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自从日本出现由镉引起的骨痛病和由汞形成的水俣病以后,各国十分重视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企望工业废水中重金属不排入天然水体中,要求达到“零排放”。10余年  相似文献   

2.
镉为人体不需要的元素,人体中的镉是出生后从外环境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摄取而蓄积的。慢性镉中毒的临床表现为肺气肿、骨质改变与贫血。日本发现某些地区由于长期食用被污染的、含镉量很高的米和水而发生痛痛病(骨痛病),主要病变为骨软化,疼痛始于下肢,后遍及全身直至卧床不起。铬酸盐粉尘及铬酸雾可引起鼻中隔穿孔,部分长期接触者有头痛、消瘦、消化功能紊乱及胃肠道溃疡、轻度肾损伤的现象。炼铬铁工人肺癌发病率较高,铬的致癌问题越来越引起注意。镍通常从饮食中摄入,被认为可诱发肺癌和鼻窦癌。国外曾报道,镍引起的肺癌平均发病…  相似文献   

3.
<正> 自一九五五年日本神通川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后,镉污染与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沈阳市张士灌区有水稻面积42000亩,一九五八年进行污灌以来,土壤被镉及其它重金属严重污染。一九七五年调查,灌区有6000余亩水稻,糙米平均含镉量在1.0ppm,个别达2.2ppm,大大超过了日本禁食的“镉米”标准,成为国内有名  相似文献   

4.
含镉废水,是重金属废水中毒性较大的一种。六十年代后期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公害病——痛痛病(又称骨痛病)的病因被确认是镉巾毒引起以后,镉的污染与防治已成为国际污染控制中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5.
镉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吸收累积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1961年日本发现“骨痛病”,于1968年认定系食用含镉大米中毒所致.十多年来镉对人体和动物的毒性已有不少报道.但对植物,特别是对农作物的危害,报道尚不多.1978年以来我们进行了研究,发现镉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吸收累积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自从1955年日本神通川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为促进这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有关镉污染与防治的国内外文献和报告作一概略性的介绍,以供参考。一、镉的污染来源、污染途径及其危害镉与锌称之为“Chalcophile elements”(能形成共价键的硫化物的元素)它们的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的行为和工业用途甚为相似。镉常以硫化物与锌伴生于闪锌矿中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前几年在上海市郊的调查,发现某些地方的土壤已有镉污染现象,有的还相当严重。镉是日本著名公害病——骨痛病的致病元素,在人畜体内具有很强的蓄积性。土壤中的镉可以被植物吸收,再通过进食和喂饲的途径蓄积于人畜体内。所以,土壤含镉现象极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者关注。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对镉的吸收累积规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从食用含镉大米引起骨痛病以来,世界各国对镉污染环境的问题极为重视,有关环境中镉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镉来自地壳矿藏中,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使它通过种种途径进入土壤,尔后又被植物吸收,再随食物进入人体和动物体,最后还会回到地壳中去。研究作物吸收和累积镉的规律,对调整这一循环过程保护人类免受危害,以及对作物污染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始日本发生的骨痛病后,镉污染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毒性引起了普遍的关注。镉是一种稀有元素,天然水体中含量极低,一般在1μg/l以下。由于矿山开采和工业上用途广泛,以及镉废水的大量排放,致使天然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人们注意到,对镉的短期或长期接触,都将对鱼类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对于人类的危害是很明显的,日本的“骨痛病”就是重金属镉中毒引起的。在我国,随着工业的发展,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水体中镉不仅对人体有损害,还危及水生生物,镉对鱼类的毒性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为了进一步探讨镉的中毒机理,我们曾以白鲢为材料对白鲢镉中毒后外周血细胞、心肌纤维以及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进行了研究,还对白鲢肾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镉中毒后血细胞数量改变,红细胞的碳酸酐酶活性降低,血细胞的核酸发生变化,肌纤维断裂,肾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核膜解体,核质外流,线粒体肿胀或解体,内  相似文献   

11.
1、前言在七十年代初期,日本各地发现了一种骨痛病患者,造成这种病的原因是由于镉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由于镉的污染造成了社会性的大灾难。就镉的危害性来说,环保法规定在公共水域中镉的含量标准为0.001PPM以下,根据其它各种法律也分别规定其各种标准值。为了判断试样是否超过有害物质存在的规定标准值,对镉来说必须分析至0.001PPM。并能分析到标准值的一位数以下。公认的镉分析法,有双硫腙分光光度  相似文献   

12.
土埌与疾病     
众所周知,万物土中生,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但是,土壤与人类疾病是不是有关呢?这是大家所关心的。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斯曾认为“土壤、水和植物的化学成分与地方病理之间有着因果关系”。土壤对人的影响大多是间接的。其表现有三个方面:一、土壤矿物质天然含量异常(遇剩、不足、或比例失调)引起所谓生物地球化学地方病;二、土壤受到污染,而污染物经由食物链危及人体,出现诸如日本“骨痛病”等公害病;三、土壤是许多生物病原体的温床,它  相似文献   

13.
<正>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危害。在某些局部地区,个别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已为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甚至是不可医治的疾病,众所周知,发生于日本被认为是世界公害之一的“富山骨痛病”就是人们大量吸入了镉而造成的,因而治理重金属污染这项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迫在眉睫了。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外对此问题的研究除改革工艺及控制排放等措施外,尚无切实可行方法。因而治理重金属污染问题尚属探索阶段,对于探索性的问题,其每一解决该问题具有积极倾  相似文献   

14.
镉(cd)是环境中的一种普通元素,容易固定于土壤或某些生物体内,且随其排放逐渐增加。所以长时间接触低浓度镉对居民造成的危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调查,目前欧洲共同体从各种工业向环境中排放的镉约为5000吨/年,有相当普遍的地区超过自然本底。本刊曾发表过镉的生态毒理学的报告(见本刊Vol.15,№.2),本文则深入分析1978年以后发表的文献,并将重点放在环境中的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代谢与毒性作用方面。现将以上各点总结摘要如下。 1.摄取:镉主要通过食物和吸烟进入人体;住在镉排放源附近的儿童还可通过污染物而摄入镉。在欧州,人体每日经口平均摄  相似文献   

15.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在持续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经济增长的结果,一方面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随之产生了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商务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工业的集中造成的。工业和人口的日趋集中,而社会内部结构发展迟缓,由此导致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后果之一是诱发了一些疾病,如有机汞中毒导致的水俣病、镉中毒造成的骨痛病。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该地区的重金属排放及其环境浓度相  相似文献   

16.
浙江遂昌金矿系我国南方一大型金矿。由于大规模的采掘,导致了下游环境的严重恶化。 1968年日本官方宣布发生了“骨痛病”公害事件后,该矿含镉污染问题引起我们的注意。为此,于1972年6月至1983年5月,对受该矿废水影响的环境和人群进行了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境镉接触人群低骨密度及肾功能不全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5年前,Ambio曾载文提出应警惕环境镉污染引起的健康效应.1998年在中国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评价了因食用大米而接触镉人群的前臂骨密度(BMD)和肾功能,发现尿镉(CdU)或血镉(CdB)高的绝经后妇女及血镉(CdB)高的男性,BMD均有所下降.在CdB或CdU与肾功能不全(视黄醇结合蛋白排泄增加)之间也发现了明显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剂量-反应关系.第一次报道了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镉接触人群中存在骨不良效应.本文的意义在于阐明了亚洲的环境镉接触人群中仍存在着与肾和骨(镉的比较严重的有害效应)的联合效应,也讨论了一些欧洲镉接触人群的骨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DPASV法)测定了居住在上海地区非职业镉接触者全血和血清镉的含量,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呈正偏态分布。全血镉正常值中位数为0.91微克/100毫升(DPASV法),95%上限为3.00微克/100毫升。血镉含量在男女性别和年龄之间均有显著差别。血清镉正常值(DPASV法)为0.31微克八/100毫升,95%上限为1.44微克/100毫升,血清中锌/镉比值中位数为350。  相似文献   

19.
含镉废水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废水,人们对它的危害性的认识是逐步由浅而深的。直到六十年代后期,在日本确认“痛痛病”是镉中毒引起,镉的污染与防治才日益受到注意,现已成为环境保护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含镉废水的来源与危害金属矿的开采和冶炼是产生含镉废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天然镉矿常与锌、铅、铜等矿相伴存在,故在铅锌矿、锌矿的采矿、冶炼和精制等过程中,排出有大量的含镉和其它金属的废水。化学工业中的合金、涂料、塑料、试剂等企业,由于使用镉和镉制品作原料或触媒,因此在一些生产工艺中产生含镉废水。  相似文献   

20.
老仆 《环境导报》2003,(6):16-17
1993年初,联合国决定从当年起,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水是极为有限的宝贵资源,节约用水和净化水源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人类如再不珍惜淡水资源,到最后将会只剩下海水和泪水了!放眼地球多是水,可惜能用的水只有千分之三,真是沧海一粟。这“一粟”养育着60多亿人口,又不断被人类污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欧、美和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工业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只顾经济建设,忽视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日本接连发生的因工业废水造成的“骨痛病”和“水俣病”事件,震惊了全世界。欧洲的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