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滇西地区基性 超基性岩、碱性岩中的长石、石榴子石、橄榄石等单矿物及羊拉铜矿区二叠世海相玄武岩的铅同位素组成可以代表原始地幔的铅同位素组成 ,由此确定的该区上地幔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 2 0 6Pb/2 0 4Pb =1 7.877~1 8.5 0 6,平均 1 8.1 0 8,2 0 7Pb/2 0 4Pb=1 5 .470~1 5 .5 87,平均 1 5 .479,2 0 8Pb/2 0 4Pb=3 7.797~ 3 8.5 67,平均 3 8.1 77。研究发现 ,由于受地壳物质的混染和成岩后U、Th衰变产生的放射成因铅的影响 ,这些幔源岩石全岩铅同位素组成已不能代表原始上地幔的铅同位素组成 ;金顶铅锌矿床的铅并非上地幔来源 ,而是相当于下地壳来源的铅与兰坪盆地沉积岩铅二者的混合铅。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 ,系统研究了新疆乌恰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成矿地球化学背景、区域化探异常特征、成矿过程中元素的再分配特征等 ,认为“三色”岩层和富含Pb、Zn、Ag、Cu、Sr等成矿及伴生元素的基底是形成热卤水成因的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的物质前提。成矿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再分配特征更进一步证实了本区存在大规模的热卤水活动。与金顶铅锌矿床对比 ,二者的基底都富含金属元素 ,矿石物质组分和成矿元素相同、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元素组合类似。这些特征是本区寻找热卤水成因的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的十分重要的地球化学证据。乌拉根铅锌矿床和新发现的铅锌矿化点 (带 )均有规模大、强度高的Pb、Zn、Sr组合异常与之对应 ,预示本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钱建平 《地球与环境》2001,29(3):134-139
地质地球化学证据显示 ,黔西北铅锌矿带铅锌主要来自基底碎屑岩系 ,硫来自于赋矿地层 ,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构造动力压泌的地层水 ;初始成矿流体特征可能为中低温、较高盐度、较还原、弱酸至弱碱性 ,具Ca2 + (Mg2 + ) -Na+ -F-(Cl-)型 ,Pb、Zn、Ba在其中呈氟氯配合物形式搬运 ,水岩相互作用是Pb、Zn沉淀的重要因素 ;铅锌成矿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使原始沉积的黄铁矿层改造富化和改变矿源岩中Pb、Zn的赋存状态 ,第二阶段的构造动力热流泵作用使Pb、Zn叠加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金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石中硫化物硫同位素及碳酸盐胶结物中碳、氧同位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的CO2与沉积有机物和海相碳酸盐岩有关,源自碳酸盐岩热解作用和去碳作用以及沉积有机物的氧化作用和脱羧基作用。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反映了成矿环境为高氧逸度环境。硫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矿床中石膏矿体中的硫可能来自三叠系古大洋硫酸盐矿物。而金属硫化物矿物中的硫具有多源性,其主要来源为生物或细菌还原地层中膏盐(石膏、硬石膏、有机质等)的还原硫、壳源硫和有机硫。同位素研究表明金顶铅锌多金属矿的成矿物质应源自地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青山铅锌矿床矿石矿物、蚀变围岩、含矿层、辉绿岩的稀土元素、硫、碳、氧同位素及黔西北岩石地层中铅锌含量的研究,笔者认为,成矿金属并非源于岩浆岩,而源于深部的沉积岩,碳、硫分别源于碳酸盐岩和含矿地层的硫酸盐硫;大气降水经深循环再上升形成成矿介质水。  相似文献   

6.
大厂锡石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由两类 4形矿化组成 ,一类为层状及似层状矿化 ;另一类为不规则脉状矿化 ,包括大脉状、细网脉状和囊状 (块状 ) 3种不同形态的矿化。这两类矿化在铅同位素的组成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而相同形态的矿化之间大致相同。层状矿化2 0 7Pb/ 2 0 4 Pb和2 0 6 Pb/ 2 0 4 Pb的比值较低 ,在同位素比值图上的数据点比较分散 ,且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随生成时代的变新而呈规律性的增加。不规则脉状矿化2 0 7Pb/ 2 0 4 Pb和2 0 6Pb/ 2 0 4 Pb的比值较高 ,数据点比较集中 ,不随埋藏深度的增大而改变 ,并大致与矿区花岗岩相当。同位素组成的特征表明 ,层状矿化的成矿作用与泥盆纪海底热水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成矿作用与地层同期 ,并受到后期岩浆热液的叠加和改造。不规则脉状矿化与燕山期花岗岩的侵入活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潭坑铅锌(银)矿区位于北武夷铅锌银成矿带内,本文系统阐述了矿区地质和矿床特征,并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本区铅锌(银)矿床,经历了火山喷发沉积和后期热液充填两大成矿期,与次火山岩体(流纹斑岩)有密切的关系,属次火山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内不同时代的地层中 ,元素Au、Ag、Sb、Cu、Pb、Zn等具有不同的含量及统计参数特征 ,在区域上构成了 2个大的地球化学场和 1 0个次级场 ,它们控制了不同类型矿床的分布 ,显示了地球化学场与成矿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川滇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性和岩控性 ,大多数矿床都赋存于灯影组白云岩中。矿床的形成温度比较低 ,主成矿阶段的温度为 140~ 2 0 0℃ ,而且各矿床的形成温度十分接近。矿床发育大规模的白云石化。本区的地质演化经历了双层基底、连续盖层 ,以及前陆盆地 -造山带耦合几个主要演化阶段。这些阶段分别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流动通道以及流体驱动力 ,从而在燕山期 -喜山期由于成矿流体的大规模流动 ,形成了川滇地区大面积分布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0.
位于秦岭造山带东部柞山热水盆地中南部的穆家庄铜矿床由 7个矿体组成 ,赋矿地层为中泥盆统一套浅变质的具韵律特征的复理石沉积建造 ,矿床产出与地层层位、区域构造和NWW向断裂破碎带密切相关。矿石及其围岩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化学成分、流体包裹体和氧、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成矿温度为15 0~ 330℃ ,盐度 5 .8~ 2 3% ,矿石及围岩均以富SiO2 、TFe、Cu、Mn、Ba、Ca、Zn、Pb、Mg、As、Sb、S、C、B、K等元素为特征 ,成矿元素Cu、Zn、Pb等主要来源于前泥盆纪地层 ,成矿流体的O、C主要来自海水 ,铜矿床成因属于弱改造的海底喷流沉积型  相似文献   

11.
扬子地块南缘锑矿床中矿石铅的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锑是我国的特色矿产 ,扬子地块南缘锑矿带是世界上最大的锑成矿带。铅同位素研究表明 ,该带锑矿床中矿石铅的组成变化较大 ;在铅同位素组成图解中 ,线性分布明显 ,但它不具有等时线意义 ,而是由低放射性成因铅和高放射性成因铅两个端元混合所致。矿石铅属壳、幔混合铅。成矿作用应发生于开放体系之中 ,深部幔源物质可能参与了锑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2.
粤西残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西残斑岩脉是由花岗斑岩脉遭受后期地质作用改造而成的 ,具有片状构造 ,片理产状与地层围岩一致。通过对该残斑岩的颗粒锆石U -Pb年龄测定 ,莸得两条不一致线 ,它们的下交点年龄分别为 40 4±6Ma和 42 8± 17Ma ,从而确定残斑岩脉的侵入年龄为 40 4~ 42 8Ma ,属加里东期。根据上交点年龄和2 0 7Pb/2 0 6Pb年龄推断 ,其源区物质较复杂 ,包含有 1737Ma、2 16 5Ma和 2 494Ma的物质 ,暗示粤西云开隆起区存在中、古元古代以及太古宙基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主要类型锑矿床中主要矿物的δ18O值从 +5.2‰~ +2 5.84‰ ,离差值为2 0 .64 ;实测与计算的δ18OH2 O值从 -8.0 3‰~ +1 5.9‰ ,离差值高达 2 3 .93 ;矿物包裹体分析的δDH2 O值变化范围从 -1 2 4 .3‰~ -3 8.0‰ ,离差值达 86.3 ;矿物样品的δ13C值变化范围为 -9.73‰~ +1 .79‰ ,离差值为 1 1 .52。经综合研究后认为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多源的 ,既有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降水 ,也有地层封存水、海水和吸附水加入成矿流体。因此 ,锑矿床的成因较复杂 ,应根据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等的差异 ,分别研究各类矿床的特征 ,才能较好地指导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的铅、锶、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 ,揭示该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的特点 :成矿金属主要来源于基底前寒武系变质岩和老君山花岗岩 ;硫主要来源于中寒武世热水沉积期还原的海水硫酸盐和深部岩浆房 ,同时 ,燕山期老君山花岗岩为后期叠加成矿作用提供了硫源 ,变质围岩也提供了一部分成矿物质。矿石中单矿物的铷 -锶等时线年龄为 (76 .7± 3.3)× 10 6a ,反映矿床明显受到燕山晚期岩浆热液作用的叠加。  相似文献   

15.
湘中锡矿山式锑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地层含矿性、同岩浆活动的关系及同位素组成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以阐明湘中锡矿山式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形成的区域性深部上升流体。虽然赋矿层位相对集中 ,但不存在明显的锑矿源层。铅同位素研究表明矿石铅来源于深部均化条件下的铅同位素演化系统 ,与围岩地层铅同位素明显不同。硫同位素显示矿石硫为均一化程度较高的混合深源硫。包裹体水氢、氧同位素组成介于大气降水与初生水之间 ,为混合水类型  相似文献   

16.
从层序地层、沉积相、矿相剖面、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铅同位素和包裹体等方面 ,对天桥铅锌矿床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认为产于退积型海侵体系域中顺层的似层状铅锌矿体 ,其成因与六盘水裂陷槽演化的某个阶段特定环境有一定联系 ,成矿溶液沿裂陷槽边界断裂上升 ,挤入上覆岩层间隙乃至进入水盆地 ,对围岩发生交代作用 ,参与成岩 -后生作用、多期次的叠加、改造是该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贵州主要开采矿山晚二叠世煤中不同形态硫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形成于海水影响较小环境中的煤以低的硫含量 ,偏正的δ34S值为特点 ;形成于海相或受海水影响较大的环境中的煤 ,则具有高的硫含量和偏负的δ34S值 ;在高硫含量的煤中 ,有机硫和无机硫具有弱的相关性 ,可能它们具有一致的来源 ;煤中有机硫的同位素组成对成煤环境是灵敏的 ,可作为成煤环境划分指标 ,根据有机硫含量和同位素组成 ,可分出海水对煤层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西部秦岭地区八卦庙、双王、煎茶岭 3种重要类型金矿床为例 ,在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基础上 ,开展若干新方法新技术的找矿试验 ,研究发现 ,八卦庙式金矿岩石的烃含量与其金品位大致成正相关关系 ;而且金矿化强度和规模越大 ,相关系数值也越大 ;据此根据石英脉的烃含量对隐伏金矿床 (体 )和金矿化规模进行预测。双王式金矿原生晕的前缘晕元素为B、As、Sb、Hg,近矿晕元素为Au、Ba(-) ,尾晕元素为Mn、Bi。通过原生叠加晕垂向研究预测 ,双王和八卦庙金矿床现有的金矿体向下延伸还较大 ,在矿床的深部存在有盲矿体。煎茶岭式金矿的矿石铅同位素平均值比围岩要小 ,铅同位素曲线的低峰区往往就指示矿体所在 ;预测区的2 0 6Pb/ 2 0 4 Pb、2 0 8Pb/ 2 0 4 Pb比值变差椭圆图的形状和轴向斜率与已知矿区趋于一致 ,并且两者的变差椭圆图形大部分重叠 ,说明存在有同类型金矿体。以上研究成果为同期或后来的勘探工作或矿山采矿所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