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目前,很多企业都制定了"每个人都有责任制止任何不安全行为"等类似的安全管理规定或制度,以此去要求或规范一线员工在作业时,如果发现周围其他的作业人员存在不安全行为,要及时提醒或制止。但在实践过程中,有些员工并不愿意接受同事之间的"提醒",认为是在"找茬"。那么,想要使"提醒"更容易被接受,笔者认为,不论是"提醒"者,还是被"提醒"者,都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很多企业都提出了类似"每个人都有责任制止任何不安全行为"等理念,要求或倡导每个一线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现周围其他人存在不安全行为,必须提醒或者制止。但是,作为普通员工之间的互相提醒甚至制止,有的员工可能会有逆反心理,认为这是多管闲事,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对此,笔者认为,应从端正观念、注意方法等方面着手,使"提醒"更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3.
<正>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员工之间的相互提醒、制止彼此的不安全行为已渐渐成为一种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方式。笔者认为,企业应遵循"全员参与"的原则,从以理服人、以技服人、以德服人、奖罚分明等几个方面入手,使企业员工在提醒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时,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切实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首先,提高安全意识,明确制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认为,导致不接受"提醒"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缺乏安全意识,存在不安全心理。因此,企业应通过识别员工的各种不安全心理,对症"下药",提升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接受"提醒"。第一,侥幸心理。主要"症状"为,在被"提醒"时,总爱说"按操作规程做太麻烦,变通一下不一定会出事"等。这类人员在生产作业中,感到有危险性,但又认为问题不大时,往往图省事,继续作业。对于这类人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看待基层员工参与安全制度建设目前很多企业在开展安全制度建设时,为了让制度更加切合实际,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都会组织基层员工参与其中。但有人认为,如果过分依赖基层员工,可能会导致制度比较"片面",甚至因为员工"私心",致使制度过于"宽松",无法起到规范、约束员工行为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是否需要基层员工参与安全制度建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在"提醒"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时,如何才能更让对方接受,从而切实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笔者认为,应该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给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员留"面子"。不要以批评的语气进行说服,更不要颐指气使,过分张扬,免得"好心"被当成"恶意",更不要让当事人难堪。说话时态度和语言应尽量温和,避免强硬生疏,否则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7.
安全管理人员精力有限,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需要发动员工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如何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监督的主动性,让员工自觉自愿主动制止违章操作行为,笔者认为,企业应当从以下3个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8.
<正>人是各种生产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决定安全生产好坏的核心因素。目前,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缺乏有效的"以人文本"的激励机制,"管"与"被管"的矛盾十分突出,经常出现"以罚代管""罚多奖少"的现象,往往期望通过严厉的处罚来治理违章等不安全行为,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这种做法容易给员工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治理违章就是罚款,进而对安全工作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如何让员工乐于接受安全,充分调动员  相似文献   

9.
正主持人语:目前很多企业在开展安全制度建设时,为了让制度更加切合实际,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都会组织基层员工参与其中。但有人认为,如果过分依赖基层员工,可能会导致制度比较"片面",甚至因为员工"私心",致使制度过于"宽松",无法起到规范、约束员工行为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是否需要基层员工参与安全制度建设?基层员工参与对于安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目前,很多企业都在通过安全培训来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但在实践中,有时因为培训内容与被培训者的需求不符,或者需要培训的人得不到培训、而不太需要培训的人却经常接受培训等种种原因,导致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确定谁应该接受安全培训,以及应该接受什么方面的安全培训,从而保证"正确的人参加正确的培训",使有限的安全培训"资源"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员工整体安全素  相似文献   

11.
<正>企业安全管理中"严"字当头的同时,不要忽视积极的引导与鼓励。在管理学领域,英国管理学家h.赫勒提出了"赫勒法则",其核心含义在于日常管理中"有效监督"的实现,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之间找到平衡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赫勒法则"对于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目前,在很多企业一线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首先是严格执行安全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做到"严"字当头,设好安全"高压线",让企业员工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但在"严"的基础上,如果能做到积极地引导和鼓励企业员工去"安全生产",譬如:向企业员工征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语: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安全培训中,引入了"事故案例分析"的环节,希望能够以此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让员工更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安全培训中的"案例分析",仅仅是简单的念一念"案例",对于事故的分析也是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那么,企业在各类安全培训中,应如何用好"事故案例分析",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在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多样性等特点,往往是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对此,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方重工)在通过"完备的设备设施"和"良好的作业环境"预防事故的基础上,针对"行为安全",全面推行了"员工安全上岗证管理制度",积极通过管理手段,科学、合理地规范"人"的行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保证"正确的人参加正确的培训"目前,很多企业都在积极通过安全培训来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但在实践中,有时因为培训内容与被培训者的需求不符,或者需要培训的人得不到培训而不太需要培训的人却经常接受培训等种种原因,导致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确定谁应该接受安全培训,以及应该接受什么方面的安全培训,从而保证"正确  相似文献   

15.
<正>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导致作业人员出现"不安全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关人员存在"不安全心理"。因此,在日常生产活动中,企业如果能够准确识别员工的各种不安全心理,并对症下药,就能够在行为安全管理方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在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分析"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安全培训中,引入了"事故案例分析"的环节,希望能够以此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让员工更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安全培训中的"案例分析",仅仅是简单的念一念"案例",对于事故的分析也是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那么,企业在各类安全培训中,应如何用好"事故案例分析",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希望大家积极讨论。(截稿日期:2016年1月25日)  相似文献   

17.
煤矿员工的“知-能-行”不安全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分析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决策心理过程,构建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知-能-行"模式模型,归纳该模式下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致因因素,为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研究表明:煤矿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是一种重要的不安全行为,并成为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安全管理规定和行为规范、员工的记忆状态、理解能力、行为认知能力、价值观及价值判断、行动能力均是影响煤矿员工作出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预防和控制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应从煤矿员工的外在规定性、"知"、"能"、"行"4个方面入手;对煤矿管理者和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应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当下诸多企业普遍存在行为安全管理难以落实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现行推行的行为安全管理仅仅是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但实际上行为安全还包括管理"组织不安全行为",比如,不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等。而人与组织绩效(HOP)理论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本身是基于人的天性会犯错误的前提下,开发出的一套帮助企业管理者去理解员工如何完成作业,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安全防御和控制措施的安全管理理念。HOP是安全管理上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与管理哲学。为探讨此领域的研究现状,落实行为安全的关键点,及其与安全管理的关系等问题,本刊采访了一直热衷于人与组织安全绩效(HOP)理论推广工作的环一公司亚洲区总经理唐秉杰。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把握安全教育的"度"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员工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能够不断更新员工的安全知识技能,提醒员工不忘安全、牢记安全。但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有时过于频繁的安全教育,反而会使员工觉得安全教育不过是走走形式,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效果适得其反。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把握好安全教育的"度",既能够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让"高科技"转化为"高安全"对于企业来说,引进科技含量、安全性能相对较高的"高科技"设备,是提升整体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部分企业由于引进的"高科技"设备不符合自身实际、相关人员素质未能同步提升、缺乏配套措施及制度等原因,致使"高科技"未能转化为"高安全",甚至有些企业的员工自恃"设备安全性能高",反而忽视安全操作。对此,企业在引进"高科技"设备时,应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如何才能切实让"高科技"转化为"高安全"?希望大家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