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筑施工行业具有流动性大,露天作业,作业环境变化多,劳动繁重且体力消耗大等特点,属于事故多发行业.其事故类别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及坍塌.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失误.英国壳牌石油公司认为一切事故归根结底都是管理上的失误造成的,而加强管理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强安全检查.本文就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质量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降低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辨识关键的诱发因素,根据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事故致因进行层次分解,并以194份事故调查报告为数据样本,构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预测模型,并以某塔式起重机较大坍塌事故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等级和类型进行预测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0.9和0.8;导致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的关键因素为专项施工方案不完备(P_2)、人员安全意识淡薄(H_1)、安全技术交底不充分(P_3)、安全生产检查不充分(P_4)和工人无证上岗(H_6),实例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对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等级和类型预测的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3月11日发生在江苏镇江丹阳市“3.11”房屋坍塌事故,暴露出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102起水煤浆气化装置事故统计数据,从事故类型、事故发生位置、事故造成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备事故和操作事故是水煤浆气化装置事故主要类型;发生事故较多的装置部位主要有高压煤浆泵、中控DSC、气化炉煤浆管线、气化炉烧嘴、氧气调节阀、棒磨机和洗涤塔等;事故造成的后果主要为气化炉停车和气化炉跳车,设备设施有缺陷、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以及误操作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结合事故原因,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化安全水平、提高事故应急救援能力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水煤浆气化装置事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丁志  陈明 《环境保护》2011,(16):49-51
近年来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存放化学品的储罐爆燃事故,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储罐爆燃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化学品储罐储量规模大、生产布局不合理、安全生产管理薄弱等,其中,企业员工违章作业是化学品储罐爆燃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化学品储罐爆燃事故产生的有毒气体,对企业职工和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应急处置中,如果消防水处置不当,将导致附近水体受到污染,威胁到下游群众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系统研究导致煤矿透水事故的影响因素,以100起典型煤矿透水事故案例为样本,归纳整理出煤矿透水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基于改进的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MI)模型,结合煤矿透水事故特征,在修正和补充人为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改进HFACS-MI模型的煤矿透水事故致因体系,最后根据卡方检验和让步比分析了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以及各致因层级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不安全行为是造成煤矿透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决策型差错、认知型差错和习惯违规表现最为突出,工人的准备状态和精神状态不佳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最直接原因,监管部门监督不到位是导致煤矿透水事故发生的深层原因,容易引起组织氛围缺失和组织过程漏洞,从而造成不安全的领导行为,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创造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地铁深基坑复杂系统事故致因网络层次结构模型,根据地铁深基坑施工的特点,分析出地铁深基坑施工的复杂性,找出影响地铁深基坑施工事故的43个因素;通过专家打分,借助复杂网络理论,并运用DEMATEL方法构建了地铁深基坑施工事故致因网络模型,归纳出地铁深基坑事故的基础因素层、中间致因层和近邻事故层,提取了导致地铁深基坑事故的关键致因因素,并分析了地铁深基坑施工致因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重要性;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对于改善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水平、降低深基坑施工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1 “三违”现状 根据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的分析证明,95%以上是由于违章导致的,河南油田也不例外。违章是发生事故的起因,事故是违章导致的后果。石油天然气钻井作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技术水平的特殊作业,野外施工作业点多、线长、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钻井作业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违反作业规程操作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石油工程作业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生产过程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石油工程行业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分析表明,由于人的失误(包括管理的失误)导致的事故占70%~90%,我国事故统计表明,85%以上的事故都是因“三违”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阿佩尔计划     
“阿佩尔”(APELL)即地区性紧急事故的意识与防备。根据世界各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给人们提出了关于安全和紧急事故防备的问题,这些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如1985年墨西哥城大地震;1987年发生的厄瓜多尔大滑坡,以及喀麦隆一湖里泄出的毒气。也包括那些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对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的与工业有关的事故,如1976年塞弗索(Seveso)二氧化物容器漏气,1984年墨西哥城丙烷爆炸,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1984年巴塞尔一家五金库发生的火灾和莱茵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主导作用。识别工人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规律,是采取针对性安全管理措施的前提。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和R语言,对334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报告进行分词处理和特征项降维,识别出8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及其27项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共现网络和中心性分析,将27项影响因素分为关键因素、重要因素、次要因素和一般因素4个级别,其中政府安全监管职责不到位(MF5)、安全教育培训缺失(MF12)、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MF10)和安全检查不到位(MF9)为4个关键因素,应对其高度重视和重点管控;最后以一起厂房坍塌事故为案例,对比分析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文本挖掘分析结果与案例实际发生情况,结果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契合度,从而验证了文本挖掘和因素分级结果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独山子炼化建设项目安全特点与HSE监管要求,阐述了工程项目现场HSE监督工作的核心内容及HSE监督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3.
重大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化与信息化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重大交通建设工程中交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全体系化管理和安全信息化管理的方法.通过安全体系化管理,可将各参建单位的安全工作纳入系统化、科学化管理,规范各参建单位的安全职责,明确安全管理程序,有效地解决建设单位安全监督层面和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安全信息...  相似文献   

14.
以化工园区安全生产、事故防范、救援救灾为大背景,通过智慧监管、大数据分析、一体化指挥体系、救援圈建立、跨区域资源配置等方法理念,提出了推行化工园区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以及实验室储存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建立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制度,掌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储存状况,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并对实验室的管理和检测人员提出了工作中避免事故发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石化销售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监管的建议和相关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危险化学品治理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剖析了治理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将治理体系按政策法规体系、政府监管体系、企业执行体系、资源保障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6个维度,监管能力按统筹协调能力、技术支撑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监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4个方面进行分析,系统归纳和分析了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体系与监管能力的现状,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标分析,并围绕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系统化法规体系建设、监管执法模式改革、安全监管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建设、资源保障能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分析了钻井井塌卡钻事故的成因机理及其危害性,运用因果图分析法从影响井塌卡钻的地质因素、工艺因素、人为因素及管理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定性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的数学理论,建立井塌卡钻事故模型,对井塌卡钻事故的致因因素权重进行计算确定,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对所有致因因素权重进行排序比较,从而最终确定井塌卡钻的关键因素,分梯次进行预防,为现场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玉亮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233-235
从环境监测服务于环境管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大城市区级监测站要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求得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的关系,克服自身的不足,加强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它的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化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但基层调研发现,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分析了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现状,通过深化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加大培训和重点工作安全生产监管,着力提升油田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建立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确保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