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认为,基层安全管理应该采取严为主,柔为辅的安全管理方式,始终坚持制度至上。图为某企业员工正在认真作业。(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基层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而基层安全管理的方式到底应该选择"严"还是"柔",关系到企业基层安全管理的成败,笔者认为,基层安全管理应该采取严为主,柔为辅的安全管理方式,始终坚持制度至上。首先,企业基层安全管理不应仅单独采取"严"管理或"柔"管理。基层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一线工人,其教育水平和安全素质参差不齐,完全以"严"管理进行现场安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认为,企业基层安全管理应遵循"严柔并济,相得益彰"的原则,从建立健全人性化安全规章制度、改进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基层安全管理者综合素质、强化监督4方面入手。图为某企业举办的安全漫画展。(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基层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与企业能否长治久安息息相关。笔者认为,企业基层安全管理应遵循"严柔并济,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认为,企业要避免"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出现"一阵风"等情况,就要把准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水平的"症候",找准与生产实践活动的契合点,"对症下药"。图为某企业开展的安全家书宣讲活动。(图片由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提供)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认为,对于现阶段大多数企业来说,在具体实践中不如就从一个方面突破,即从严执法。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对于如何看待基层安全管理"严"与"柔"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想到"严柔并济"这个成语。诚然,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处理方式,但是"严"与"柔"的尺度与比例,却非常不容易把握。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现阶段大多数企业来说,在具体实践中不如就从一个方面突破,即从严执法。  相似文献   

5.
3个“要强”     
正对于如何找准"安全生产月"活动与生产实践的契合点,笔者认为,应做到3个"要强",即目的性要强、实践性要强、总结性要强。图为某企业煤气事故应急演练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公司提供)对于如何找准"安全生产月"活动与生产实践的契合点,使其切实发挥集中宣传安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安全生产水平提升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做到3个"要强",  相似文献   

6.
正如何找准"安全生产月"活动与生产实践的契合点对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月"活动是企业集中宣传安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安全生产水平提升的良好契机。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企业没有找准"安全生产月"活动与生产实践的契合点,仅仅将其当作一场"运动",致使活动脱离企业实际情况,无法充分发挥应有作用。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找准"安全生产月"活动与生产实践的契合点,使其切实发挥集中宣传安全知识、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对于企业基层安全管理,有人认为,必须要通过"铁面孔,铁手腕""严惩重罚"等"严"的方式来管理、约束员工的行为,才能促使员工遵章守纪,否则"三违"现象很难消除。但同时也有人认为,应该通过对员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采取"情感管理"等"柔"的方式给予员工更多人文关怀,才能更容易让员工接受,从而更好地保证安全。那么,应如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认为,企业可从深入基层、加强沟通、据实调整、强化监督4方面入手展开工作,找准"安全生产月"活动与生产实践的契合点。图为某企业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现场。(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可从深入基层、加强沟通、据实调整、强化监督4方面入手展开工作,找准"安全生产月"活动与生产实践的契合点,使"安全生产月"活动切实发挥集中宣传安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习惯是日常行为的积累,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非一日养成。笔者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才能改正"坏习惯",只有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入手,"朝夕"培养,才能养成"好习惯"。第一,笔者认为,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那些不利于安全的"坏习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认为,企业只有正确认识安全管理中的"细节",才能正确运用"细节",进而实现让细节决定"成败"。图为某企业开展的现场安全培训。(图片由龙钢公司能源检计量中心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只有正确认识安全管理中的"细节",才能正确运用"细节",进而实现让细节决定"成败"。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语:对于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月"活动是企业集中宣传安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安全生产水平提升的良好契机。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企业没有找准"安全生产月"活动与生产实践的契合点,仅仅将其当作一场"运动",致使活动脱离企业实际情况,无法充分发挥应有作用。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找准"安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认为,只有"软硬"兼施,才能使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助推企业安全生产稳步发展。图为某企业安全培训现场。(图片由山西冀中能源金晖公司提供)安全理念是企业安全发展的灵魂和旗帜,更是引导职工安全生产的根本。笔者认为,只有"软硬"兼施,才能使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助推企业安全生产稳步发展。"软"的方面,首先,要抓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让职工"知"  相似文献   

13.
安全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常态性、全员性工作,也是一项头绪多、要求高、难度大的系统性工程,只有经常性召开安全分析会,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找准工作难点,制定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制度,才能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推动安全工作上台阶。要提高安全分析会质量,应坚持做到"七个必须"。  相似文献   

14.
安全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常态性、全员性工作,也是一项头绪多、要求高、难度大的系统性工程,只有经常性召开安全分析会,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找准工作难点,制定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制度,才能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推动安全工作上台阶.要提高安全分析会质量,应坚持做到"七个必须".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属于政府推动下企业广泛应用的安全管理方法,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属于企业自愿进行的系统管理的改进方式,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两种管理方式来进行企业的安全管理。文章重点分析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从中找到融合的契合点,探讨将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提升企业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安全考核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效益,取得员工理解至关重要。对此笔者认为,安全考核要善做"加法"。图为某企业隐患排查现场。(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安全考核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效益,取得员工理解至关重要。对此笔者认为,安全考核要善做"加法"。第一,"加法"更符合人性化管理。目前,有的企业在安全考核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认为,"当一天安全员"或类似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基层员工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有"越俎代庖"之嫌。企业可通过梳理并合理制定各岗位安全职责,以及从"刚""柔"两方面确保落实,使企业全员在安全方面各司其职,促进安全管理呈现"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局面,不必通过"当一天安全员"这种有"越俎代庖"  相似文献   

18.
正"不出事"并不等于没有事,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才是真正的胜利。图为某企业员工正在认真工作。在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某些单位认为只要不出事,就是胜利,就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各项任务。但真的只要不出事,就是胜利么?笔者认为,"不出事"并不等于没有事,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才是真正的胜利。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心是作业现场,"人、机、法、料、环、信"是作业现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5月26日上午,福建省安监局、福建煤监局以"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教育形式正式启动两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炎生同志作《认真学习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安全监管监察卫士》的专题党课辅导。陈炎生局长从理解领会"三严三实"的内涵和意义;找准"不严不实"的突出表现;切实把"三严三实"要求落到实处三个方面作了阐述。他指出,"三严三实"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在查摆问题  相似文献   

20.
抓“三基”     
<正>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抓"三基"(即基层、基础、基本)来加强安全管理,规范人员行为。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件工作、每一个细节,才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图为某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正在基层进行安全检查。(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