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在我国各行业事故中排在交通、矿山行业之后,居第三位,是事故多发行业。因此,强化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是当前必须严肃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1-1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制度不落实在新旧体制交替之际,企业安全管理与行业...  相似文献   

2.
《安全与健康》2016,(2):7-9
正调查发现相关单位日常管理存在问题调查组在对事件从严、延伸调查中,也检查出相关企业、行业管理部门、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违规擅自对"东方之星"轮的压载舱、调载舱进行变更,未向万州区船舶检验机构申请检验;安全培训考核工作弄虚作假,对客船船员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建筑施工行业的生产安全事故背后,都存在过程监督不到位、验收把关不严等问题。例如,2016年11月25日,国务院安委办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指出,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特别重大坍塌事故,从初步掌握的情况看,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压缩工期、突击生产、施工组织不到位、管理混乱等有关。笔者认为,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想要做好项目安全管理,应从组织机构与责任制、基础管理、监督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护》2008,(10):I0009-I0010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煤尘防治工作是煤矿“一通三防”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一些产煤地区和煤矿企业坚持开展煤尘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全国来看,一些煤矿企业仍然存在对煤尘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到位、未引起高度重视,防尘工作体系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有关制度不落实,投入不足、防尘供水系统欠账严重,现场管理不到位、采掘作业场所和回风巷道煤尘积聚严重等问题,同时也存在着相关先进适用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发滞后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煤尘防治工作,防范和遏制煤尘事故发生,现提出以下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现场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在基层实践中,很多单位在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到位、监管人员职责不明、监督检查流于形式、整改不到位等种种问题,致使现场作业安全难以保证。对此,笔者认为,企业想要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就应从设计入手,将安全关口前移,从工艺、检查入手,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4月25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浙江球冠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球冠公益帮扶行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范贤生介绍,此活动是在延续2014年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城乡发展基金"幸福包"公益项目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这次公  相似文献   

7.
<正>国发〔2010〕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全国生产安全事故逐年下降,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非法违法生产现象严重,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暴露出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管理薄弱、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地方和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管理部分,设备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出色的设备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故障检修投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可为企业带来更多效益。近年来,部分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基础管理薄弱、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等问题,相继发生了多起重特大事故,在设备损坏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员伤亡事故,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构成了不  相似文献   

9.
<正>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安全生产费用能否有效投入,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条件。作为高危行业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真正用于安全生产。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管控主要涉及的法规有《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简称《规定》)和《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简称《办法》)。但是由于政府监管不到位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了建筑业安全生产费用管控尚存在诸多问题,譬如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贵州某化肥厂合成氨车间液氨管道泄漏事故。根据液氨管道泄漏事故性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焊接质量问题、疲劳强度受损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支架维护保养不到位、主体责任不落实、特种设备的管理不到位等是引发事故的间接原因,对这些原因进行详细阐述介绍,同时从特种设备管理角度对本单位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防范与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现代职业安全》2008,(11):I0025-I0030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近年来,广大煤矿企业不断加大机电运输装备的投入和更新改造,积极推进机电运输技术进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了安全生产。但一些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系统可靠性差,  相似文献   

12.
魏宁  王志勇 《安全》2009,30(3):28-29
在以往的企业管理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口号叫的响,目标不明确;目标定的大,管理不到位,以至于措施流于形式,得不到及时落实。将目标化管理的思路应用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上来,已经在很多行业和企业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修理、改造的监督检验以及在用设备的定期检验,是国家赋予质监系统检验检测机构的法定检验,是一神圣职责。认真履行这一职责是质监系统检验检测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2009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明确指出,在特种设备法定检验中,既存在检验不到位现象,也存在检验过度的现象。这两种现象或许个案,但其存在既影响检验工作质量,也有损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基层部队危机管理问题越来越引起部队上下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分析当前基层部队存在危机管理意识差、沟通协调难、思想认识不到位等主要问题。为及时有效地处置危机,阐明基层部队危机管理应把握和遵循的原则;结合当前基层部队危机管理的现状,提出基层部队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同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危机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八闽动态     
正福建省2017年8—11月,省安监局组织各相关设区市及专家对全省安全评价机构开展了执法检查,共检查省内11家评价机构,抽查检查1家外省在闽开展业务的甲级评价机构,延伸走访了2家企业现场。检查围绕资质及业务范围保持情况、技术报告质量情况、过程控制及管理制度运行情况、执业行为规范情况及网上公开情况等5个重点内容开展,总体情况看,各评价机构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发挥防范事故技术支撑作用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同时,也发现了部分评价机构存在管理不到位、不规范等问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国内某钢铁公司发生了一起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而导致的转炉爆炸恶性事故。在反思事故原因时引发了有关安全管理问题的一些议论:有人认为核心问题是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是安全教育不到位的问题;有人认为关键问题是基层安全管理机构薄弱。是管理职能不到位的问题;有人认为是利益制约机制有偏差。  相似文献   

17.
近日,就濮阳市辖区内连续发生3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河南省有关人士约谈濮阳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责令濮阳市立即开展交通隐患排查。约谈中,河南省政府认为这三起事故暴露出濮阳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存在严重的宣传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问题。濮阳市在做出深刻检  相似文献   

18.
郑君 《劳动保护》2012,(1):110-111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化工产品生产国,而工艺安全管理的发展却远滞后于经济规模的增长.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化工事故,都可以追溯到工艺安全管理的不到位.如何促进我国化工企业重视工艺安全管理,并切实有效地做好工艺安全管理,是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在2011年12月13日召开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代表等齐聚北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促进我国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你好:企业煤气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企业煤气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有:1.设计与施工不符合要求。2.未建立煤气应急救援体系。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中毒和窒息、火灾、坍塌、其他爆炸和起重伤害。  相似文献   

20.
我国矿山透水事故致因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找出影响矿山透水事故的主要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首先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80起透水事故案例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导致矿山透水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有违章、非法开采、越界开采、防水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水文地质资料不清、破坏防水设施;间接原因主要有思想麻痹、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违反探放水原则、法律意识淡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其次,结合透水事故的发生机理,利用鱼刺图法从人、物、环境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统计分析和系统分析,确定影响矿山透水事故的主要因素为管理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