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出台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介绍其主要内容,指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的主要特点包括:从全过程角度系统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构建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基本制度;突出了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安全主体责任;明确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优先保障顺序;依据部门规章的权限新设了部分罚则。  相似文献   

2.
田为勇 《环境保护》2011,(22):16-19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的发布,首次从国家文件的层面强调了推进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的理念,集中体现出这一理念已上升为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其中把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专门作为一条列出,对于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5年6月5日公布施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对清洁生产审核尤其是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有了新的要求,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要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同时也要纳入清洁生产审核中,使审核企业不仅摸清家底、促进节能减排,还要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预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社会化环境应急处置队伍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队伍能力建设需要的各种公共资源、应急资源和技术平台支撑。分别从"事前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管理"等四个方面介绍了队伍能力建设的框架内容和要求,并着重介绍了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两个关键过程中的工作和具体要求,为高效、科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推进社会化环境应急处置队伍建设规范化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亟待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突发环境事件仍处于高发期,但现有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则是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基础,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6.
加强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规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提高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环境保护部颁布了《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并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环境工作通讯》2011,(3):I0102-I010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增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我部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的人体和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于2006年2月5日以冀政办[2006]3号文件印发了《河北省突发环境事件虚急预案》。  相似文献   

9.
<正>为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增强环境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2010年9月28日,环境保护部印发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以下简称《办法》),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备案、修订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环境应急管理的几个重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相当突出。做好新时期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整体思路,依法履行职责,在应急管理机构设置、能力建设、风险防范、信息报送和公开等关键和薄弱环节上有所突破,以点带面推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按照相应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完成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采取的应急程序和预防措施操作性强。本文通过对企业应急预案法规条例及工作现状进行分析,为今后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支持系统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根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的类别、危害程度的预测而制定的环境事件应急方案,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作为主要风险源的企业所编制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尚存在格式不一、信息不完善等缺点,现有的文本预案也不能有效地满足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需求。另外,针对企业编制的应急预案支持系统的研究目前也较少。为了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同时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文章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上海市相关应急预案的内容框架,对上海市120家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全过程管理思想,利用Access数据库技术开发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支持系统,并对该系统的设计过程和实际运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在对运城市环境风险形势和环境应急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推动流域(区域)环境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区域环境监管与应急联动机制、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等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长期积累的环境风险隐患凸显,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生活环境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运城市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而相望,区域地理位置特殊敏感,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不当,有可能发展成跨省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因此,分析本区域环境风险形势,梳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环境应急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急监测、应急处置措施凭证对环境损害评估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存在影响环境损害评估的因素,并从环境损害评估介入时间、应急处置阶段主要工作内容、环境损害评估的实施等方面提出解决应急处置与环境损害评估间存在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环境突发事件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社会稳定、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突发环境事件越来越引起重视,相关单位也发布了应对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确保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及备案工作的有效实施。本文总结了环境风险评估和突发环境应急事件的应急预案,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说明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及备案的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跨界突发环境事件以其影响范围较大、事件等级较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环境应急联动协议的签订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推动环境应急联动入法、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以及推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等对策建议,以强化环境应急联动,积极有效应对跨界突发环境事件,...  相似文献   

17.
<正>为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科学有序高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国务院办公厅日前正式印发了修订后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新预案).与2005年印发实施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比,新预案吸纳了近年来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的有效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有效防控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的形势十分严峻,并成为国家"十二五"以及未来中长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从环境应急管理机构、应急制度、应急能力建设和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成效等几个方面应对简述了我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长足进步,并进一步结合当前全国严峻的环境安全形势,分析了当前环境应急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应从推进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提高应急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制度与联动机制建设以及强化环境风险管理为着力点,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调研河源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分析研究河源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和存在问题,汲取当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河源市实际情况,探讨适合河源实际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20.
区县级政府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是国家整体突发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石。文章从区县级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文本编制和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区县级政府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区县级人民政府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