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生产实践中,有些安全管理人员因为碍于情面等原因,以及本着给违章人员主动纠错的"善心",往往做不到铁律、铁面、铁腕,不愿动真格,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下不为例"。这样的"老好人",表面上看是对职工的关爱,但笔者认为,这实则是对生命的漠视、是对违章行为的放纵、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不负责任,这种"下不为例"的不良风气一旦形成会害人害己。对待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下不为例"的做法,将会带来"4种伤害"。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有人认为,如果是第一次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给予其一次改正的机会,不进行惩处,"下不为例";也有人认为,只要出现"问题",就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惩处,坚持"零容忍",不需要"下不为例"。笔者认为,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必须坚持"零容忍",杜绝"下不为例"。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量"的积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  相似文献   

3.
<正>主持人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有人认为,如果是第一次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给予其一次改正的机会,不进行惩处,"下不为例";也有人认为,只要出现"问题",就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惩处,坚持"零容忍",不需要"下不为例"。那么,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是否可以"下不为例"呢?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是否需要"下不为例"。  相似文献   

4.
<正>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一些违章者,往往会因为没有造成后果,或者后果不严重,而"理直气壮"地要求"下不为例"。同时,一些安全管理人员,碍于情面,也希望把"下不为例"当作一个"缓冲区",以此做到"情法兼顾""两全其美",但笔者认为,"下不为例"弊端甚多,具体如下。第一,违章者受到一次宽容,往往就会期待第二次。而2次相同  相似文献   

5.
<正>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笔者认为,应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摒弃"下不为例"。第一,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大多数规章制度不会规定具体某一事件或某一种情况可以按"下不为例"来处置,更不会规定什么人或什么单位出现"问题"可以按"下不为例"处理。虽然企业中个别制度可能会出现"特殊情况除外"等类似说法,但这仅仅是针对一些超出企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并不可行,但可以通过"同看待",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并不可行,但可以通过"同看待",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一,尽管企业奉行"违章就是事故""隐患就是事故"等安全管理理念,无可厚非而且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7.
正前不久,笔者在井下某采煤工作面巡视安全生产时,发现某采煤队安全副队长李某正在严厉训斥刚被抓了违章现行的青年员工小张,面对认错态度不好的小张,李某当即撂下"狠话",不仅要依据矿上的反违章条例对小张罚款200元,还要通知队上对小张停工学习。笔者听到这里,心想小张这下违章的代价可就大了。可谁知,小张非  相似文献   

8.
<正>无论是一线员工的违章操作等行为性违章,还是安全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生产组织及规章制度不合理、安全投入不足等管理性违章,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构成了严重威胁。笔者认为,企业应遵循"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根本上预防"管理性违章",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第一,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员工不仅包括一线生产员工,还包括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这里所  相似文献   

9.
<正>"曝光台"在安全生产中不但能起到一定的安全监督和安全教育作用,同时也是一面镜子,不光照亮违章者,还照亮大家,规范大家的安全行为。图为某企业员工正在认真作业。(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要切实抓好反违章工作,除了要做好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外,通过设立安全违章"曝光台",加大安全警示作用,十分必要。"曝光台"在安全生产中不但能起到一定的安全监督和安全教育作用,同时也是一面镜子,不光照亮违章者,还照亮大  相似文献   

10.
<正>企业要抓好安全管理,避免安全被"抢行",就要做足"严、细、实、恒"4字文章。企业应把生产现场作为安全监控的核心内容,要通过加强现场监督力度,在第一时间把住安全源头,在第一地点防住事故苗头,在全过程中守住作业人头,从而实现安全管控目标。图为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井热电厂的安全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大意是"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只小老虎,看起来像一只大点的猫咪一样可爱。但后来小老虎长大了。再后,却吃了自己的主人"。笔者认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来说,违章就好像"老虎",而一些存在习惯性违章的人就像养了"虎崽",但始终舍不得将其赶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语:目前,企业在开展各项"反违章"工作时,通常将重点放在生产一线,主要针对一线员工的违章操作等"行为性违章"。这并无不妥,但一些企业却因此忽略了"违章指挥""生产组织及规章制度不合理""安全投入不足"等"管理性违章",导致"反违章"工作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升。那么,企业应如何在杜绝"行为性违章"的同时,预防"管理性违章"呢?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如何预防"管理性违章"。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在企业安全管理上,我们一方面要做"硬",形成权威与震慑力,让管理人员不敢违规,让操作人员不敢违章;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做"软",从心底里上触动员工,让他们了解违规、违章的严重后果,让员工达到不想违章作业,管理人员不想违章指挥。而做好"软"的一面,显然要做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该不该设立违章作业"曝光台"这个问题,笔者持肯定态度。但违章作业"曝光台"的设立,应当讲究曝光的适度与方法。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对于该不该设立违章作业"曝光台"这个问题,笔者持肯定态度。一方面,对于违章行为及时、适当地曝光,伤一伤违章者的"面子",可以对其起到思想警醒,行为约束的作用;另一方面,有些违章带有普遍性,通过违章作业"曝光台",以某一违章者的典型违章为"案例",可以起  相似文献   

15.
<正>"行为性违章"往往源自"管理性违章"。对于一起员工违章,不能简单地用"该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能差"等套话来敷衍,而应该找出深层次的管理原因。比如: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能差,就可以往上追溯,看看班组、车间、公司各级安全培训教育是否到位,其内容是否具备各级教育的侧重点,等等。笔者认为,想要预防"管理性违章",可以从提高违章成本、接受群众监督与建议2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笔者在井下生产现场检查安全生产时,看到这样一幕:一名采煤老师傅在不打护身支柱的情况下,违章作业,提前撤掉顶板破碎区域的密集支柱。他还这样"教导"他的徒弟:"我的经验是,干活就要艺高人胆大,只要动作够快、够麻利,三下两下就拿下来了,即使违了章也不会有事!"面对这样的"师带徒",这样的传授"经验",笔者当然不能等闲视之,当即给这对师徒指出了违章作业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严厉批评了这位  相似文献   

17.
<正>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坚持"四个强化",提高"四种能力",始终保持安全监察执法高压态势,使全省煤矿安全形势保持稳定。近年来,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山东煤监局")以"不出事故是硬道理"为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目标,把"防大事故"作为煤矿安全监察第一要务,坚持"四个强化",坚决守住煤矿安全生产这条"红线",始终保持安全监察执法高压态势,使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下午,笔者散步至某十字路口时,发现一名闯红灯的司机正对执勤交警苦苦恳求道:"下不为例,下不为例……"只见交警表情严肃地说:"为了安全,没有下不为例,只有现不为例,必须依法处置!""下不为例"的声音在现实生活司空见惯,不绝于耳,令人钦佩的是这名执勤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认为,要把好年终"安全关",应念好"疏""细""合"三字诀。图为某企业应急演练现场。(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要把好年终"安全关",应念好"疏""细""合"三字诀。第一,全员发动,立足于"疏"。岁末年初是各类事故的高发时期,为此,各企业必须认真分析把握冬季安全生产的规律和特点,立足于思想疏导,针对年底职工安全意识容易松懈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日臻完善,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也愈加严格。面对安全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一岗双责",改善生产作业条件,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努力把事故伤害和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对此,笔者认为,企业要通过"正向激励",建立"要安全"的动力机制,通过"负向激励",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