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环境安全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列举了当前我国环境安全的主要威胁,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突发环境事件频发,并提出了非传统安全视野下,必须将环境安全问题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环境安全法律体系、建立环境安全的公众参与机制和公共政策评估机制、完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等对策及建议,对决策部门意识到环境安全的威胁并寻求解决之道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中国当下最受关注的两大民生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可知,重金属等环境污染物是威胁初级农产品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环境统计资料已经证实,21世纪以来作为初级农产品安全生产源头威胁因素的环境污染形势仍严峻,同期,中国初级农产品产量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粮食、水产品、猪牛羊肉等初级农产品产地相对集中.分析2012年统计数据可知,占全国粮食比重37%的稻谷,其主产区湘、赣诸省同时也是重金属镉、铅污染严重的省份;而在深圳、盐城所开展的水产品受环境污染影响的区域个案研究也足以引起我们关于中国水产品安全生产正受环境污染威胁的担忧.本可寄希望于各级公共财政能投入资金并引导科研资源优先配置于威胁初级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环境污染治理的科研领域,以图解决上述问题.但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科研资源的投入缺乏对食品安全与环境污染问题的统筹考量,甚至连综合性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未能打破学科和行业壁垒,这势必影响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的源头问题.  相似文献   

3.
阅读提示在非传统安全视野下,水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是指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一国水资源能够满足该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公民依法享有的水资源不受污染和破坏的权利,以及政府依法履行公共权力确保水资源的自然循环系统不受到破坏或威胁,  相似文献   

4.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畜牧业、水产业等领域,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超量使用以及处理不当导致其被排放到水、土壤等环境中并在环境中残留、扩散,对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其在环境中的去除尤为重要.介绍了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行为,概述了这类抗生素在环境介质中污染处...  相似文献   

5.
<正>尽管当今世界局部地区仍然面临战争威胁,但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日益严峻,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已上升到了国家安全和全球安全的高度,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区域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  相似文献   

6.
国外动态     
美国EPA今后30年的环境工作 据美国环保局负责未来环境事务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宣称,今后30年的主要环境问题很可能是海洋、非致癌性的人体健康效应、可持续的生态系统、非传统的环境应力和大气总污染负荷量。因此建议:在控制现在的环境问题同时,应重视未来的环境问题;建立“早期报警系统”,以鉴别未来的环境风险,并由环保局或其他机构对1~2项困难问题进行严格的中试分析;激励联邦机构与私营机构加强环境预测及作出相应措施方面的合作;将研究集中在五个领域:可持续的生态系统、非致癌性人体健康影响、大气污染总负荷量、非传统的环境应力和改善海洋环境;将全球环境质量列入国家策略,并实施与安全、对外关系、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有关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煤矿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矿井生产及企业经济效益。但是,“安全”这个概念的外延具有模糊性,划分上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安全”与“不安全”之间存在着中间过渡,即它们的划分具有不分明性。因此,安全问题是一个模糊的问题,如果用一般的评价方法来衡量它,很难得出合理的结论。而传统的安全管理只承认要么“安全”、要么“不安全”,不承认有中间状态存在,这实际是难以做到的。其原因是客观上存在着危险性,主观上由于管理等方面造成的缺陷。在一定条件下,对危险失去控制或防范个周,便会造成危害,导致不…  相似文献   

8.
外来植物入侵是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植物入侵态势严峻,随着全球化的提速,这一威胁将加剧.总结外来种入侵力的主要理论,分析其生态学机制、常见的理解误区,剖析入侵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产生的机制,可为进一步明确未来研究方向,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和治理工作效率提供参考.通过总结分析发现:理论间存在部分包含、支持、相悖等逻辑关系,并...  相似文献   

9.
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态持久战”在全球上演,其来势之凶猛、波及范围之广、参与国家之众、持续时间之久,非历史上任何一场战役或战争可与之比拟。面对“生态环境“这一既非军事又非外交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国家兴盛、民族生息的忧患意识又一次强烈地弥散在中华大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民的生存、繁衍和富裕成为不可回避的严峻而现实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地震是威胁长输管道安全的一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近年来,地震灾害频繁发生,而且随着大型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建设和大口径、高压力管道钢的投入使用,研究地震作用下长输管道的安全性对保障管道安全可靠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在长输管道的地震反应与稳定性研究领域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指出应当深入对气固耦合...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危险废物处理以及监管工作方面起步较晚,尤其是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程度以及处理设备和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着集中处理效率低等问题,不仅为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大量危险废物的存在也为群众的环境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本文主要以广西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相关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危险废物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煤炭在世界各国的能源结构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工业界誉为“黑色的金子”。中国能源结构也以煤为主,煤炭资源的利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存放、运输和燃烧过程中向环境中排放大量有害、有毒物质,影响人体健康。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作为一种新兴的示踪剂,可以为上述过程提供示踪,逐渐在煤炭研究中得到应用。本文拟对煤炭研究中成熟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Li、B、K、Mo和Hg)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不同地区煤中同位素特征以及煤中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在环境示踪方面的潜力。最后对煤中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前处理消解存在的问题、不同赋存状态、其他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和激光原位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7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出<关于开展环境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环境安全大检查.本次检查的重点是重要江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沿线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上游和城乡居民集中居住区周围的大中型化工企业,以及小化工企业集中地区的化工企业、化工工业园区.本刊记者恰曾赴苏北沿海的几个化工园区,切身感受到园区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安全形成了直接威胁.发展园区无疑是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整饬当前良莠不齐的在建园区,不仅是各级政府和化学工业界的功课,也应是环保领域密切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成效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和环境执法能力建设,不仅是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环境法制建设的主要领域.本文阐述了当前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中存在着问题,分析其原因,以及进一步提出完善环境行政执法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梁光源 《环境》2014,(4):10-13
正目前,鹤地水库畜禽养殖清理压力主要来自红湖农场养殖污染和广西九洲江上游畜禽养殖污染,两地的养殖废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水库,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从2006年开始,广东省内污染严重的重点流域(区域)环境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环境信访案件;威胁饮用水源、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环境安全或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环境问题等,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和监察厅都会联合对其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植物都是多领域的研究重点,随着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的不断发展,植物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研究日益增加。但因植物样品中有机物含量高,同位素分馏复杂,样品前处理及测定中存在诸多难题。本文对植物样品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工作中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和测定技术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直接萃取法、湿法消解和高温灰化法的原理、操作和优缺点;以K、Ca、Mg、Fe、B等典型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为例介绍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常用测定技术,旨在为植物样品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测定进行梳理,最后对其应用方向和测试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李蕾 《世界环境》2013,(1):48-51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全球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的日益尖锐化,环境安全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世界各国为了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加强了在国际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环境外交. 作为重要的第三方力量,环保民间组织利用其非官方性、非营利的特点,从民间角度灵活地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环保民间组织在环境国际合作领域中的独特作用,将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上树立富有建设性、负责任的环境大国形象,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国内环境保护的发展,提高环境质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历史性转变,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对抚仙湖的水质污染、水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环境安全、湖泊湿地与环境安全、水资源4方面进行了安全问题识别,在此基础上开展抚仙湖生态资源环境安全问题识别,包括农业耕作土污染的环境安全问题、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环境安全问题.结果表明:抚仙湖的生态安全面临一定的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维护湖泊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是生态安全环境科学与地球物理学融合发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以近年某一地球物理学术期刊发表的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理论与应用成果的论文为例,梳理与分析了传统地震方法、电法、电磁法以及新的地质雷达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地震映像技术、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电磁波CT技术、TSP地质预报技术等地球物理方法和技术在环境与安全科学领域的应用,对其解决滑坡、岩溶、矿山采空层、隧道设计及施工地质预测预报以及工程质量安全检测等环境与安全工程问题的应用实例及其效果进行了述评。指出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技术应用领域广泛,但存在发展瓶颈,并对该技术的创新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促进其发展,为解决近地表环境与工程安全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由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异常尖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一旦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受到严重破坏,国家的基本生存基础就受到直接威胁,国家公共安全就难以保障。为此,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是必要而紧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