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1人造板行业对森林保护的贡献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中指出,过去10年,亚洲森林资源实现了每年220万公顷的净增长,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印度和越南等国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  相似文献   

2.
开展全球尺度的水源涵养评估工作,可量化各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以水量平衡法和替代成本法评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结果表明:①2015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接近25×1012美元,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排名前5位,全球单位面积水源涵养服务价值为17.98×104美元/km2.②2000-2015年水源涵养实物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05%,喜马拉雅山脉附近增幅最大,水源涵养实物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与生态系统类型转移趋势基本一致.③全球发达国家人均水源涵养服务价值为0.99×104美元,单位面积价值量为23.6×104美元/km2,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禀赋,而部分非洲国家或最不发达国家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能力不足,需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中国迫于人口基数巨大,需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来进一步提升人均水平.④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具有"高"水平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整体处于第一梯队.研究显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时空异质性显著,分国家和地区、分生态系统类型评估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可为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6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报告》(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2016 Report),对180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绩效表现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对2016年EPI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进行了说明;分析了2016年全球EPI评估总况,我国各项指标的表现以及排名依然靠后的主要原因.从2016年EPI评估结果分析可以发现,环境绩效评估的数据质量控制非常关键,环境绩效表现与政府管理能力紧密关联,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是EPI的关键所在.研究提出要积极借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评估经验加快推进建立中国的环境绩效评估框架,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开展绩效评估试点、加快中国多层次、多类型的环境绩效评估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2050年低碳能源经济转型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前夕发布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承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要履行这一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承诺,中国的能源经济系统需要深刻的低碳转型.本文借助于中国一全球能源模型(China in Global Energy Model,C-GEM),利用情景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未来低碳能源经济转型的路径和政策进行了量化分析,并评估了转型对中国社会福利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首先从实验经济学的概述出发,展示了实验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有代表性文献的研究结论,综述了其在中国的应用。其次,对森林资源价值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且根据各种评估方法的计算特点,将森林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大致综合成了三种:直接市场评价法、替代市场评价法和假想市场评价法。最后,创造性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指出基于实验经济学进行森林资源价值评估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其发展中机会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自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排放量剧增,全球气温升高。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和发展中大国,中国从努力建设全球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始终致力于承担减排责任。中国高度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合作并深度参与全球减排行动,是最早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2015年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2月18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5版(简称CAJ-IJCR),公布了"201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名单.175种自然科技学与工程技术期刊和60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别入选.《环境科学学报》入选"201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这也是本刊第4次获此殊荣.在年之前全球没有一个能够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评价体系这对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2月28日,国家海洋局发布《2014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2014年中国海平面公报》.自1980年至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3.0mm/a,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去年为34年来第二高位,较常年高111mm.《公报》显示,1980年至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0mm/a,高于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2月8日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发布《2015清洁能源行业报告——迈向新主流》,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额895亿美元,同比增长32%,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总投资额的29%,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投资者。紧随其后的是美国383亿美元,日本357亿美元。联合国环境署《2014年全球可再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15,43(2)
《2014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评估报告》显示,在全世界178个参加排名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以43.00分的得分位居118位,排名依然十分靠后。基于对《2014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评估报告》评估内容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分析了中国在全球EPI评估中排名偏后的原因,最后提出:开展环境绩效测量评估对保障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亟需改善现有环境数据质量、规范环境数据管理,加强环境绩效评估制度建设、建立国家与区域环境绩效评估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1月11日,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下称"环保部政研中心")和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GGGI)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下称"国合会")2015年年会期间,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十三五'中国绿色增长路线图"研究报告。"‘十三五'中国绿色增长路线图"是环保部政研中心与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在2015年开展的一项合作研究,旨在设计中国在"十三五"期间推动绿色增长的系统战略和路径,为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十三五"期间的绿色增长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2月8日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发布《2015清洁能源行业报告——迈向新主流》,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额895亿美元,同比增长32%,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总投资额的29%。其中,在光伏和风力发电领域,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投资者。紧随其后的是美国383亿美元,然后是日本的357亿美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首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森林资源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四川省近20 a森林资源动态变化,选取森林面积、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活立木蓄积量、人工造林面积5个森林资源指标,GDP、人均GDP、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个社会经济因素指标,以及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和森林火灾总面积等自然因素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GDP、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年平均气温都对森林资源变化起正向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城镇化率>人均GDP>GDP>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P<0.05),而年平均相对湿度则对森林资源的增长起限制作用;四川省施行的政策在森林资源的变化中也起到很大引导作用.根据森林面积空间变化分析,2005—2010年四川盆地西北部和川南山地区主要以增加为主,西部横断山区森林面积增加和减少的量相当;2010—2015年森林面积发生变化的区域整体向东南方向转移,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内部.四川省耕地和草地是林地面积增加主要的来源地类,耕地和灌木是林地面积消耗最主要的地类.  相似文献   

14.
以南京市和北京市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小时气象观测资料和G95光温模型算法对中国南北典型城市南京和北京地区2015年森林天然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排放总量进行估算.研究发现,南京市总BVOCs排放主要来自湿地松、栎树类和杨树,北京市主要优势树种BVOCs排放量最高的是栎树类、杨树和油松.从...  相似文献   

15.
对话交流     
<正>中国光伏"点亮"世界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超越德国,跃居全球第一。短短10多年,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中心已经逐渐从欧洲向中国转移,中国光伏快速崛起,开始"领跑"世界。在欧美"双反"政策的压力下,中国光伏经历了考验与重生。自2013年起,我国光伏发电连续3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2015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1513万千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四分之一以上,占我国光伏电池组  相似文献   

16.
<正>一、背景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球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第23届气候变化大会近200个缔约方一致通过《巴黎协定》,该协定指出各方应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实现气温控制在1.5℃,争取21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同  相似文献   

17.
“2+26”城市是我国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地区之一.为量化评估“2+26”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在全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评估技术方法,基于双基准渐进法评估了2015年和2017年“2+26”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揭示了该区域生态文明发展的短板;对比分析了2015—2017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年际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特别是空气质量改善对该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提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17年“2+26”城市生态文明中国指数(ECC)得分为64.98分,整体上达到一般水平,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以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依然存在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区域与城乡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等短板.②2015—2017年“2+26”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ECC得分增加了3.64分,高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及全国平均水平,地表水环境质量、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及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其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贡献指标.③2015—2017年“2+26”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对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提升的贡献相对较小,这可能与气象条件变化、大气治理成效的滞后效应有关.研究显示,“2+26”城市生态文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突出短板,应优化国土生态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协同发展机制,补齐短板,从而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的开局是喧嚷热闹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组织(IPCC)的《气候变化2007:自然科学基础》(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的《决策者摘要》(Summary for Policymakers),即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发布,让世界震惊。其能量之大超过了上年度,英国御用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出台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所引起的全球震动。5月4日,IPCC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第三部分《气候变化2007:减缓气候变化》在泰国曼谷发布。报告指出,各国必须采取措施,扭转全球气温升高的趋势。报告认为,各国只要拿出每年GDP的0.12%.就可以从2015年起遏制全球变暖趋势,从而实现将全球气温控制在仅比工业革命之前升高2摄氏度的目标。全球变暖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有哪些影响?我们能做什么?本期封面故事着重介绍《气候变化2007:科学基础》的《决策者摘要》,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摘要),以及美国加州的气候变化政策,同时专门就气候变化等问题,采访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中国代表团主要成员吕学都博士、北京奥委会环境官员余小萱,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林而达等,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这组文章,向读者全面介绍世界以及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是新兴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在全球气候治理、绿色低碳增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清洁能源投资全球领导者。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和建筑能效领域的投资者,而且连续五年是可再生能源最大投资者。201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额达1029亿美元(约合7100亿元人民币),占世界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三分之一,相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单位,拥有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量化其森林生态系统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净初级生产力)对县域生态系统评估工作十分重要.基于CEVSA2(carbon exchange between vegetation,soil and atmosphere 2)模型模拟1981-2015年神农架林区森林生态系统NPP,并利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神农架站观测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进行验证,进而分析其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1981-2015年神农架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年均NPP为628.27 g/m2(以C计),空间分布表现为中部较低、东部以及周边较高,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②1981-2015年神农架林区年均NPP的增长速率为2.58 g/(m2·a)(R2=0.65,P < 0.001);运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发现,1998年前后是NPP增长速率变化的突变点,虽然1998年前后两个时段NPP均呈上升趋势,但1999-2015年NPP增长率较1981-1998年下降了7.01%;从空间上来看,林区中部和北部NPP增长率[4~6 g/(m2·a)]相对较高,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NPP呈下降趋势,其变化速率在-3~0 g/(m2·a)之间.③神农架林区NPP年际变化与年均温、总辐射年际变化均呈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呈负相关,其中年均温年际变化对NPP年际变化的解释率最高,为43%(P < 0.01);在空间尺度上,林区森林生态系统约67.83%区域的NPP年际变化由年均温年际变化控制,主要分布在林区中部和东南部,可见年均温是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NPP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