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笔者认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可按制订安全投入计划,检查、考核落实情况,总结评价,完善来年安全投入计划的步骤对安全投入进行闭环管理,以确保安全投入"不欠账"且"用到位"。图为某企业为员工配备正压式呼吸器。(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安全投入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有"保证本单位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主持人语: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障。3月1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在全国人大记者会答记者问时提到"安全生产投入不能欠账"。《安全生产法》中也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那么,企业应如何才能保障安全"不欠账",并将安全投入切实用于解决安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认为,应多措并举,从全员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检查力度、强化监督4个方面展开工作。图为某企业设备巡检现场。(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没有强大的安全投入作保障,企业便不会有长远的发展。企业应如何保障安全不欠账,并将安全投入切实用于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关键环节,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呢?笔者认为,应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4.
<正>"安全生产月"活动可以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加油站",每年"安全生产月"都有独特的活动主题,即加不同的"油"。图为某企业安全大检查现场。(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安全生产月"活动可以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加油站",每年"安全生产月"都有独特的活动主题,即加不同的"油"。2015年加的"油"是——"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各生产经营单位应以此为契机把"油"加到位,从而推进依法治安,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建设。笔者认为,各生产经营单位可通过以下方法,将本单位的"油"加到位。第一,以"形"归"神"。各  相似文献   

5.
要潜移默化     
<正>笔者认为,企业想要实现安全理念的落地,就得有潜移默化的手段,"天天灌""日日熏",通过思想安全,实现行为安全。图为某企业安全文化长廊。(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企业想要实现安全理念的落地,就得有潜移默化的手段,"天天灌""日日熏",通过思想安全,实现行为安全。第一,要让员工清楚地理解"安全为了谁"。需要从人情的角度启发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认为,企业应通过明确关系、做好协调沟通、强化监督和奖罚3方面实现安全管理与企业整体管理的有机融合,避免安全管理成为"孤岛",从而切实保障企业生产处于安全状态。图为某企业安全员演示灭火器的使用。(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应通过明确关系、做好协调沟通、强化监督和奖罚3方面实现安全管理与企业整体管理的有机融合,避免安全管理成为"孤岛",从而切实保障企业生产处于安全状态。第一,明确关系。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勾画了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方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治理年"的实施意见》,要求完善集"预防、惩治、监督、保障"于一体的安全生产依法治理机制,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树起了强化依法治理的鲜明导向。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认为,企业对于各类安全管理台账,不要怕乱,应先列出所有元素,然后由"乱"入"整",实现"细而不乱"。图为某企业应急演练现场。(图片由龙钢公司能检中心提供)笔者认为,企业对于各类安全管理台账,不要怕乱,应先列出所有元素,然后由"乱"入"整",实现"细而不乱"。第一,不要怕乱。一个管理者想要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内容了如指掌,通常有赖于各项台账的建设。此时,就需要相关管理者将安  相似文献   

9.
安全执行力     
正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安全管理体系,还是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及措施,都需要良好的"安全执行力",使其执行到位、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如果企业缺乏"安全执行力",再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再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以及措施,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此,本期特策划"安全执行力"专题,探讨企业应如何提升自身的"安全执行力",确保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各项安全生产措施都能够有效"执行"、有效落实,进而推动企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的世纪,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目前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这个新格局明确了企业的责任,表明企业在安全生产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笔者认为企业要真正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关键要做到“四个到位”。即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认为,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落实到位,企业可以采取"倒推法+放大法"予以检验并监督落实。图为某企业隐患排查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就是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落实到位,企业可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认为,企业想要处理好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轻重缓急",应在完善相应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的基础上,对各项工作进行"排列组合"合理安排,同时,应对变化性的事物实行动态管控。首先,企业应依据本单位各项生产活动的特点或特性,制定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这些制度和标准应作为企业确保各项生产工作安全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这些安全管理制度、标准,或者不完善,存在漏洞,那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认为,企业在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合规的基础上,要科学判断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轻重缓急",明确重点,分清主次,确定各项工作的处理次序;同时对于因种种原因需要后续解决的问题,也要持续关注,直至解决。第一,必须以合法合规运营为准绳,确保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企业在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前,必须组织  相似文献   

14.
正主持人语:目前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中,"上级"单位或安全管理部门,为了保障基层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往往会对基层单位进行安全检查。有人认为,这种"上级安全检查",能够有效督促基层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基层安全生产。但也有人认为,这种"上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认为,"用到位"是解决安全投入问题的根本途径。图为某企业安全培训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虽然《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对于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安全费用的使用以及监督管理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有"办法"是一回事,执不执行"办法"、能不能有效执行"办法",是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认为,企业想要切实保障交叉作业的安全,应从落实责任、落实制度2方面入手。图为某单位负责人在监督、协调作业现场情况。(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笔者认为,企业想要切实保障交叉作业的安全,应从落实责任、落实制度2方面入手。第一,落实责任。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责任不清或责任落实不到位,往往是造成交叉作业事故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检查是一项经常性开展的工作,既有单位内部上对下的检查,也有上级部门对下级单位、企业的检查,检查方式有提前下发通知告知做准备的,也有不期而至搞"飞检"的.作为受检查者应持何种态度?笔者认为,如若能做到"不怕查、查不怕、怕不查",就说明被检查的单位真正把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了.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安全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安全工作需要笃行的精神,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做好、做到位,必须要把每一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把每一条安全规程执行到位。想要做好安全工作,就不能怕麻烦、就不能图省事。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认为,想要让"高科技"转化为"高安全",企业应在大力开展相应"高科技"培训的同时,注重与现有生产系统的匹配,量力而行。图为某企业设备改造现场。(图片由陕西龙门钢铁有限公司提供)笔者认为,想要让"高科技"转化为"高安全",企业应在大力开展相应"高科技"培训的同时,注重与现有生产系统的匹配,量力而行。首先,大力开展"高科技"培训。企业在开展培训时,不仅要让员工了解"高科技"设备本身的各种性能以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认为,企业想要避免基层单位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在执行时"走样"的情况,应从端正基层工作作风、发挥企业领导层指导或引导作用、提高基层单位管理人员理解能力、增强相互沟通等方面入手。图为某企业各级人员沟通安全要求。(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目前,有些企业在向基层单位下达安全要求时,会因为基层单位对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在执行过程中"走样",甚至与上级安全要求的本意大相径庭,致使各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