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提高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水平知识,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分析、评价、改善与管理能力,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定于2015年7月27日~30日在北京举办"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与防护设施评价"第二期研讨班。本次研讨班采用教师授课与问题研讨的形式举办,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工程防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提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水平,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定于2016年4月12日~14日在北京举办"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研讨班"。研讨班内容主要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概述;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设计要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研讨与征求意见;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案例分析;尘毒危害通风防护设施设计;噪声防护设施设计等。会务组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6年7月2日通过了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有关条款,取消了原由安全监管部门实施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防护设施设计的审查,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等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了原须由取得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技术服务的限制;增加了卫生部门负责对可能产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具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甲级资质,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甲级机构。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以硕士、博士为业务骨干的专业技术队伍,在全国范围内可提供的技术服务项目包括:(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5)作业场所尘毒危害工程治理技术咨询;(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防护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相似文献   

5.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具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甲级资质,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甲级机构。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以硕士、博士为业务骨干的专业技术队伍,在全国范围内可提供的技术服务项目包括:(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5)作业场所尘毒危害工程治理技术咨询;(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防护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相似文献   

6.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分析为基础,重点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某调漆间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为例,对调漆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和分析,通过检查表法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符合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防护设施设置符合性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逐一对职业接触限值、控制风速等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在调漆操作位应设置吹吸式通风装置或通风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尘毒危害是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而通风设施是预防和控制尘毒危害的重要工程防护措施。阐述了通风设施在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方面的作用,对我国企业现行的新风量、全面通风量、通风换气次数和职业接触限值等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价指标、国外普遍采用的控制风速防护效果评价指标以及目前有些机构使用的捕集效率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新风量、通风量和通风换气次数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我国需建立健全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某300万t/a洗选煤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为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提供必要的对策建议,2021年4-7月,笔者所在单位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工程分析法等,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煤尘、噪声等。类比企业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煤尘(呼尘)和噪声的合格率分别为57.1%、25.0%。该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职业卫生管理符合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基本符合要求,应急救援设施、建筑卫生学不符合要求。因此,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为严重,若该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补充措施及建议能得到充分落实,则投产后,工作场所劳动者实际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期浓(强)度应能符合职业接触限值。  相似文献   

9.
工程防护是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重要方法,而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设施防护效果评估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其评价指标与评估标准。针对局部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估,提出了岗位有害物质控制效率评价指标,并对比分析了职业接触限值、控制风速、有害物质捕集效率和该指标的优缺点;提出了岗位有害物质控制效率的定义、检测方法和评估标准,对该指标用于局部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是用人单位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国外优秀的职业病防护经验,可不断提高我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系统化、规范化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是预防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对于工业生产装备水平和生产工艺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职业病防护设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其有效管理可以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实现保护劳动者的目的。本文列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并对目前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针对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思想意识、管理制度、人员配备、防护设施设计、防护效果性能监测与评估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消除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重要措施,也是职业病危害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重点。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主要是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依次对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的评价程序,并给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评估标准(判定条件)和评价方法,阐述了必须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前提条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性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提交的可研报告基本上没提及防护设施设置方面内容的现状,结合预评价报告编制相关技术要求,研究利用类比检测数据有效推断评价项目作业岗位3种不同情况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浓度(强度)逻辑关系,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防护设施分析评价的逻辑结构进行重新优化调整。结果表明:评价逻辑重构后,类比检测数据与拟建项目各岗位的接触浓度(强度)更具可比性;防护设施分析评价的范围扩大到补充措施中,使得防护设施评价内容更具体、更全面、更能真实反映全部防护设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情况。评价逻辑重新优化后评价报告结构更严谨、条理更清晰、逻辑更严密,更具客观说服力。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3月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0号发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公布,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7章46条,内容包括总则、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三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建设单位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监督检查下列事项:(一)是否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二)是否采纳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的对策与建议,如未采纳是否进行充分论证说明;(三)是否明确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分布,并对防控性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为分析某水泥厂硅酸盐粉磨站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防护措施及其效果等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笔者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查表法和检测检验法,对该水泥厂硅酸盐粉磨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检测结果表明:大多数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超标岗位主要在球磨  相似文献   

17.
冯玉娟  付晓宽  杨倩 《安防科技》2012,(2):62-64,44
目的: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危害程度,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和经验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内容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有害化学物质、粉尘及物理因素,其中环氧乙烷在储罐投料(CSTEL1.0mg/m3—422.3mg/m3)及分析环节(CSTEL7.4mg/m3—438.8mg/m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冷冻车间定点噪声测量结果,反应外操、包装岗位、冷冻站操作工、动力车间操作工个体噪声测量结果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经综合评价分析,该项目可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在认真落实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病防护设施情况下,可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许灵通  范寿海  陈永军  徐秋凉 《安全》2022,(11):61-65+70
为了解2种不同工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炉排型焚烧技术和流化床焚烧技术)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效果差异,以这2种不同工艺垃圾焚烧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艺分析、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对这2种工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岗位/环节、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化床焚烧技术项目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岗位/环节更多,在燃料供应环节,流化床焚烧技术多出垃圾分拣和输煤2个区域,接触的危害因素种类和岗位/环节相应增加;流化床焚烧技术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效果更差,在卸料大厅和出渣口,流化床焚烧技术项目现场毒物浓度明显高于炉排型焚烧技术项目。  相似文献   

19.
<正>为推进职业病危害防护领域的科技创新,探索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的发展方向,交流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成功经验,提升我国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水平,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联合尘毒危害预防与控制技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定于2015年9月17日~18日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尘毒危害预防与控制技术实验室是国家安监总局授权的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也是北京市授权的"职业安全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并获得了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委认证、计量认证以及3M实验室国际互认等资格,拥有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甲级资质、全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和进口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检验的甲级检资质。该重点实验室以"中日合作防尘防毒通风技术实验室"和"中日合作呼吸防护用品实验室"为依托,按照尘毒危害工程防护和个体防护的重大需求,以防尘防毒通风机理与环境控制特性研究、尘毒危害呼吸防护用品防护理论与技术研究为重点研究方向,为尘毒防治的理论研究、模拟实验、检测测试、技术与设备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提供实验研究平台,为政府安全监管和事故调查处理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提供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设施的检测、评价以及尘毒危害工程治理等技术咨询与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