼体组织中DPs组成(fanti值)可能受到其含量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多溴联苯醚在典型电子垃圾污染区域水生食物链上的生物富集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调查电子垃圾回收活动对当地水生生物造成的多溴联苯醚(PBDEs)污染,测定了广东某电子垃圾回收地附近水库中水生生物样品(水蛇、鱼类、草虾和田螺)和对照区样品(鲮鱼)中18种PBDEs含量,通过对样品氮同位素的测定,探讨了PBDEs在该地淡水食物链上的生物富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PBDEs(总PBDEs含量)在水蛇、鱼类、草虾和田螺中分别为39.6~186、1.82~75.7、4.60~17.1和7.26~17.0μg·g-1(脂重),比华南地区鱼体中∑PBDEs的平均含量高3个数量级,表明电子垃圾回收活动已对当地水生生物造成了PBDEs的严重污染.除BDE66、BDE99、BDE153、BDE183和BDE209外,其他13种PBDE单体在食物链上均存在着生物放大效应,但生物放大能力(B值)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相关性不明显,可能是由于某些PBDE单体在生物体内存在代谢作用.以上结果表明,由电子垃圾回收活动导致的PBDEs污染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13.
多溴二苯醚及其代谢物的内分泌干扰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溴二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作为一种良好的防火溴系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BFRs)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和工业产品.研究表明,PBDEs容易从产品中溢出而进入环境.近年来,PBDEs及其代谢物已在各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被广泛检出.毒理学研究发现,PBDEs及其代谢物具有生殖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和内分泌干扰作用.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论文综述了PBDEs及其代谢物的内分泌干扰活性,重点集中在对甲状腺激素活性、雌激素活性、雄激素活性及影响性激素转化和代谢的芳香化酶、CYP17酶、雌二醇磺基转移酶(E2SULT)活性的影响;分析了具有不同测试终点内分泌干扰活性的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在内分泌干扰活性方面,PBDEs母体化合物的影响较小,主要是PBDEs代谢物产生的影响,特别是羟基化代谢物引起了较严重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即PBDEs化合物是一类通过代谢而被活化的内分泌干扰前趋物.为评价PBDEs及其代谢物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危害,应加强其内分泌干扰活性机制的研究,以及具有同类型作用模式的PBDEs及其代谢物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类具有亲脂性、难降解、易沉积和高生物毒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全球范围常被用作添加型溴代阻燃剂。近年来,PBDEs广泛暴露于环境介质和生命体内(植物、动物、人体)内,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安全风险,引起机体多个器官的毒性作用。其中肝脏是PBDEs代谢及其毒性攻击的主要靶标器官之一,已有资料证明PBDEs易积聚在肝脏中,发生氧化脱溴、还原脱溴或CYP酶介导的生物转化等。故本文围绕PBDEs在肝脏中的污染暴露、代谢转化、毒性作用及致毒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深入探索PBDEs的肝毒性相关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某塑料企业周边及当地自然水体中的PBDEs浓度,主要针对BDE-17、28、47、66、85、99、100、138、153、154、183、203及BDE-209共13个PBDE同系物的浓度水平、组成分布和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企业周边水体中除BDE-203在水体中未检出外,其余12种PBDE同系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Σ13PBDEs质量范围处于未检出~363 ng·L-1,各同系物的平均质量浓度为未检出~42.6 ng·L-1。其中BDE-209为最大检出质量丰度同系物,但其检出率仅为25.0%,检出率较高的同系物是BDE-17、BDE-28和BDE-100,检出率分别为75.0%、75.0%、58.3%,低溴代联苯醚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高溴代联苯醚。当地自然水体中13种PBDE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出浓度在0.161~1.83 ng·L-1。企业周边水体中PBDEs的污染水平显著高于自然水体,是自然水体浓度的5~100倍。因此,企业周边区域水体中PBDEs的污染情况应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相似文献
16.
电子废弃物拆解地水体多溴联苯醚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和比较广东贵屿电子废弃物拆解地和珠三角城市地区水体中多溴联苯醚的种类、含量及分布特征,于2011年9月在广东贵屿周边地区和广州采集了20个地下水、7个地表水和4个珠江水,用反相C18萃取小柱提取净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样品中的8种多溴联苯醚(PBDEs)。研究结果表明:贵屿地区地下水中PBDEs浓度总体上较高,总质量浓度范围为2.54~71.74 ng·L-1,平均为22.97 ng·L-1,各类PBDEs的检出率为25%~95%。三溴联苯醚(BDE28)、四溴联苯醚(BDE47)、五溴联苯醚(BDE99和BDE100之和)、六溴联苯醚(BDE153和BDE154之和)、七溴联苯醚(BDE183)和十溴联苯醚(BDE209)的质量浓度分布分别为nd~0.64、nd~18.43、nd~25.26、nd~13.92、nd~9.06和nd~15.60 ng·L-1。从物种上来看,分别源于四溴、五溴和十溴联苯醚产品的BDE47、BDE99和BDE209是贵屿地区地下水样中的优势同系物。通过比率P=(BDE47+BDE99)/BDE209研究发现:低溴代联苯醚比高溴代联苯醚更易被地表径流迁移转换进入到地下水中。贵屿地区地表水中PBDEs的质量浓度范围为3.41~63.83 ng·L-1,平均总质量浓度为19.38 ng·L-1,稍低于当地地下水中PBDEs的平均总质量浓度,PBDEs的组成以高溴代的BDE209为特征,与世界其他水体研究结果相比,可以发现贵屿地区的地表水中PBDEs的平均总质量浓度明显偏高,说明该地区的地表水受到较严重的PBDEs污染,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珠江水中PBDEs的总质量浓度范围为3.48~20.84 ng·L-1,平均为10.39 ng·L-1,表明近年来珠江水体中PBDEs污染有逐渐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初步探讨电子废物拆解导致的多溴二苯醚(PBDEs)及其类似物构成的复合污染的潜在生态/健康风险,从电子废物拆解区的三黄鸡血液和肝脏样品中提取了包含PBDEs在内的复合污染组分,分别体外暴露乳腺癌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6d,检测细胞增殖和雌激素靶基因pS2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包含多种PBDEs在内的复合污染组分在不产生细胞毒性的前提下,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和雌激素靶基因pS2的mRNA表达,表现出抗雌激素活性.此结果提示由电子废物拆解造成的复合污染对生物体和人体可能存在潜在的生态/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8.
19.
以上海市某污水处理厂出水及其受纳河流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9种多溴联苯醚(PBDEs)同系物的浓度和分布特征,估算了污水处理厂PBDEs的年度排放负荷,并初步评价了受纳污水河流PBDEs的生态风险水平.结果表明,污水、河流水体及沉积物中PBDEs的总浓度分别为5050 pg·L-1、1310 pg·L-1和3.8 ng·g-1干重,其中BDE-209为主要成分.在排污口下游,PBDEs并没有随距离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该污水厂每年通过污水排放的五溴、八溴和十溴联苯醚分别为2.2、5.1 和56.2 g.生态风险评价表明,目前该污水厂污水受纳河流中PBDEs导致的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0.
以五氟苯甲酰氯(PFBCl)作为衍生化试剂,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 (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GC-ECD)为检测手段,建立了水体中痕量羟基多溴联苯醚(Hydroxylated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简称OH-PBDEs)的酰基化衍生-GC/ECD检测方法.通过实验讨论了衍生化缓冲溶液、衍生化时间以及衍生后萃取溶液异辛烷的用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衍生化条件.在最佳的衍生化条件下,4-OH-BDE 42、4'-OH-BDE 49、6-OH-BDE 47、2'-OH-BDE 68和6'-OH-BDE 99的衍生化产物均获得了良好的分离度和色谱响应值.本方法的仪器检出限为0.02—0.14 pg,方法检出限为0.61—4.67 pg·L-1,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的范围为0.9973—0.999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3种采自大连市不同地区环境水样的加标回收率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适于水体中痕量OH-PBDEs的检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