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舰艇舱室环境中的恶臭污染和优先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恶臭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了舰艇舱室内常见恶臭物质的分类、气味性质及来源,比对了国内外恶臭污染控制的相关标准。通过分析恶臭污染物的检出频次、毒性效应、气味安全级别、综合分值和艇内危害等级等指标,提出了舰艇舱室环境中24种恶臭物质的优先控制名单,指出舰艇的通风设计和硬件设备改进对于控制恶臭污染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标准的基本情况、分类及数量占比。分析了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配套环境监管存在缺项、对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支撑不够、标准更新不及时、标准效力受限、同一目标物质的多种监测方法缺乏等效性评价、标准制修订周期较长、生物和生态遥感监测标准薄弱等。提出了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进度、建立评估复审机制和基准方法体系、加强新污染物监测科学研究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水质标准物质应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水质标准物质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分别从实验室分析测试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的不确定度、质量控制方式的选择以及实验分析的准确度和分析方法研究等方面,讨论了实验室质量控制过程中水质标准物质应用出现的误区和问题。对如何做好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从多个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在使用分析校准用标准物质及水质质量控制用标准物质过程中,如何避免或减少分析误差的方法和措施。同时对计量、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水质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以及标准物质的规范应用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环境标准样品和标准物质、已试用并准备申报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编号的样品介绍给读者,以期达到在使用时便于选择,研制时避免重复的效果.由于我国环境标准样品尚无统一分类,因此本文按水质、大气、土壤、生物,有机污染物等几个部分列表介绍(表1).其中,有机污染物标准样品主要指纯有机污染物和有机溶液配制的标准样品.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标准物质对化学发光法的氮氧化物分析仪进行校准,并分析校准系统中零气源、连接管路、动态气体校准仪和标准物质对二氧化氮校准的影响,发现一氧化氮标准物质中的二氧化氮杂质会影响氮氧化物的校准结果,得出氮氧化物分析仪校准需要进行二氧化氮补偿的结论;同时,通过比较国产二氧化氮和进口二氧化氮标准物质产生的校准结果,得出进口二氧化氮标准物质较国产二氧化氮标准物质的稀释结果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湖泊生态类型分类的一个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以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为依据的生态类型分类方案。其原则主要是主导因素和综合分析相结合;多级划分;及为经济建设服务。分类的指标主要有三类:1.、化学指标、包括氮、磷、有机质等营养元素含量及比量作为营养型标准,总硬度、矿化度及钾、钠和钙镁离子比等水型标准,污染物质浓度是否超过环保标准为污染指标。2.自然地理指标,主要是以湖泊所在地所属自然地理及气候区划的类别、湖面大小、湖容发育系数及湖水交换率为标准。3.生物指标,包括群落结构中生产者的优势类群,营养盐在食物链网中主要流转途径和鱼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以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为例,比较分析了标准物质在应急监测、实验室定量分析,以及应急监测定量、半定量分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有标准物质进行定量校准时,应急监测方法和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的定量结果具有可比性;在无标准物质进行半定量分析时,应急监测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提出,在需准确定量的应急监测中应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环境空气中异味物质及其特点,从嗅辨法和成分浓度分析法2个方面,介绍了异味物质的监测方法,并比较了各方法的适用性。从臭气浓度、强度、恶臭厌恶度、相对气味活度值以及模型预测等方面,描述了异味物质特有的评价方法;从对照标准限值、臭氧生成潜势以及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描述了异味物质普适性评价方法。指出可通过实地调查与监测、污染谱图和源解析模型等方法识别异味物质的来源。提出了环境空气异味的监测调查建议,包括采用多种技术、提高异味物质的快速初辨能力以及监测水平,研制更多的方法标准和控制标准、科学监管异味污染物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瓶装1μmol/mol臭氧前驱体物监测用氮气中57组分挥发性有机物(VOCs)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该气体标准物质严格按照《气体分析 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 第1部分:称量法制备一级混合气体》(GB/T 5274.1-2018)所规定的配制气体标准物质的方法采用称量法制备。建立了GC-MS联用结合选择离子扫描(SIM)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在气瓶中的均匀性和稳定性。57种目标化合物完全满足美国环保署光化学评估监测站(PAMS)关于臭氧前驱体物VOCs在线监测的技术要求。将气体标准物质分别送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良好,表明研制的气体标准物质具有较好的压力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使用要求。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5%(k=2),使用有效期为1年,取得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证书,证书编号为GBW(E)083966。  相似文献   

10.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标准传递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青岛市环境监测站采用标准溯源及仪器校准质量保证程序解决了对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中使用的自动监测仪的标准传递问题。指出系统标准溯源参数主要包括监测仪器流量和标准物质特性两部分,在建立系统量值传递方法时.首先需要建立对一级标准的溯源,再根据量值传递系统的特点进行站运行仪器和内标源返回质量保证实验室的质量追踪,并以流量传递、零气源质量控制和标准物质传递等量值传递和质量控制方式进行。对标准量值传递影响的因素也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标准物质的发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管理的加强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的范围越来越广,要求监测的数据准确可靠,要求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监测结果有可比性。因此,作为量值传递和质量保证的基础的环境标准物质,其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标准物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标准物质可作为工作标准使用 有些监测仪器能够直接显示污染物浓度那是因为仪器制造者已把物理量(y)与污染物浓度(X)的函数关系y=f(x)设置在仪器内部。这些仪器在出厂前要用标准物质标定示值。但出厂标定不是长期有效的,使用时还要经常用标准物质标定示值。有些仪器甚至需要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标定。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包括标准物质的混合比设计,混合后均匀性检验,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稳定性的周期检验以及应用质控图的方式对分析进行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消解方式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及沉积物中硫的适用性,研究了不同标准物质消解液建立的工作曲线、谱线干扰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合土壤和沉积物来源特点、主成分和待测物含量、干扰物情况,筛选20个典型标准物质分别采用王水水浴法和四酸电热板法进行消解,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中3条分析谱线(180.669、181.972、182.562 nm)测定样品中硫的情况。结果表明,0.500 0 g样品经10.0 mL王水(体积比1∶1)沸水浴消解4 h,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谱线硫181.972 nm建立的18个标准物质工作曲线相关系数高达0.999 9,标准溶液实测浓度相对误差为-6.9%~16%,2个标准物质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认定值回收率分别为3.3%~4.3%和90%~96.7%,满足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行业的质量控制要求,该方法测定结果与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标准分析方法具有可比性。建立工作曲线的标准物质应考虑待测物和干扰物含量,宜选用标准浓度认定值测试的相对误差而非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作为评价工作曲线优劣的主要技术指标,谱线干扰的理论推导情况和实验结果在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牡蛎中多环芳烃标准物质的研究、制备方法 ,进行了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 ,统计计算了检验结果 ,基本确定主要参数。检验结果表明 ,研制的牡蛎中难降解有机物标准物质均匀 ,在一年保存期间内稳定 ,可用于海洋环境监测中  相似文献   

15.
1.实验废水的处理实验废水有多种多样.在制定废水的处理方案时,要同时考虑废水的分类方法.废水分类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实验废水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为此应组织各实验室和有关部门共同进行实验废水的种类、数量的调查和测定.在规定实验废水的分类方案时,应注意:以实验废水调查测定的结果为基础;以确定实验废水处理方法为依据,分类方案不应对处理方法产生干扰.确定的处理方法所不能处理的废液(物质)应另列一类,危害性毒性大的物质优先分类或就地处理(就在该实验室.原经手人员就地销毁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化学纯的五氯酚经纯化处理后得到高纯物质,对硝基酚、对甲基酚选用进口高纯物质;采用重量法配制,以甲醇作为标准样品溶剂,经过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和多家高水平的实验室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方法定值、数理统计检验,给出了标准样品的标准值和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7.
王炳华 《干旱环境监测》1994,8(2):118-121,123
介绍了环境标准物质在环境监测技术过程中的意义、分类、种类及技术进展动态,引述文献17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采用称量法制备瓶装1μmol/mol氮气中42个组分挥发性有机物(VOCs)标准物质的研制方法。建立了选择离子模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对目标组分在气瓶中的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考察。所选择的42种目标组分完全满足中国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44—2013)和美国环保署《使用特殊处理的采样罐/气相色谱仪检测环境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EPA TO—14A)这2个方法标准中所规定的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有害成分的监测要求。将研制的气体标准物质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和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分别进行了比对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比对结果与国际等效度。结果表明,1μmol/mol氮气中42种组分VOCs标准物质的有效期为一年,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5.0%(包含因子k=2),并取得国家标准物质证书GBW(E)062231。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信息化标准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环境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勾画出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详细描述了环境信息分类的结构,以及重大项目中涉及的环境信息化标准工作概况。提出了下一步环境信息化工作的目标和方式。  相似文献   

20.
应用13种醛酮类气体标准物质绘制工作曲线,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环境空气中13种醛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使用13种醛酮类气体标准物质作为采样对象模拟大气采样,对2,4-二硝基苯肼(DNPH)采样管反应时间、气体环境温度、采样流量等条件进行优化.以气体标准物质为样本,采样体积设定为5L,在采样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