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金川模式是站在世界的前沿,用文化战略的视野,研究建立的一套较为科学、卓越、梯进式的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该模式充分体现了专业化安全管理在安全管控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员工塑培"五阶段"模块是金川模式五大专业化安全管控匹配化建设模块之一,其创建过程是一个员工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由非本质型安全人逐步向本质型安全人过渡的过程,也是保障和实现  相似文献   

2.
杨文义 《安全》2014,35(1):6-8
正2009年以来,金川集团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先后推行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措施,形成了有金川特色的"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金川模式。为了更好、更扎实地宣贯、践行金川模式,弘扬金川安全文化,推动安全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之路,各企业、各单位管理者和员工必  相似文献   

3.
<正>金川"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简称"金川模式",是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在50余年安全管理积淀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先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经验,并总结、提炼、升华,自主创新后形成的一套全新的安全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下面笔者通过对"金川模式"的论述,通俗解读"金川模式"中的安全文化管控思想以及落地路径、方法,以引导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4.
<正>甘肃省金川集团作为拥有3.8万名员工、多个高危行业并存的特大型联合企业,用4年时间,通过扎实有效实施"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用事实证明了"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2011年实现零死亡,2012年百万工时伤害率为0.024,成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国家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之一。2012年底,在北京召开的"金川‘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研究与应用"(简称金川模式)项目  相似文献   

5.
<正>甘肃省金川集团作为拥有3.8万名员工、多个高危行业并存的特大型联合企业,用4年时间,通过扎实有效实施"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用事实证明了"一切事故皆可预防、一切事故皆可避免",2011年实现零死亡,2012年百万工时伤害率为0.024,成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国家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之一。2012年底,在北京召开的"金川‘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研究与应用"(简称金川模式)项目鉴定会上,金川模式得到了鉴定专家组充分肯定,被认定总体水平属国内首创、国际领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金川集团安全文化建设先进经验——"金川模式"受到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简称总局)、安全学术界和众多企业的广泛关注,随着这一模式在全国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学金川"当作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的突破口。然而,"金川模式"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对其他企业到底有何可借鉴之处,该怎样学习?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金川集团安全环保部总经理赵千里。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金川集团通过开展以"五阶段递进式管控模式"为主线、以"无隐患、零违章、实现零伤害"为目标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成功摸索出了一套与众不同、富有特色、切合实际的安全管理模式,使员工的安全理念有了极大转变、安全意识有了极大提高,各类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彰显出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力量和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正推行金川模式以来,金川集团选矿厂以"十二大"先进安全理念为引领,以13个"五阶段"落地为主线,以"物本+人本=零伤害"为管控思想,全面推动安全管理向更高阶段迈进,实现了零伤害的目标,安全生产持续保持了平稳有序的良好态势。选矿厂主要从13个模块推进"金川模式"落地与传承,实现零伤害,开创科学发展之路,开创安全发展之路。下面,介绍一些具体做法和经验,对推行"金川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3个模块安全理念文化创建模块进一步固化并升华"员工生命和健康高于一切""一切事故皆可  相似文献   

9.
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金川集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纳入企业安全文化范畴进行建设"。实现升级跨越建设的思路是围绕"零伤害"的安全生产方针,以矿山采矿盘区为单位建立安全标准化组织机构,开展"安全三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在此基础上建立安全物质标准文化、安全管理标准文化和安全行为标准文化,结合安全文化"五阶段"塑培模式,打造安全自律型和本质安全型的标准化员工队伍,通过"匹配化"与"对标管理"的方式保证安全标准化持续改进模式。实践经验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铁路道口历来是各类安全事故的易发、多发岗位,道口管理也是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难点之一。对于专用铁路,金川集团公司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针对铁路道口建设、改造和管理的措施,道口事故(事件)逐年下降,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当前,金川集团公司正在大力建设"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零伤亡、零事故"将成为新时期安全管理的核心目标和总体  相似文献   

11.
金川模式     
正自实施"金川模式"以来,金川集团的安全文化管控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3年底,已连续3年实现了重伤以上事故为零,集团公司的30家二级单位和分子公司中的28家单位实现了零伤害。"金川模式"不仅为该集团实现零伤害和长周期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热潮。但"金川模式"究竟是如何诞生的,该怎样学,学什么?为让更多企业了解"金川模式",本刊2014年第1期特别策划金川模式专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金川集团安全文化建设先进经验--“金川模式”受到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简称总局)、安全学术界和众多企业的广泛关注,随着这一模式在全国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学金川”当作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的突破口。然而,“金川模式”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对其他企业到底有何可借鉴之处,该怎样学习?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金川集团安全环保部总经理赵千里。  相似文献   

13.
开栏语:金川模式是承载金川集团安全文化、实现零伤害和长周期安全生产、比较科学的梯进式安全文化管控模式。自实施以来,该集团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零伤害”得以初步实现。为帮助各企业借鉴金川模式,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特开辟“金川集团先进经验专栏”,陆续介绍该模式的理论方法、实践经验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推进新《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打造安全文化品牌工程,让管理成为文化,用文化管控安全,为企业实现零伤害之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中港金邦(北京)国际文化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港金邦)以"金川模式"为培训蓝本,  相似文献   

15.
<正>安全管理,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就是一纸空文;无法落实,就形成不了企业的安全文化,或者只能形成一个物态的安全文化现象。笔者通过对众多企业的走访与调研,发现有些企业对全员参与的理解存在偏差,本文试析全员参与的概念,以及如何实现全员参与。什么是全员参与首先,全员参与不是一种口号、一次活动,而是一种安全理念,尤其是管理者的安全理念。其次,全员参与不是简单的所有员工要"参加",而是不同层级、不同岗位  相似文献   

16.
正人机环科学匹配化建设模块是金川"五阶段"安全管控模式四大延伸工程中的重点建设模块,主要是通过本质安全人塑培、安全物质文化保障、作业环境优化等方面推进安全管控水平从系统管控提升到风险管控,继而上升到文化管控,实现零伤害的目标。镍冶炼厂作为金川集团最大的二级厂矿,近年来坚持以强化人机环科学匹配化建设为基础,着力建设员工行为本质安全化、设备机具本质安全化、工艺系统本质安全化  相似文献   

17.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认真分析总结国内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成功经验,深入挖掘金川集团多年来积淀下来的深厚安全文化底蕴,通过优化安全文化要素,整合安全文化资源,创新安全文化管控模式,最终形成“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安全文化管控模式——“金川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企业发展、事关员工切身利益。在安全管理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通过落实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来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而将各种安全职责的制定与落实形成一个系统来管理,即属地管理。属地管理在安全管理中是对制度管理的必要补充,能够对制度化管理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安全文化建设"团队管理"阶段的切入点,是培养团队互助意识、建设安全文化的有益补充。基本概念"零事故"是安全管理者共同  相似文献   

19.
<正>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川集团)作为一家涉及采矿、冶金、化工、建筑等多个高危行业的跨国企业集团,由于其特殊性,具有安全风险大,隐患排查治理难度高的特点。金川集团通过多年来在安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做法,尤其自2009年以来,研究提出了具有金川特色的"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良好的  相似文献   

20.
煤矿员工的“知-能-行”不安全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分析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决策心理过程,构建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知-能-行"模式模型,归纳该模式下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致因因素,为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研究表明:煤矿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是一种重要的不安全行为,并成为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安全管理规定和行为规范、员工的记忆状态、理解能力、行为认知能力、价值观及价值判断、行动能力均是影响煤矿员工作出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预防和控制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应从煤矿员工的外在规定性、"知"、"能"、"行"4个方面入手;对煤矿管理者和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应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