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从环保部获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日前发布,决定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电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行动。根据《治理方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92家企业、777条生产线或机组要全部建成满足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的治污工程,设施建设运行和污染物去除效率达到国家有关规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  相似文献   

2.
正雾霾已成为制约京津冀区域绿色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因而,治理大气污染便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率先突破的重点。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发布,区域大气污染协作机制正  相似文献   

3.
《环境》2017,(4)
<正>2016年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了频繁的重污染天气,而广东,却频频惊现"广东蓝"。这一结果的显现,得益于一直以来广东率先把防治大气污染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布置了2017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并要求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PM2.5治理要靠"势、真、恒"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严重,重污染天气频发,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主战场。该区域秋冬季细颗粒物(PM_(2.5))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是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和"蓝天保卫战"的决胜战役。为有效减轻大气污染,降低PM_(2.5)浓度,十部委和六省市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本文在梳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方案,分析了攻坚决胜的关键环节,包括巩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整治成果、减少散煤污染排放、实施错峰生产和错峰运输、妥稳应对重污染天气和强化责任落实,并提出了要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区域协调、深化科技支撑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形势和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旭颖  严刚  雷宇  宁淼 《环境保护》2020,48(17):45-48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两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连接带。近年来,该地区空气质量改善进展相对较慢,大气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区域传输特征、重点源污染特征以及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该区域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要从深化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提升大气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6.
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明显改善。然而,每年进入采暖季后,由于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和气象因素的不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明显低于其年平均水平。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治是京津冀大气污染的重点和难点,为此环保部等十部委和相关六省(市)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  相似文献   

7.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2-F0002
日前.中央财政已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具体包括京津冀晋鲁和内蒙古六个省份.并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省倾斜。本年度结束后.中央财政将对上述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进行考核.根据实际考核结果再进行奖励资金清算.突出绩效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14,(15):2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大气污染已从单纯的环境问题上升为民生问题。京津冀地区位于东北亚中国地区环渤海心脏地带,是全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2013年以来,国家多部委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要求全面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成为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指出,要把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率先在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上取得进展,通过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治理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9.
<正>为坚决贯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十次会议部署,认真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8月25日,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实施《天津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津党厅[2017]82号,以下简称《攻坚行动方案》),突出强化了目标、措施和考核3方面内容,将PM2.5改善目标分解至各区,对10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逐一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突出,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3个城市群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对象,以解决PM2.5污染问题为重点,要求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强化多污染源综合管理,着力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建设清新蓝天中国。  相似文献   

11.
资讯     
正要闻近日,环保部部长李干杰主持召开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攻关项目启动大会。会议不仅通过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实施方案,还决定成立28个跟踪研究专家团队,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进行驻点指导。治气"攻关A治气要强化科技支撑环保部部长李干杰表示,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采暖  相似文献   

12.
<正>为贯彻落实《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加快推进河北省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制定本实施方案。实施期限为2013年至2017年。主要目标:到2017年底,通过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现年削减二氧化硫排放10万吨、氮氧化物7.5万吨、烟(粉)尘2.5万吨、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染污综合立体观测网针对的是大气重污染发生-演变-消散全过程的核心科学问题,通过制定适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综合观测技术规范,建立了区域大气污染综合立体观测网,开展了近地面及大气边界层气象和大气化学过程的同步观测,构建了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及共享应用平台,实现了大气环境多源数据综合管理业务化,为大气重污染成因研究提供精准数据集,提升了京津冀秋冬季重污染成因机制研究和精细化源解析的能力,推动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立体观测网开展了传输通道的加密观测,增加了背景站和手工采样点观测,建立了包括黑碳、氨和重金属等多要素的关键站点,并充分利用了服务于科学研究的超级站和垂直梯度观测技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立体观测网和数据平台的建立,实现了业务部门与科研部门数据的有效融合与综合管理业务化,具有效率高、代表性好、目的性强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应对决策部门不断提高的管理需求.观测网络和平台充分吸取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观测经验,保证了观测网长期稳定运行;通过综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和发布平台,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污染成因综合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最终为实现我国空气质量的全面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2015,43(1)
<正>2014年,"APEC蓝"成为网络热词和新闻焦点,其背后是百姓对于良好空气质量的渴求。然而,被民众点赞的蓝天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随着华北地区进入采暖期,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多次重度污染与严重污染。治理污染,立法当先。1987年试行、1989年正式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曾先后进行两次修改,但从未进行过大修,已然不能满足大气污染防治的现实需求,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法》迎来首次全面修订。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区域贸易隐含二氧化硫排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索成  赵红艳  王鑫  张强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1):3916-3923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是我国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域,厘清这一地区内部各省各行业之间贸易隐含污染物排放是加强区域产业协作、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二氧化硫(SO_2)为对象,结合自下而上排放清单与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估算了2012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各省(直辖市)和各行业之间的贸易隐含污染排放,并基于产业链分析了区域贸易对重点行业SO_2的排放贡献,识别了主导排放的区域贸易产业链.研究结果表明,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六省市之间,河北和山西是主要隐含排放输出区域,北京和天津是主要的隐含排放输入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SO_2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动力行业、金属冶炼和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和化学工业,而装备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是拉动四类重点行业SO_2排放的主要产业.进一步分析六省市内部排放与区域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发现,山西省是主要的能源消费SO_2排放输出区域;河北省是主要的金属冶炼和金属制品隐含排放输出区域;河北和河南是主要的非金属矿物制品隐含排放输出区域;山西是主要的石化与化工隐含排放输出区域.以上结果有助于理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排放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为制定区域环境管理政策,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环保部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2017年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28城市实施冬季清洁取暖重点工程。为确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2017年各项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是大气十条收官之年,北京能否达到大气十条的目标,取决于今年秋冬季的雾霾应对情况。为此,环保部近日联合10部委以及京津冀晋鲁豫六省市出台"1+6"方案强力治霾,力度和精细度前所未有。"1"指的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攻坚方案》),"6"指的是6个配套方案,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强  相似文献   

18.
机动车污染排放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提升汽柴油质量是有效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的保障。《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明确要求从2017年10月起,京津冀"2+26"城市禁止销售普通柴油和低于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本文对京津冀16个城市进行汽柴油采样分析其汽油烯烃、芳烃、硫含量和柴油硫含量、多环芳烃的达标情况。结果表明,此次京津冀燃油质量升级过程中,主要城市的汽油相关环保指标控制较好,总体满足国六标准要求;柴油硫含量超标问题严重,采样柴油硫含量总体平均值高达190.42mg/kg,没有较好实现油品质量升级。从供应链、利益链上强化对油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是确保燃油质量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现已进入攻坚阶段,总体呈现出以轻度污染为主、秋冬季重污染频袭为常态的特征。本文以减少重污染天数、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为目的,通过梳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执法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比分析大气污染治理不同阶段的污染特征、污染来源,结合近年典型的重污染实例,探讨现阶段京津冀地区创新环境执法监督检查机制以及落实区域协同治理的具体举措。以深化、细化、实化区域协同、环境监督检查机制为主线,提出了落实五步法环保督察、全面推进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工作、稳固小散乱污企业监查整治结果等具体执行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2015年北京市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廊坊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到去年底,廊坊市超额完成相关治理项目,淘汰改造燃煤锅炉1 315台,实现SO2年减排量6 799 t,NO_x减排3 547 t,烟尘减排5 178 t,为廊坊本地及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改善做出了贡献。针对2015年廊坊市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工作进行了环境经济效益分析及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估。结果表明:该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具有较大的环境效益及显著的污染削减效果,从长远角度有利于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及区域空气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