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明艳  张海峰 《安防科技》2008,(1):23-24,14
该文首先对压缩算法JPEG2000进行了介绍.详细地描述了基于TI公司的TMS320VC5416的视频监控系统各部分的硬件设计.在图像存储上选择了用USB接口的存储器.给出了软件算法的流程图,并提出了CCS和MATLAB结合起来进行软件调试的方法.该系统可靠性高,经过JPEG2000压缩后的图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颜色及几何形状为基本特征的侦测区域自动布防方法.以实际监控场景中特殊区域的颜色特征为基础,初步提取出含有噪声的若干块感兴趣区域(ROI),然后分别与采用傅立叶描述子描述的几何形状库进行边界匹配,从而实现监控场景中侦测区域的自动布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效率、低运算量及较强的抗干扰性、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视频监控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监视特定场景中是否有新目标出现。为突出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Interest-ROI),提出了一种基于ROI的视频监控图像增强方法,首先检测视频图像中的运动目标区域,然后仅对该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增强处理,相比于传统针对全图的图像增强算法,既减少了算法运算量,同时还可保证可疑目标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4.
SVAC标准是我国第一个旨在解决安全防范监控要求的行业标准,SVAC标准的颁布解决了监控视音频编码面临的实际问题,是符合我国安防监控应用需要、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在推进其标准化的过程中需定量地对比研究SVAC和其他视频编解码标准以及其各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SVAC重要功能之一的ROI功能可在保证感兴趣区域内视频质量不降低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小码率,但是如果忽略引入ROI带来的边界处图像质量的变化,就会给计算结果带来误差甚至结论性的错误.本文分析了SVAC编解码算法中ROI功能的边界效应及其对码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去除边界效应的研究与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基于综合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演化算法的位移反演分析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三峡茅坪溪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变形反演分析中。以茅坪溪一期工程原型观测成果为依据,反演出能够正确反映坝体变形特性的邓肯-张EB模型参数,从而预测了施工期末和蓄水期末该坝的变形特性,并基于总应力法研究了心墙水力劈裂破坏发生的可能性,为茅坪溪堆石坝运行期的安全生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茅坪溪心墙堆石坝不会发生水力劈裂破坏,该坝蓄水后虽然水压上升,但心墙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煤层透气性系数是用以考察保护层开采效果和设计瓦斯抽采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钻孔径向流量法是求取该系数最常用的算法。利用理论推导和图形分析方法,探讨流量准数、时间准数、煤层透气性系数与参数A,B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科研工作和现场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求解透气性系数的2种新算法及其算法流程,并对时间准数-参数A,B函数关系中的间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解决此区间内求解透气性系数相应计算公式等问题。理论和实例分析表明:算法1在不更改最终计算公式和结果的前提下,省去了繁琐的试算过程,既保证了可靠性也优化了计算流程;算法2以稍减精度的代价对计算流程进行进一步的简化,其结果仍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陕西省高速公路沿线抗滑桩治理的滑坡,进行桩顶位移预警判据研究。基于抗滑桩内力计算方法——"m"法,通过给定桩顶位移,反算滑坡推力,进而求出桩身最大弯矩。计算得到的推力考虑了桩前土体抗力和桩间距的影响,因此悬臂桩和埋入式桩均适用。经过大量试算拟合得出不同地基系数K、地基系数随深度增加的比例系数m、锚固段长度、悬臂段长度及桩径下,桩顶位移与桩身最大弯矩的关系式。该式适用于桩径为2 m×3 m、1.5 m×2 m的弹性桩。引用前人实例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公式由初等函数组合而成,易于应用到预警系统中。今后针对具体抗滑桩设计方案,输入相关参数,可得到桩顶最大位移判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图像压缩算法对安全图像数据的影响。文中比较了客观标准、主观标准和可辨认性等三种有本质不同的评估技术。我们选择了两幅初始质量不同的典型安全图像数据(一块车牌和一张人脸),采用包括两种专业技术(JPEG和LuRaWave—LWF)和一种应用技术(Karhunen—Loeve变换—KLT)在内的三种不同的压缩技术,从原始图像中依照不同的压缩率得到一系列压缩图像。最后,评估和比较了作为客观标准的MSE(均方差)、依照I—TU—RRec.500的主观图像质量和图像的可辨认性。  相似文献   

9.
断层是采矿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地质构造,研究采动诱发断层的活化规律对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采动诱发逆断层滑移规律,以逆断层上盘煤层上方部分岩层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工作面煤壁前方支承压力经验公式和有关假定,在其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建立平衡方程,获得了断层面上剪应力和正应力公式.研究发现,二者呈线性关系.以千秋矿21221工作面为例进行理论分析,获得了断层面上剪应力和正应力随工作面与断层距离的变化规律,通过引入莫尔-库仑准则得出工作面与断层距离超过31 m才能防止断层快速滑移.以千秋矿21221工作面为原型进行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并利用自主研发的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牛顿-拉斐逊迭代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计算了开采过程中断层附近的位移场以研究断层滑移规律.通过分析得出工作面与断层距离超过35 m才能防止断层快速滑移,这与上述理论分析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
矿井通风最大阻力路线的确定,是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改造的主要任务之一.对Dijkstra算法进行研究、改造,使其适用于求解矿井通风最大阻力路线,并根据该算法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将其应用于典型风网,获得了正确的结果.Dijkstra算法的引入为确定最大阻力路线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计算机的应用也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PM_(2.5)监测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雨  刘聪  陈舜琮 《安全》2014,(4):33-34
正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细颗粒物PM2.5监测的重量法、微量振荡天平法及β射线法等三种标准方法,以及非标准的光散射方法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1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雾霾"、"灰霾"天气日益显著,如2014年初北京地区出现了持续将近一周的严重"雾霾"天气。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当出现"雾霾"及"灰霾"天气时,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显著增高,因此,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是造成"雾霾"及"灰霾"天气的重要原因。各种研究结果表明:细颗  相似文献   

12.
地下工程中,通常采用位移反分析方法来确定围岩的力学参数,而现有的位移反分析方法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为此,采用模式搜索算法、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以及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位移反分析的PSA-ANFIS方法;同时还对一标准弹塑性问题进行了解析计算,得到了相应的训练数据对、检测数据对和预测数据对;最后采用此方法对该弹塑性问题的力学参数进行了反演。反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位移反分析的PSA-ANFIS方法除了能够充分发挥ANFIS的各种优点外,还能有效地减少模型建立和参数调节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因此是一种优异的位移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含半无限长裂纹压电材料的Ⅲ型强度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含半无限长裂纹压电材料在平面内电场和反平面荷载作用下的问题 ,得到了满足拉普拉斯方程、裂纹面边界条件的位移函数解和电势函数解及电弹场的基本解 ,并得到了应力、应变、电位移强度因子和能量释放率。研究结果表明 ,在裂尖 ,电场强度没有奇异性 ,而应变、应力、电位移具有奇异性。  相似文献   

14.
设置不同掉层层数、掉层跨数和坎上楼层层数的模型,对比分析各模型在不同振型数下结构响应值的误差,根据分析结果来验证常用振型数量控制方法的适用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高阶振型对山地结构中掉层部分的内力响应影响显著。不同的掉层结构布置对振型数的选择有重要影响,掉层层数的增加使层剪力误差超限的楼层位置从顶层转移到掉层部分,致使掉层部分对高阶振型更加敏感。伴随着掉层跨数的减少,最大层剪力误差及误差超限的楼层数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即存在最不利的掉层跨数比,此时各内力响应误差均最大。坎上楼层的增加会提高掉层部分的剪力误差值。相对于层剪力,层间位移更易于通过提高振型数来控制精度。振型位移控制法的精度较高,但会增加大量结构计算和分析成本。振型质量参与系数法仅在个别结构中的层间剪力误差较小,总体来说其控制效果较差。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以便提出一种新的振型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平面的综合事故率区间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伤亡事故的统计预测可对其事故数目进行预测 ,也可对其综合事故率进行预测 ,笔者首次提出基于灰平面的综合事故率区间预测法。基于层次分析法 ,建立了伤亡事故的综合事故率 ,并利用灰平面法中的上下限法对其进行了区间预测 ,结果是合理可靠的。此法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一种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岩溶塌陷地下土体位移监测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电机系统(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MEMS)传感器的监测方法。采用时域积分算法处理MEMS加速度数据,先去除噪声和直流分量,通过多项式拟合去除趋势项,从而获取位移监测数据,通过定距试验分析算法误差。设计了2组室内模型试验,一组将MEMS传感器集中布设于稳定区,另一组多布设于塌陷区,对不同埋深土体的位移进行监测,结合粒子图像测速设备(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实测数据分析误差,验证利用MEMS传感器监测土体位移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根据MEMS的加速度时程,通过时域积分算法能有效获得土体的位移,MEMS传感器可用于岩溶塌陷的实时监测;分析得到岩溶塌陷地下土体位移规律,土体位移的变化与塌陷源位置相关,随着土体高度的增加,位移逐渐减小,而处于塌陷源正上方的土体水平位移几乎为0;工程中可针对已经发生的塌陷和有可能发生的塌陷2种工况,分别将MEMS传感器埋设在稳定区和塌陷区,进行实时监测,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出的方法为岩溶塌陷的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  相似文献   

17.
为精确模拟堆积体边坡变形破坏过程,根据堆积体所固有的非连续性、非均质性、各向异性等特点,以及边坡变形破坏的渐进性特征,采用改进的有限单元法(FEM)对堆积体边坡进行模拟。考虑堆积体边坡从连续位移函数到不连续位移函数的突变。破裂发生前,用连续位移函数进行计算;破裂发生后,引入不连续位移函数。研究结果表明,破裂面上不同点的安全系数(FOS)是不同的,但都随着破坏过程而降低。同时,可以得出不同非均匀程度下安全系数的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18.
危险品道路运输路线优化研究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运输路线风险和运输成本,提出了危险品道路运输路线优化指标体系,使用Topsis法计算道路的评价值.把危险品运输路网抽象成无向加权图,将每条道路的评价值作为图中相应边的属性.采用矩阵算法,使用VC 开发危险品道路运输路线优化程序.优化实例计算表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合理,适用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地进行应急救助基地选址是提高应急资源利用效率和应急服务水平的关键,以南京海事辖区为例,对事故多发水域应急救助基地的布局规划和覆盖分配进行了优化研究。总结了辖区水域中影响应急救助站点选址的因素,有辖区事故重点水域分布、桥区水域、锚地3个因素,运用DBSCAN算法确定了辖区事故重点水域的分布情况,结合桥区水域、锚地影响因素,引入安全风险权重系数,利用P-中位建立了应急救助站点选址数学模型。构建的选址模型目标函数在满足设置的约束条件下取最小值,即实现了救援用时最少或救援距离最短。最后运用免疫算法求解选址优化数学模型。经过计算,在考虑时效性的基础上,较好地实现了应急救助对辖区水域的全覆盖和重点水域的重点覆盖。  相似文献   

20.
针对支持向量机在参数模型选择上的敏感性,以及在理论上无法直接实现的问题,在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对粒子速度与位置更新策略进行改进,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进行选择优化,进而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IPSO-SVM)算法模型。根据尾矿坝实测数据,建立了基于IPSO-SVM算法的对尾矿坝坝体位移预测模型,同时与经典的SVM算法以及PSO-SVM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算法在坝体变形预测中都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但IPSO-SVM算法在训练效率上有较大优势,而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更适合在变形预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