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矿井水资源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探讨了酸性矿井水的资源化途径,并指出了矿井水在资源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铁酸钾水处理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次氯酸盐氧化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工艺,探讨了次氯酸盐浓度、铁盐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对高铁酸钾纯度、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初始ClO-浓度为137.3g/L,除盐工序温度控制在10℃左右,铁盐投加量为化学计量的30%时,可得到纯度为96.4%、产率为45.3%的高铁酸钾固体.用XRD、FIRT和SEM对高铁酸钾进行了表征分析.初步研究了高铁酸钾母液中KOH、KCl、KNO3、Fe(NO3)3、KClO等杂质对高铁酸钾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度越高,高铁酸钾溶液稳定性越强, KCl、KNO3使高铁酸钾溶液稳定性略有降低, KClO对高铁酸钾溶液具有强稳定性,三价铁盐的存在能促进高铁酸钾溶液的快速分解.  相似文献   

3.
膜法处理淮南矿区矿井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淮河以北矿区矿井水的水质特点,通过膜法处理矿井水试验,研究采用超滤、反渗透及纳滤处理矿井水的效果及工艺参数等,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提出叠片过滤+超滤+反渗透是矿井水深度处理经济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矿井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悬浮物(SS),而悬浮物的高低直接影响废水中化学耗氧量(COD)的含量,不加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对矿井水净化试验和处理效果的研究,并选用自然沉降和混凝处理工艺及效益分析,论证该矿井水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6.
PSA处理含氟矿井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聚硅酸铝混凝剂处理煤矿含氟矿井水,处理后,氟,SS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8%,98.5%和96.8%,处理后的水质可用于矿井除尘或生活用水。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白皎矿矿井水的处理方法和上艺,处理后矿井水除硫酸盐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缓解了煤矿生产和生活用水紧张的状况,同时还保护了环境。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影响聚合铝铁混凝去浊效果的有关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确定了聚合铝铁具有最优混凝去浊效果的Fe/Al摩尔比和OH/(Al+Fe)摩尔比以及投药量范围,考察了聚合铝铁对矿井水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并与常规净水剂进行了混凝去浊效果对比。  相似文献   

9.
高铁酸钾是一种集氧化、消毒、絮凝/助凝、脱色、除臭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绿色多功能水处理剂,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价值。文章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高铁酸钾的氧化性、稳定性;对比了高铁酸钾3种制备方法及各自优缺点;同时从不同方面对高铁酸钾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其联用技术的协同效应。最后,对高铁酸钾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1 概况 石嘴山矿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年降雨量稀少,最大为253.2mm,最小为95.2mm,平均为106.6mm,仅为全国人均水量的1/10,占世界人均的1/40。  相似文献   

11.
曝气生物滤池生物预处理微污染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升流式BAF预处理微污染水,研究了接种挂膜和自然挂膜下挂膜时间、生物量及其形态特征,以及自然挂膜下不同水利负荷、气水比和进水温度等因素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挂膜可以加快系统启动,比自然挂膜减少1周左右,且生物量较多;成功挂膜后,两种挂膜方式下的微生物形态和特征基本相同;在水力负荷、气水比和进水温度分别为3 m3/(m2·h)左右、1∶1和10~14℃以上时,系统可取得对各种污染物较为理想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反渗透预处理就是要把进水对反渗透膜的污染、结垢、损伤降到最低,并且预处理工艺处理效果越好,对膜系统的污染越轻,膜系统投资与运行成本就越低,从而保证反渗透装置的运行处理效果.通过对阜新矿区矿井水进行各级预处理出水水质指标数据的分析,该预处理系统处理效果良好,能够达到反渗透膜进水的标准.该套预处理系统的实验数据对其他反渗透膜预处理有一定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多元微电解预处理梭织布印染废水的降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多元微电解预处理工艺,在p H=3.0,微电解填料填充比为1:1.5,微电解时间1.5 h的情况下,出水COD平均去除率达到76.0%,是预处理该类废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型传感器在矿井水处理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新型的淹没式透光率脉动传感器,并以矿井水为研究对象,对淹没式传感器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淹没式传感器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有望在生产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使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5.
以絮凝剂聚合硅酸铝为分散物质,对高铁酸钾水溶液中的高铁酸根离子进行隔离,以减少其碰撞几率,抑制其自身分解,协促高铁酸钾对有机物的稳定氧化,延长其氧化时间和提高降解效率。研究了聚合硅酸铝加入量对高铁酸钾稳定性的调节和降解作用机制,探讨了溶液p H值对两者协同降解作用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找出了两者最佳的配比和最适宜的p H值点,并从理论上建立了废水COD降解率与聚合硅酸铝加入量、高铁酸钾加入量以及溶液p H值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验证,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王兵  夏韬  莫正平  鲜波 《环境工程》2012,(Z2):120-122
Fe(Ⅵ)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Fe(OH)3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废水处理中高铁酸钾发挥同步氧化和絮凝作用。介绍高铁酸钾处理各种难降解废水的机理,同时分析高铁酸钾投加量、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各种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提出基于高铁酸钾同步氧化絮凝技术处理污水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根据某煤矿矿井水水质资料,结合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工艺原理,阐述了有机物相对较高的含悬浮物矿井水的处理工艺;列举了主要构筑物数量、规格及主要设备数量、材质、型号等参数;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污水站直接运行成本约为0.668元/t。  相似文献   

18.
闫滨  李成林  王玥 《环境工程》2017,35(11):33-36
通过自行设计室内水质净化装置模拟自然水环境,研究水生植物香蒲、荷花和水生动物螺蛳组成的生态系统对水质的净化能力,以及多孔混凝土与该生态系统相结合时整体的水质净化能力和多孔混凝土的生态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水生生物形成的生态系统对水体中TP、TN、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5.71%、85.88%、86.66%,与多孔混凝土联合应用后,对TP、TN、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50%、88.89%、86.70%,多孔混凝土的应用为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空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效率。对多孔混凝土综合水质净化效应机理分析表明,多孔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可为水体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的空间,通过物理吸附作用、植物吸收作用、微生物生化降解和水生动物滤食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提出多孔混凝土可作为生态护坡材料,与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结合应用于生态护坡。  相似文献   

19.
查文桂  王雪野  王志伟 《环境工程》2022,40(4):153-158+208
以钢丝网膜组件为阴极构建了过滤式阴极电芬顿工艺,针对微电子废水再生回用预处理开展中试研究。考察了过滤式阴极电芬顿工艺有机物处理潜能,研究了曝气/不曝气、外加电压、Fe2+投加量等运行参数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运行费用的影响,在最优工况下开展了连续流中试,并与传统芬顿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过滤式阴极电芬顿工艺能够稳定产生·OH,具备难降解有机物处理潜能。在HRT=120 min条件下,过滤式阴极电芬顿工艺最佳运行工况为:曝气量0.6 m3/h,外加电压3 V,Fe2+投加量0.3 mmol/L。在该工况下处理微电子废水COD、TOC、H2O2去除率分别为(73.6±18.3)%、(51.2±12.7)%和(83.7±13.0)%,单位COD处理费用为1.93 元/g COD,有机物去除效果和运行费用较传统芬顿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0.
针对鞍山某颜料生产企业实际生产废水,通过微生物驯化、水解酸化实验,验证了水解酸化预处理该废水的可行性。通过考察处理过程中COD、B/C、pH、NH3-N等监测指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获得了处理该实际废水的最优条件:MLSS=4 500~5 000 mg/L,pH=6.5~7.5及HRT=24 h,COD去除率为31.1%,B/C从0.18升至0.69,可生化性明显增加。为该企业内部废水处理厂设计、工艺参数选取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